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畔赏亭联
2021-11-12李盛仙
□ 李盛仙
楠溪江畔多凉亭。有村口亭、山脚亭、半岭亭、山顶亭……大多凉亭的亭柱上镌刻有楹联,或写景状物,或叙事说理,或晓喻劝勉,为楠溪江平添几分风雅。炎热的夏天,人们坐在凉亭里欣赏那亭柱上的楹联,别有一番情趣。
岩头镇苍坡和方巷村头各建有一座凉亭,苍坡村叫望兄亭,方巷村叫送弟阁,亭与阁相隔盈盈一水,遥遥相望。望兄亭内原有一联:
双亭隔水频招望;
两地同源本弟兄。
此联切地切景,有人有事,联语真切,嵌典天成,妙手自得,道出了“兄弟情同手足”的千古佳话。
大若岩的赤水亭,是素以“建筑巧绝,图画精绝,对联妙绝”著称的“三绝亭”。此亭对联多副,其中一联写道:
观鱼槛外桃花浪;
系马阶前柳叶风。
是诗?是画?妙不可言。“桃花浪”“柳叶风”,意新语工,尤见笔力。
路口十二盘岭半山腰有一座凉亭,此亭联语云:
各有前途分上下;
莫从此处论高低。
此联既切合半山地形,又寓哲理情趣,内蕴深刻,令人回味。
岩头丽水街的乘凤亭联:
茶待多情客;
饭留有义人。
联语朴实,含义明白,胜似格言。
溪口村水亭有一联云:
两岸杨花风作雪;
一池荷叶雨成珠。
此联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语句灵动飘逸,比拟形象贴切,格调清新洒脱。
枫林有榕枫亭联道:
春色榕枝争吐翠;
秋光枫叶竞流丹。
上联写春色,下联说秋光,对仗工稳,色彩鲜明,韵味浓厚。紧扣亭名,乃此联一大特色。
界坑盛山自然村有一凉亭联:
顽石点头留客坐;
清泉洗耳请君闻。
此联釆用拟人手法,即景写意,笔墨牵情,读来别有情趣。
大若岩石门台九漈瀑观瀑亭联:
四围山色听飞瀑;
千步云阶觅石门。
此联为启功先生所书。联语着墨不多,但清晰地刻画了观瀑亭四周的景物,句炼意达,气韵生动。
西溪上有一问水亭台楼阁:
荆江春色来天地;
西谷浮云变古今。
此联为沈鹏先生所书。全联白描手法,朴实自然,山水和谐,音韵协美。
碧莲村的八角亭联写道:
亭当十字,四面清风涤酷暑;
楼抱八角,一方父老乐尧天。
行文大气,构思新颖,境意贴切,别见情致。
上塘绿嶂村有一乐丰亭,其联语曰:
有亭可入欧公记;
此地曾经谢客游。
绿嶂山曾是东晋永嘉太守谢灵运涉足之处,其撰有《绿嶂山》一诗,闲坐此亭,吟诵谢客诗和欧公记,别有一番情趣。
瓯北白水漈自清亭有一别开生面的对联:
桨影秦淮绿;
荷塘月色明。
此联将朱自清先生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两篇散文篇名,信手拈来,相对成趣,却匠心独运。
岩头水亭的楹联云:
滴翠琴山莺对语;流霞丽水鲤成龙。
诗味浓,画面美,幽雅自然,清新可诵。山中听莺,颇具闲情;水边观鲤,亦多别趣。
大若岩百丈瀑观瀑亭有一副十分贴切的亭联:
银丝万缕从天落;白雾一团临地生。
随手剪取眼前飞瀑壮观的景象,拼成绝妙图画,一“落”一“生”,将画面定格,极富动感。
泰石村泰安亭联云:
耸翠峰峦,桥头停看,俨若临川笔;流音涧水,亭内坐听,宛如俞子琴。
上下联俱以景语起,渲染氛围,烘托环境,两尾句藏典,临川指谢灵运,俞子即俞伯牙。停看峰峦俨若谢灵运之诗韵;坐听涧水宛如俞伯牙之琴音,借景抒怀,比拟贴切,妙笔传神。
乌牛河口埭老人亭联:
亭前绿水悠悠,看台阁耸天,同云山而倒映;堂上白头济济,听管弦遍地,借博弈以消闲。
上联创造一个温馨静谧的环境,下联勾勒老有所乐的场景,既富意,又切题。
大若岩白云亭联:
月移山影堪浮白;风送溪声欲入云。
此联运笔洗炼,对仗工丽,词句典雅秀隽。联尾嵌入“白云”二字,与亭名相切。
孤山北坑龙潭有亭联云:
等闲嚎破千溪月;蓦地声呼万壑林。
此联妙在用字上,上联“破”,下联“呼”,把龙潭飞瀑的气势写活了。全联构思奇巧,即景落笔,豪放大气。
绿嶂山谢客亭有联曰:
谢客登临处,诗灵往矣,此地仍山清水绿;楠溪日夜流,嘉运来思,如今更雨顺风调。
绿嶂山曾是当年谢灵运游览过的地方。此联立意明确,联语切合亭名。联中巧妙地嵌入“灵运”二字,且一“仍”一“更”,足见作者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