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师范生专业认同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基于产出导向视角下

2021-11-12王莎莎张玉娟石家庄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0期

■王莎莎 张玉娟 井 影/石家庄学院

一、相关概念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过程,旨在证明当前和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专业能否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念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产出导向(Outcome-basedEducation,OBE):聚焦师范生受教育后“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强调明确学习产出标准,对接社会需求,以师范生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配置师资队伍和资源条件,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本科师范生专业认同感表现为师范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主要包括师范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程度、专业的动机与评价、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倾向、以及影响因素与价值理念。

二、本科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的现状与分析

本文针对某高校本科师范专业(教育类)各年级师范生,随机抽样选取学生进行调查,调查采取网上问卷的方式,并取消了相关访谈。调查问卷共分6个维度,共发放340份,填写337份,填写率为99.12%,有效问卷337份,有效率100%。运用问卷星相关统计功能对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一)师范生的基本情况

参与调查的女生占总人数94.36%,男生仅占5.64%,这在师范院校中非常普遍,女生较男生来说,更愿意从事师范类事业,男生从经济收入、个人发展方面考虑,即使选择师范类专业,也会导致其专业认同感不高,有改行、选择新职业的意愿。

在专业分布上,其中小学教育专业占49.55%,学前教育专业占33.53%,特殊教育专业占13.65%等;在年级分布上,其中大一学生占24.63%,大二学生占19.29%,大三学生占27.6%,大四学生占28.49%;在学校担任班级事务的占21.07%,普通学生占78.93%,在学校承担班级或社团事务等工作的学生,因为有磨练和积累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会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学习实践上会获得某种能力与技能,促使其专业认同感更强。

(二)师范生专业的认知情况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的持续扩招,使不少学生报考志愿时缺少严肃性,对自己专业与未来职业的联系性缺少了解,导致其无法形成较好的专业认知。数据显示,自主选择志愿的学生,其专业认知度更高,占81.82%,更关心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核心课程;选择志愿时遵从父母等他人意愿的学生、调剂专业或按社会趋势选择志愿的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知程度更低。

就师范生对所学专业了解的各方面来看,师范专业的认知程度均不高,不同年级之间无较大差异。这说明多数学生在选专业时,对自己的专业没有较清晰的认知,在入学之后也没有接受到专业认知与专业情感方面的熏陶,未建立良好的专业认知。

(三)师范生核心能力与基本素质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与基本素质包括:影响学生情感、性格等知识与能力、教学技能水平、学科知识理论等。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数据显示,有明确专业学习计划的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为68.89%,对于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会更认真地完成,他们更关注提高自己的专业成绩,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水平。

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会满意自己目前的专业学习状态,认真刻苦学习专业课程,积极参与教育实习,通过参与一线教师的课程与教学专业交流活动,来了解教育相关信息,努力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有较好的专业认同感,占67.86%。

(四)师范生专业认同状况

根据师范类专业的特点,课程可分为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教育实习)等,师范类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数据表明,71.14%的学生觉得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很合理,内容丰富,对专业认同感较好。65.65%的学生觉得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基本能满足学习需求,对专业的认同感较一般。

数据表明,一直喜欢本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为69.59%,从不喜欢到喜欢本业的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为42.54%,而原来喜欢本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转而不再喜欢的学生,以及一直不喜欢本专业的学生,其专业认同度分别为12.5%、6.25%。

对专业一直喜欢的学生,再重新选择专业时,仍会选择本专业,占43.86%,从不喜欢到喜欢专业的学生,应该会再选择本专业占65.67%。而不喜欢本专业的学生,基本不会再选择本专业来进行学习,主要觉得本专业男女比例失衡,以及不符合自己的志趣。

(五)影响因素与价值理念

对于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自身的能力与价值理念、家人或朋友的影响、以及以后职业的经济收入、压力和声望、个人的发展等等。调查数据显示,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对专业的满意度为73.33%,而对自身成为优秀教师表示质疑的,专业满意度普遍偏低。

家人或朋友对师范专业的认知与看法,也会间接影响师范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与其他专业同学的交往中,仅有24.93%人觉得本专业很自豪,而家人或朋友对师范专业感到满意的,仅占29.08%。与重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一样,师范生的价值理念也至关重要,师范生毕业以后的职业经济收入、职业压力和声望、个人的发展等,会直接影响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调查数据显示,考虑到职业的经济收入、就业压力能原因,师范生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度仅有45%左右。

(六)师范专业认证对师范生培养的意义

师范专业认证对师范生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认证的核心是保证师范生毕业时的知识能力素质达到标准要求,目的是推动师范类专业注重内涵建设,聚集师范生能力培养,改革培养体制机制,建立基于产出的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质量文化,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念为“学习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行动指针,贯穿师范类专业认证全过程。近85%的学生知道普通高等学校师范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觉得师范专业认证工作能促进师范生的学习与培养,同时师范专业认证工作能改进与提升师范类专业教学。

通过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推进,进一步推动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和质量的提升。认证的结果为相关部门、高校、社会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用人单位招聘、高考志愿填报等方面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

三、提高师范生专业认同的对策

(一)学生方面

(1)加强对师范专业的认知。既然已经选择了师范专业,就要深入了解本专业的闪光点,发现师范专业的学习价值和存在意义。师范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需要学习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还需要进行教育实践课程等,多参与一线教师的课程与教学专业交流活动,来了解最新的教育相关信息。只有对本专业进行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才能了解本专业的价值,产生积极的专业认同感。

(2)培养对教师职业的情感。职业的压力和专业的负担,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专业的认同感。在全面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应加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和喜爱,积极培养教师职业所需要的责任感、敬业感。自己在教师职业中发现乐趣,就会努力的学习知识和提升技能,才能产生积极的专业认同感。

(二)学校方面

(1)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新模式转变,以师范生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和安排教学活动,将师范生与用人单位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聚焦师范生受教育后“学到了什么”和“能作什么”,提升毕业生核心能力与素质,实现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双向满足,来提升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

(2)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应开展一系列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引导学生形成正向的专业认同情谊。学校要有计划的开展宣传工作,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专题性的宣传与教育,宣讲本专业的招生情况、专业特点、特色课程、职业规划、就业前景、人生价值等,以此来扩大本专业的影响力,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三)社会方面

(1)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很多学生选择师范专业,但又不看好将来的就业氛围和社会地位,以致中途放弃,不愿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国家和社会应切实提高教师地位,通过社会舆论和新闻宣传,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创造良好的社会支持度,尤其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体现教师的职业价值,以此来改善师范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2)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学生将来的就业除了体现人生价值之外,还要养家糊口,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师资流动性大,也是导致师范生放弃教育事业的重要因素,国家或社会应在平衡供求关系的基础上,使教师获得更多的编制,获得更高的工资,以保障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期许。

综上所述,提高师范生专业认同感,离不开学生、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加强学生对师范专业的认知和情感,学校来提升师范生核心能力与素质,再结合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才能更好地提高师范生的专业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