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曲《山水之间》所体现的音乐美学思想浅析

2021-11-12冯欣欣

散文百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电吉他天籁古筝

冯欣欣

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一、歌曲《山水之间》作品分析

1.作品简介。

《山水之间》是许嵩创作的深受大众喜爱一首歌曲,它被收录在第五张专辑《不如吃茶去》,并且是这张专辑的主打歌曲。专辑其意取自: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歌曲发行于2014年7月11日,是一首有着浓郁中国风的流行歌曲,其歌词押韵得当,意境高雅,听之使人心旷神怡。依旧是由许嵩作词作曲的一首原创歌曲。

2.创作背景分析。

许嵩自出道以来都被不是科班出身和唱功不佳而诟病,他却不以为然,仍旧专心做音乐。在创作第五张专辑期间他更是在山水之间常住,远离城市的喧嚣,在山水之间他品茗、读书、感受山水间的万物,静悟音乐,最终将它们完美融入了音乐。正如他所说的:“大千世界,多得是想不通的事,多得是猜不透的心,多得是看不透的人。不如不想,不如不猜,不如不看,不如寄情山水,不如快意人生,不如吃茶去。”正是这种洒脱的人生态度,才能让他沉醉于创作之中,才能让他创作出这首让人心旷神怡的歌曲。所以我们在听这首歌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身临山水的感觉,整首歌更是将山水搬到了我们的眼前,仿佛我们能看到活生生的山水之间的万事万物。

3.音乐结构分析。

这首歌曲整体风格是闲适惬意的,加之许嵩独特的嗓音,塑造了一种空灵飘逸能够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山水的超脱意境;调式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七声民族调式,加之古筝、笛子、二胡等伴奏乐器,使音乐意蕴悠长、如诗如画,洋溢着的中国古典音乐的韵味;节奏上是以八分音符平缓进行,辅之切分音和附点音符,使平缓的音乐里增添一些推进力量;旋律方面在进行中多用二三度极进,使音乐产生一种飘然和流连忘返的感觉,中间也插入了下行八度大跳和五度大跳等,为旋律增添了亲切柔美和深情的情绪。

二、歌曲《山水之间》所体现的音乐美学思想

1.编曲里勾画的山水自然。

这首歌曲在编曲上总体上给人带来的感受是一种飘逸自然,仙雾缭绕又夹杂着些许江南烟雨似的忧愁甚至是悲伤的意味。编曲在配器的选择上依旧是极富中国传统的标志性乐器:古筝、二胡、笛子,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许嵩在配器的时候别出心裁的加入了电吉他。曲子开头就听到一阵雷声还夹杂着鸟鸣,那种回响马上就能让人联想到空旷的山谷里回荡着雷声,雨将至一只孤鹜在谷间低翔并发出凄凉鸟鸣的画面;紧接着前奏是由古筝独奏特邀了青年演奏家程皓如进行演奏技法娴熟,尤其是刮奏和摇指伴着鼓点,犹如飞流从山间直下一般浩然壮气,荡气回肠;到了主歌部分前半段依旧是运用古筝伴奏与人声演唱遥相呼应,后半段则改用电吉他对山水自然的感情流露进一步推进提升;副歌部分则用古筝、二胡、笛子、电吉他同时进行,古筝的行云流水、二胡的缠绵凄切、笛子的清脆跳跃、电吉他的热烈奔放将山水之间的凄美景象勾画的淋漓尽致;尾声用电吉他将全曲推向高潮,仿佛站立群山之巅,而后却又用二胡演奏来营造烟雨笼罩,花落一地的凄凉氛围,最后全曲在古筝的一声中戛然而止,意味深长。

