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建设探析
2021-11-12冯卫红河南省职工服务中心
■冯卫红/河南省职工服务中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场所,其管理和服务也要紧跟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进行创新,以满足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新要求。智慧图书馆建设是实现图书馆转型升级的有效形式,是图书馆进行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的新载体,加快智慧图书馆建设步伐,能够进一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智慧图书馆的内涵与特征
(一)智慧图书馆的内涵
“图书馆是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中心,是人们阅读学习的重要场所,在信息化背景下,我国要建设智慧图书馆,推动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实现图书馆的转型与超越。”智慧图书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变图书馆、用户设施和信息交互方式,提高图书馆和读者之间交互的便捷性、灵活性和准确性,实现图书馆的科学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智慧图书馆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和智慧服务于一身,它的诞生标志着数字化、智能化进入了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也促进了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
(二)智慧图书馆的特征
(1)互联互通的广泛性。通过物联网、感知网、互联网等将各种数据采集端连接在一起,再将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由网络发送到数据中心。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图书馆管理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即是会话、通讯、互动和交流。(2)综合感知的全面性。图书馆利用感知技术广泛、深刻感知各种资源,如红外感应器、射频识别装置、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等。计算机及其终端、IT设备、存储等所具有的通讯功能和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大,为建设智慧图书馆创造了良好条件。综合感知是智慧图书馆的首要元素,感知的全面性保证了图书馆之“智慧”。(3)服务的智能性。随着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逐步成为了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方式,智能化突破了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时空界限,具有很大的便捷性。馆藏纸质图书资源不断增加的同时,馆藏电子图书和文献资源将成为主要的知识信息载体。图书馆通过手机、互联网等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图书馆也通过网络对公众的咨询、借阅、互动等进行即时服务,实现资源整合和智慧管理。
二、智慧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技术与服务融合不够充分
智慧图书馆是一个新生事物,发展历程较短,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尤其是图书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有的片面地认为,智慧图书馆就是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集合体,就是抛弃传统的人工服务。在这种错误理念的影响下,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工作受到了影响。智慧图书馆是借助于数字和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也是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此外,图书馆馆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缺乏正规系统的培训,造成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不够顺畅有效,智慧图书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管理和服务的质量。
(二)建设资金不足
智慧图书馆建设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单位对智慧图书馆建设重视不够,对智慧图书馆建设投入的人才和资金不足,各地智慧图书馆建设程度不够均衡,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无法实现。一些图书馆的设施陈旧老化,图书更新不及时,没有资金购买高级软件系统,管理和服务创新受到限制。
(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智慧图书馆建设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和信息技术类型的人才,但是,在当前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中,除了一些图书情报学专业的以外,多数人员的专业比较庞杂,且属于单位的照顾性安置,年龄也相对较大,中青年的比例偏低,懂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人员较少。这种情况造成有的图书馆虽然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但是却无人会使用的现象;有的图书馆因为缺乏技术人才,干脆仍然坚持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服务方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要,也阻碍了智慧图书馆建设进程。
(四)建设理念出现偏差
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图书馆的升级改造问题日益凸显,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显得更为重要。在建设智慧图书馆的过程中,有的过分注重先进技术的使用,而忽略了管理和服务的人性化,造成图书馆的智能性弱化,智慧图书馆的技术建设与人性服务无法真正融合,图书馆的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不能有效衔接。这种建设理念造成了图书馆的“智能化”而非“智慧化”,使智慧图书馆的功能和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建设智慧图书馆的策略
(一)加强网络化建设
一是要建立智能系统服务平台。智慧图书馆与传统的图书馆不同,读者不需要到图书馆现场办理有关手续,图书管理员不需要给读者面对面地交流和服务,读者经由网络终端的系统平台进入图书馆,享受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这就需要图书馆建立系统服务平台。二是要强化硬件建设。智慧图书馆中有大量的数字资源和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在使用时需要强大的网络支持,如果网络不畅,将影响到资源的使用和读者的阅读体验,因此,必须注重网络建设,优化宽带网络,提高网络的运行速度。三是要加大技术支持。智慧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尤其要注重资源比重的配置,确保其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同时,智慧型图书馆的建设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馆藏资源的网络化;将互联网和局域网的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远程控制、互联互通的目的;使图书馆的应用系统和资源系统有机结合,提高信息技术的集成度,促进智慧图书馆的科学建设和深入发展。
(二)加强智能化建设
第一步是半智能化建设阶段,在这个阶段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配备单个智能化的设备,如购置智能门禁卡、电子阅读机等,扩大智能化设备在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积累建设智慧图书馆的经验。第二步是把先进的技术设备与人性化的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既突出物联网技术的作用,又注重管理与服务的个性化、全方位,进行图书的射频标签改造,购置自助借还书设备,提高设备的通用性,为实现互联互通创造条件,加大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步伐。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智慧图书馆必须有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要精通网络信息技术,熟悉图书管理知识和服务的程序,具有维护数据和信息安全的能力。要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专业的指导,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图书管理人员要树立新的服务理念,提高对电子图书与移动阅读意义的认识,不断扩大电子图书的种类与数量,加大对电子阅读的宣传力度,提高自己操作计算机、运用物联网、管理电子图书的能力。
(四)改进阅读推广方法
当前,智能手机已经走人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人们学习、工作的必需品,这就要求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推广方法。要利用现代通讯工具的优势,深入挖掘数字资源,推广数字阅读,拓展数字资源建设渠道。要科学规划电子阅览室,提高电子阅览室的吸引力;要开发手机APP软件,构建与读者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阅读推广的深入开展。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构建互联网+阅读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扩展图书资源推广渠道,提高阅读的实效性。要构建图书行业和其他行业融合机制,将纸质图书通过网络发行,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与电商进行紧密合作开发新的阅读软件,提高电子资源的吸引力和阅读量,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
(五)丰富图书馆资源
在社会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和电子资源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与传统的纸质图书相比,人们更愿意接受便捷的电子服务。图书馆要从公众、读者的实际需要出发,采购电子图书资源,使用免费网络资源,把更多的图书链接提供给公众或读者,扩大馆藏图书的数量。要及时更新电子图书资料,推进纸质图书向电子图书的转化,实现与其他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提高管理和服务能力。与此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文献资源建设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文献资源体系,妥善处理读者需求与馆藏价值、重点与一般、收藏与利用、虚拟与现实的关系,使图书馆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六)创新管理服务体系
在移动设备用户迅速增加的背景下,图书馆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改进和创新服务体系,强化移动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使读者和图书馆能够即时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信息交互的效率和质量;拓展搜索引擎服务,使读者可以进行快速资源检索、搜索语音、网页、文本等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推送服务,实施摇一摇、二维码扫描等新检索方式,扩展读者的选择范围,为读者推送新闻资讯等信息;科学规划定位服务,健全服务体制机制,提高协同服务能力;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借鉴国内外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先进经验,提高图书馆内部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综上所述,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方向,要充分认识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意义,科学分析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加强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顺利有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