威海:强化“三大理念”推进地方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2021-11-12于云龙王文永
□于云龙 王文永
强化坚持党的领导、自觉维护核心的理念。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政治机关,威海市人大常委会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履职过程中,根据市委年度工作重点,确定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安排,对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代表工作等,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人大各项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党的领导、实现党的领导。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安排,及时制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市人大工作座谈会,加强对各区市、镇街人大工作指导,做实做细各项工作。同时,按照统一部署,按时完成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机构改革任务,配合市委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增强了人大依法履职能力。
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坚持把人大工作放在市委整体工作布局中来思考,放在改革发展大局中来推动,科学谋划、精准发力、主动作为,确保工作思路上紧扣中心、工作部署上突出重点,通过全面有效行使立法、监督等各项职权,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落实落地,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换届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精致城市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组织省、市人大代表集中视察和评议,及时将有关情况报送市委和市考核办,有力促进相关工作开展。围绕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双招双引”等市委重点任务,瞄准国内2至3个先进地区,组织有关人员前往考察学习其经验做法,通过对市内情况调查摸底,结合威海实际加强监督指导,切实提高工作质效。去年,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动员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助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的贯彻落实,累计捐赠物资6000多万元,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强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理念。创新是人大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只有始终保持思想上敏锐、行动上自觉,主动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拓宽工作新思路、探索工作新方法、实现工作新突破,才能更好肩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比如,为进一步增强工作实效,在依法开展监督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将行业专家参与、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等纳入人大监督机制,为监督工作提供专业力量和技术支撑。2018年环保世纪行活动中,首次利用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新设备对饮用水水源地航拍比对,发现了很多平时常规督导检查难以发现的问题和污染隐患,使问题了解得更全面、更精确。在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调研过程中,探索引入行业专家参与监督检查,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对照专家组反馈的问题清单进行抽查,找准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推动人大监督工作更加专业、更具权威。为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去年在《威海市精致城市建设条例》立法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邀请国内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法律领域的权威专家对条例会诊把脉、出谋划策,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常委会把这种模式逐步推广到所有立法项目中,委托山东大学(威海)、西南政法大学分别组织《威海市城市国际化促进条例(草案)》《威海市停车管理条例(草案)》立法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对条例(草案)研讨论证并提交研讨成果,进一步提高条例的前瞻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