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民为主体推进乡村振兴的比较研究
2021-11-12毛振鹏刘文俭
□毛振鹏 刘文俭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期望。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推进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是贯彻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山片区和临沂沂南县朱家林村坚持政府引导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加快建设山水林田湖草文旅田园综合体,逐步形成城郊型乡村和普通型乡村分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两种典型模式,并在探索中形成一些规律性的特点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两种模式推进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成效
普通型农村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主战场,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郊型农村越来越多。城郊型农村特指距离主城区边缘社区10至50公里范围的乡村(基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和国家统计局对于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定义),尽管是农村,但可以“搭便车”享受到城市的部分服务。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利用好来自城市的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资源,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关键。临沂沂南县朱家林村和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山片区分别作为普通型农村和城郊型农村的典型代表,其创新性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效、作用已经初步显现。
(一)从乡村独立运行到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需要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逐步改变乡村独立运行的原有态势,引入城市的经济要素盘活乡村既有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对此,临沂朱家林和青岛藏马山都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藏马山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西南部,距离主城区3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具备较大开发潜力。作为国有企业的青岛西海岸发展集团(简称“西发集团”)适时挺进藏马山片区,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成功嫁接成熟的市场化开发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国企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以建设田园文旅综合体为抓手,加快发展“农业+旅游+影视+康养+休闲”产业集群,通过市场活力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创新动力。朱家林则主要是以政府政策和投资平台撬动来自城市的资本、人才和产业参与开发。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在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中,以“创新、三美、共享”为发展理念和总体定位,以“保护生态、培植产业、因势利导、共建共享”为根本遵循,搭建起人才返乡、资本下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城乡创新创业平台。
(二)从发展大农业到建设田园综合体
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需要大力发展涉农产业,特别是涉农文旅产业,吸引城市经济要素资源下乡,由发展大农业、单一农业转型为建设田园文旅综合体,促进和带动城乡融合发展。西发集团发挥国有企业的产业优势,重点推动以田园文旅综合体和文旅小镇为载体的“园区、景区、社区”全域统筹规划,由传统农业区转变成影视文旅综合产业区、由传统农民转变成现代产业工人、由传统村庄转变成集聚型农村社区,进而实现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的发展新格局。朱家林以朱家林创意小镇为核心,发展小米杂粮产业带、高效经济林果带,打造创意农业区、田园社区、电商物流区、滨水度假区、山地运动区,形成“一核两带五区”总体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引入几十个文创、农创、原生态+等具有创新性、方向性、引领性的农村新六产项目。
(三)从城市“输血”到乡村“造血”
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城市的资本、人才、技术和乡村的土地、生态等资源不断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由城市“输血”模式转变为乡村“造血”模式。藏马山区域乡村振兴运用国企主导方式,引入市场机制,深度挖掘乡村的土地、文化和生态优势资源,推进融合发展。该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功能区离城开发、产业和乡村脱节的缓慢发展模式,按照联动发展思路,依托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在藏马山区域范围内规划建设影视产业外景基地、引进文旅康养等产业,统筹推进影视产业园和田园综合体内外联动发展,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与藏马山相比,朱家林更加注重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村集体组织、返乡青年创客和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作用,通过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群众广泛参与的共建共享模式,激活乡村的“造血”机能。
(四)从村庄独自发展到多村联合振兴
无论是临沂朱家林,还是青岛藏马山,都位于丘陵地带,周边有很多行政村、自然村散落其间。部分村庄交通闭塞、设施破旧,乡村振兴任务比较重。来自城市的各类要素资源强势介入,逐渐改变了各个行政村、自然村独立发展、难以振兴的状况,帮助他们走出了困境。朱家林和藏马山通过聚焦乡村振兴“五个振兴”布局与功能,将本区域的村庄布局进行优化提升,实现资源整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田园”生态理念,顺应村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规划建设高品质“农民山居”,打造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同时,利用集体发展用房和闲置民居,建设商业配套设施和民宿,带动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之,通过村庄结构调整和机制创新,让原来零散的自然村、弱小的行政村稳步走上联合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两种模式推进乡村振兴的问题与启示
对标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对表国内先进地区,朱家林和藏马山两地在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机制为取向推进乡村振兴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足及制约因素。一是农民收入渠道不宽,主动参与度不高。目前,两地农民收入主要是土地流转收入和一般务工收入,村民创业意识、发展意识不够强,经营性收入不高、占比不大,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还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二是村(社区)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和制约着基层干部的思维方式和开拓创新能力,导致其市场意识较弱、眼界和思路不宽,带领农民致富能力不强。三是集体经济发展不足,基层组织缺乏活力。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占比普遍较低,集体经济组织还不够规范,其它社会组织不健全,影响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农民文化生活水平提升。四是基础设施支撑不够,交通网络需完善,持续性开发还需要政策支持。以农民为主体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的扶持,以实现区域发展与农民收益的双赢。