2.歌词里的天籁之音,越名教而任自然。

许嵩作为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创作代表,他在作词方面可以说是天赋异禀。央视节目更是与他几经合作,著名词曲作家付林先生更是对许嵩赞不绝口直夸他:“后生可畏。”可见许嵩创作手法的高超,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可以看出他对创作追求精致完美的态度,更加追求情景相融、更加追求雅俗共赏的境界。《山水之间》这首歌曲的歌词仍称不上算是完美之作,但还是有地方可圈可点的,尤其现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歌曲创作技术的不断提高。一大批中国风、古风歌曲涌现出来,很多歌曲都太过于速成,那些原创歌手在创作的时候,过于追究古风的措辞硬是将一些词语拼凑起来,却忽视了其要表达的意境,落入了古风这两个字的桎梏,可能是这个原因使得许嵩的作品能在众多中国风歌曲中脱颖而出。《山水之间》这首歌曲不仅歌词优美,更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力量。音乐美学思想其一就是: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那何为天籁呢?“天籁既不同于人吹箫管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于风吹万物而发出的声音,而是人籁和地籁导致听者进入忘我状态的产物,所以说天籁无声,因为当你完全进入忘我状态时,只会感到自己与整个世界的交融合一,这正是与道合一的境界。”这首歌的歌词正是体现的这样的思想,尤其是:“我愿意化浮萍躺湖心,只陪你泛岁月的涟漪。”、“我愿意化流沙躺湖底,只陪你恭候春夏的轮替。”在听到这两句的时候就觉得很美,不是听到的音乐美,而且美在将自己于山水融为一体,“泛岁月的涟漪,候春夏的轮替”,这便是天籁无声的体现。另一处歌词开头也有出世思想的体现:“半生累尽徒然,碑文完美有谁看,隐居山水之间誓与浮名散。”大千世界,是是非非太多,有谁能够真正不为浮名所动?不为功名利禄所动?有谁能够不畏世俗,不畏碑文完美呢?不如卸下半生累,有时无为何不是有为呢?“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故大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这正是许嵩从嵇康身上学到的大道。

三、山水之间的现实意义

1.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再现。

《山水之间》在创作上深刻的表现出了中西方音乐文化因素的碰撞,尤其是在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乐器的交融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也是在这种创新中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再现了出来,真正的从气节和歌韵上将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境界更上了一层楼。首先,从这首歌曲的整体上来看,它出自的专辑《不如吃茶去》,整个专辑的风格就是充满禅意的哲思,这首歌的风格就很明显的显示了烟雨痴缠与豁然洒脱相交织,蕴藏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缠绵。许嵩这在古色古香的歌词与编曲中,又加入西方律动节奏,俨然如一个才高八斗,内心却是追求现代精神的人。其次,从歌曲的创作上来看,许嵩对歌曲的创作抱着十分严谨的态度,他如饱读万卷诗书的古人一般,将故纸的平仄押韵再现在眼前。他安静的坐在桌上前,用音乐来诉说古人的名利场,用音乐来倾诉那个时代文人寄情于山水间的感慨,只是半生累尽徒然;他又从一个现代人的立场和角度,用音乐去再现那个年代的人和山水,用心去剖析那个年代的人的身世浮尘。所以我们在听山水之间,整副画面都是鲜活的,我们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空谷传响的雷声,感受到豪杰的推杯换盏,感受到落花雨微凉,感受到那传承了千年的民族文化的力量。

2.洗尽铅华,山水藏于心。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它是繁华盛世,万物生长一片祥和,万事万物都在快速蓬勃发展。可是这快速发展中,竟掺杂着些许浮躁,听歌的人浮躁,写歌的人也少了份对创作的热忱。从前,听歌仅仅是听歌,一张卡带、一副耳机就能让人在音乐的世界里翱翔,因为那时的音乐有能够带领着人们领略大千世界让人身临其境的能力;但现在,听歌却不似听歌了,音乐慢慢成为了视觉的陪衬,我们听歌不再是由声入境,而是因为看了某个视频才想起来有这么一首歌。写歌亦是如此,从前,写歌只是写歌,歌里有的是酸甜苦辣的生活;现在,大部分写歌更像是一套公式,不是谈情就是说爱。所以说现代人缺少的就是静心,一种“无为”生活态度。就像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生亦是如此,有时候一味地前进只是看似前进、一味地学习只是看似学习,却丢失的太多太多。丢了沿途的风光,丢了这人间的趣事,丢了生活美。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一步一脚印踏实前行的时候,也要学会静心思考,学会运用“无为”的生活态度,无畏世俗、无畏得失,将前行沉淀,将学化成思。慢慢的就会发觉艺术品需要雕琢,而人生恰如艺术品,亦需雕琢,我们要学的是雕琢,可岁月才是沉淀艺术的佳品。所以创作需要的是时间的沉淀,和“无为”,这种“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能够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能够闲庭信步、能够静看日出日落、能够细嗅一朵花;能够不故作高深、能够不被欲望所束缚;能够洗尽铅华,将山水藏于心,将大道藏于心。

猜你喜欢

电吉他天籁古筝
浅析流行音乐中电吉他的贡献与发展
天籁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天籁之诗(外四则)
七彩童年梦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
我的古筝之旅
女性电吉他
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