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锻炼成长
2021-11-12□王辉
□王 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总结运用打赢脱贫攻坚战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重要经验,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山东省委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要求,围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累计选派5万余名第一书记、组建638个乡村振兴服务队,到基层开展重点帮扶。广大驻村干部立足岗位、积极作为、默默奉献,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基础上,去年10月,省委又整合省、市、县(市、区)三级机关干部9078人,组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深入全省16个市的132个县(市、区),开展为期两年的驻村帮扶。进驻半年多来,工作队紧扣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党建引领,以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重点,围绕问题整改、信访矛盾化解、乡村产业发展、村庄社会治理、为民办事服务等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和基层干部群众的认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省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的务实举措。选派工作队驻村帮扶,不仅有利于解决乡村振兴人才、要素缺乏等问题,也有利于发挥选派干部的帮带作用,带动基层干部提高素质能力。工作队的同志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珍惜下派机会,扎根农村一线,在基层火热的实践中磨炼意志、增强本领、改进作风,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上锻炼成长。
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上锻炼成长,首先要牢牢把握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根本。这是省委交给工作队的首要任务,也是工作队的本职工作。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工作队必须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是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契机,建强村党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按照省委的要求,在村两委换届中做好宣传引导、巡回督导、舆情处置等工作,传导压力,压实责任,保障平稳换届。村两委换届选举目前基本上已经结束,要做好换届“后半篇”文章,抓好新当选村党组织书记、两委成员培训,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条主线。深刻领会关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重大战略判断,坚定不移用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健康有序、统筹推进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努力把帮扶村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要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个工作生命线。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融入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热情服务群众,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说话,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牢牢把握加强自身建设这个保障。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更加复杂,必须建立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我们要积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在加强队伍建设、优化运行机制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改进完善、深化提升选派工作。
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上锻炼成长,要按照中办《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的要求,全面抓好“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个方面的主要职责任务的落实,进一步突出重点,持续用力,当好攻坚克难的“一线突击队”。要聚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打牢组织振兴基础。督促基层党组织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是工作队的本职任务,也是选派工作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队要抓住今年全省村两委换届、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有利时机,紧紧依靠当地党委,从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村长治久安的政治高度,切实提高认识、扛起责任,支持、配合当地党组织做好工作,选出一支政治素质高、干事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带头人队伍,建强战斗堡垒,强化造血功能,以党组织建设引领乡村产业等各方面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打牢组织振兴基础。要聚焦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着力增强帮扶村发展后劲。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调研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工作队要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出发,着眼帮扶村的长远发展,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把“输血”的成效转化为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帮扶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起来,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积极牵线搭桥,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提升生产经营水平,把帮扶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村。要聚焦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正在深入扎实开展,工作队直接面向基层、面对群众,要坚持村必进、家必到、户必访,多到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弄清群众的急难愁盼,紧盯群众反映集中的普遍性问题、困扰群众的痛点难点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结合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重点工作,分门别类建立台账,用心用力协调解决,以实际行动解民忧,暖民心,真正帮到心坎里,扶到关键处,从而把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突出重点群体,主动联系帮包鳏寡孤独老人、留守儿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定期走访看望,让他们在一桩桩实事中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实际成效中。
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上锻炼成长,要不断加强工作队的自身建设,把工作队打造成一支“讲政治、办实事、敢担当、守纪律”的过硬队伍。工作队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要完成好省委交给的任务,就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开展帮扶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一体推进,组织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实现学习教育和帮扶工作“两不误、两促进”。要进一步严守纪律规矩,用心用情做工作,脚踏实地办实事,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协调能力、经济发展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把智慧和才华献给乡村,把感情和真情留给群众,向组织和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要走好群众路线、用好群众工作方法,带着感情听民意、办实事、解民忧,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对工作队既要关心关爱、又要严格管理,严肃工作纪律,落实保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要扛起政治责任,按照省委的要求,当好党的政策“宣传队”、农村党建“施工队”、乡村治理“推进队”、为民办事“服务队”,不断总结经验、深化提升,推动帮扶工作走深走实,让更多的干部在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上磨炼意志、增强本领、改进作风、锻炼成长,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