临沂朱家林和青岛藏马山在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探索和成效,给我们带来以下启示。一是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由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为主导,以产业为基础、以基础设施为支撑,实施市场化开发模式。二是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维护好村(社区)集体和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推进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三是发挥好城市和乡村“两个优势”。着眼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结合其区位特点和生态资源较为丰富的实际,充分发挥城市与乡村资源优势,形成乡村振兴强大合力和巨大动力。四是利用好“两种资本”。国有资本和财政性资金发挥引领与杠杆作用,与民营资本协同发力,依靠市场机制、市场力量,切实发挥国企与民企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让国有资本的主导性、公益性和民营资本的竞争性、效率性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五是处理好开发建设与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的关系。将田园文旅综合体建设作为重要的抓手和平台,在去房地产化、强产业化过程中实现集约高效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
三、相关对策建议
面向“十四五”规划发展要求,以农民为主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路径,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配置市场化为重点,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共建共享,统筹推进“五个振兴”。
(一)以党建引领城乡融合发展凸显农民主体地位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拓展“莱西经验”,以农民为主体,构建城市和乡村、产业园区和农村社区的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城乡融合和优势互补。一是进一步完善乡村、企业和地方各级有关部门在乡村振兴中的统筹谋划、良性互动、协同推进机制,实现党建统领、农民主体、经济合作、利益共享。二是发挥好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好各类市场主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促进作用,创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模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护农民权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是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新型社区建设、园区开发、景区发展中,坚守土地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通过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让农民融入其中。四是引导农民以闲置房屋使用权、土地经营权等资产资源入股田园文旅综合体建设,并参与综合体后期管理运营,让农民通过一次开发获得租赁、工资、分红等多次收益。通过社区与企业共建、社区与园区共建,把田园文旅综合体打造成为农民、产业、企业协调发展且和谐共处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二)以市场机制构建促进城乡经济要素资源整合
一是以推进工商文旅资本下乡发展为契机,通过放大土地整理效能,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为乡村田园文旅综合体建设提供资金、产业、技术等支持。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探索混合经营等多种形式,激发乡村治理活力。二是大力推广“项目+”“平台+”“合作社+”等模式,引导农户通过利润返还、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拓宽增收渠道,逐步实现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服务专业化、经营市场化。尤其是要用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契机,在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安排一定比例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三是深化农村“放管服”改革,打造法治化、便利化的城乡基层营商环境,降低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成本。
(三)以激励机制推动城市人才下乡和进城人才返乡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推动城市人才以柔性机制下乡的同时,必须将农民的发展、农村人才的建设置于首要位置。一是为各类返乡人才量身打造事业发展的舞台。引导工商资本为乡村人才提供创业孵化器的创业工位和辅导服务。从实际出发,制定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相关激励政策,确保返乡人才能够享受到比城市更有竞争力的政策环境,以克服乡村发展中存在的“规模不经济”现象。二是为乡村人才打造与城市场景、企业场景充分交流对接的良好环境。支持和鼓励乡村人才参与入村企业的各类活动,放大产业对于人才的集聚效应。三是探索构建更有效率的公共服务人才城乡交流机制。通过岗编适度分离等改革,拓宽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乡村农业技术员及乡村文艺人才的职业上升通道,支持他们扎根乡村、服务农民。
(四)创新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两山”理论落地
保护和优化农村的生态环境,是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一是充分利用优质生态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如浙江省安吉县的白茶产业,种植面积17万亩,总产值24.74亿元,品牌价值高达37.76亿元,其经验值得借鉴。要用好农村的空气、水、小气候等生态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养殖、茶果产业等,生产更多高附加值农产品。二是依托区位优势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依托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健康养生等产业,构建生态资源间接实现其价值的转化模式,带动农村农民转产就业、增收致富。三是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保值增值的导向机制。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生态文明考核奖惩办法,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情况作为生态补偿、投资安排、干部考评的重要依据。四是深化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对区域内“绿水青山”的价值作出科学评判,使地方生态保护的投入与收益成为“正相关”关系。
(五)以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融合发展提升乡村文化特色
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融合发展,可以有效提振农民自信心、激发农民内在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一是乡土文化和都市文化内容上融合发展。乡土文化是乡村的底色,有着长期的生命力,以文旅和影视创意文化为代表的现代都市文化为乡村带来新的文化要素和发展活力,二者的融合发展可以创造出兼具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新文化。二是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和布局。通过打造乡村文化与都市文化交替展示的共同场景,让乡村文化和都市文化充分沟通交流,相互借鉴。三是促进城乡文化受众的融合。针对乡土文化受众群体不断萎缩的趋势,乡村文化振兴重点应让年轻人青睐乡土文化,让中老年人感受都市文化的魅力。一方面,大力推进都市文化下乡,帮助农民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全面进步;另一方面,推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和保护,支持乡村民间文化团体及个人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真正发挥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社会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