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常态化下的大学生校园环境行为特征调查研究
2021-11-12石川丁杰徐艺
石川 ,丁杰 ,徐艺
(1.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1 研究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肆虐全球,根据目前传染病防控统计已知疫情约始发于2019-2020年间,但其源头及初发时间尚未有明确科学定论。由于各国公共管理方式造成的防控结果差异,疫情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疫情迄今仍未有效控制,疫情常态化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持续。有效疫苗尚未出现的形势下,“隔离”(Isolation)这一传统传染病防控措施在中国的抗疫战争中颇具成效。中国武汉自2020年1月23日率先启用封城管控策略,此后,全国各地陆续采取封闭管控措施,至3月19日,中国首次实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0例报告,防控效果显著。
当下,隔离措施似乎是目前唯一能够有效控制疫情大规模扩散的防控策略,但与此同时产生的不利一面也接踵而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基础运转的人类行为都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要维系生产生活方式的正常运行,又要与疫情进行常态化斗争,“空间”的质性由此发生了激进裂变。人类开始重新审视空间与疫情的关联,研究者们纷纷运用模型估算疫情态势,常见流行病学模型,如SEIR、SEIRS、SEIQR、SIR-X等模型大都是根据官方发布的传染病数据对疫情的扩散、传播和感染人数进行推估。这些模型多聚焦于统计学层面,忽视了空间视野下人类行为与疫情关联性的因素,继而消解了疫情传播过程中“个体行为”动因的作用,造成研究视角的局限。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以环境行为学理论对新冠疫情常态化模式下的大学生校园行为调查入手,分析并概括其特征,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提供参考。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群体限定
正如普林斯顿大学前任校长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在其著作《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中写到:“大学像其他人类社会组织一样,处在特定时代总的社会结构之中而不是在外。”尽管各国都在竭力组织复产复工的有序开展,但大学尚未能全面复课,线上教学作为应急策略被迫广泛采用。这主要是由高校聚集性的空间群体特征所致,大学生群宿、群学、群餐等特征,成为高校疫情防控的难题。“迎刃”方能“而解”,因此,本文以安徽某高校的在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人传人”的“人因”视角展开调查分析。
2.1.2 空间限定
大学生校园环境行为,是指大学生在校园空间环境中投射的行为集合,主要包括学习、休息、饮食、娱乐、体育等活动行为。所涉环境在空间形态上虽不尽相同,但功能类型却具有相似性。考虑到疫情常态化时期校园内一些公共空间或暂停开放,而体育活动场所主要以空气流通较好的室外为主。因此,本文采用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析出校园环境中教学、宿舍、餐饮等三种核心空间环境的“原型”(Archetype)特征,据此作为大学生在该类环境中行为发生的空间限定,虽以个案入手,但具备共性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理论依据
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将校园空间环境与大学生的外显行为相互结合并加以分析。力求通过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大学生在校园空间环境中的活动及反应,由此反馈到疫病防控之中,为保障大学正常运行提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基础研究参考。
2.2.2 研究数据
2020年3月26日-3月31日,以教学楼、宿舍、食堂三种空间类型分组通过问卷星在线对安徽某高校在读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每组各发放问卷100份,分别收回有效问卷为教学楼91份、宿舍100份、食堂81份。调查内容分为无疫情时期与疫情时期两种不同背景下学生在教学、宿舍及餐饮三类空间环境中的行为特征。
3 结果
3.1 无疫情时期行为特征
3.1.1 教学空间行为特征
81.32%的学生在进入教学楼习惯从主入口进入教学楼。到达教学楼的高峰时段分别为7:30-8:00(75.82%)和13:30-14:00(50.55%),即上课前半小时。一天之中在教学楼活动时长3小时以上的学生为54.95%,其次为2-3小时(24.18%)。37.36%的学生每周去教学楼的频率为10次以上,29.67%的学生为1-5次。学生在教学楼内除教室以外停留较长时间的空间依次为:卫生间47.25%、走廊43.96%、楼梯31.87%、公共饮水设备处30.77%、一楼门厅27.47%、其他10.99%。学生选择自习楼层的倾向由低楼层至高楼层依次递减。单次自习时间1-2小时占比37.36%,1小时以内30.77%,3小时以上12.09%。51.65%的学生习惯选择可容量50人内的教室自习,10.99%习惯选择100人以上的教室,15.38%习惯选择靠近楼梯的教室。50.55%的学生选择在大课间去卫生间,28.57%选择小课间去卫生间,12.09%选择放学后。课间行为主要有:坐在原位68.13%、去卫生间50.55%、教室附近稍作活动31.87%、茶水间打水29.67%。53.85%的学生放学后直接返回宿舍,37.36%选择去食堂。
3.1.2 宿舍空间行为特征
学生出宿舍的高峰时段为7:20-8:00(57%)、12:00-13:50(55%)、18:00-20:00(55%),进宿舍的高峰时段为12:00-13:50(64%)、18:00-20:00(42%)、20:00-22:00(45%),以上两问为多选。进入宿舍楼后,85%的学生选择直接回寝室,5%的学生选择先串门再回寝室。57%的学生回到寝室有洗手的习惯。在宿舍楼内最常活动的区域为寝室(84%),极少数选择自习室(4%)、楼道(4%)、串门(3%)等其他区域活动。43%的学生没有串门习惯,25%的学生一周中每天会去其他寝室串门。65%的学生对他人前来串门的行为表示无感,15%的学生则比较反感。50%的学生每天打1次开水,31%的学生每天打2次开水。7%的学生从不使用宿舍楼内公共微波炉,19%的学生每周使用1~3次。每周在宿舍楼公共区域洗衣次数分别为1~2次(55%)、3~5次(29%)、5次以上(16%),具体洗衣场所分别为洗衣房(37%)、楼内公共卫生间(27%)、寝室内(34%)、洗衣店(2%)。40%的学生通常每天在宿舍时间为8~12个小时。42%的学生出宿舍时的状态为结伴而行,48%的学生回宿舍途中通常结伴而行。50%的学生选择在自住寝室内进行早晚洗漱。学生在寝室花费时间较多的行为主要有睡觉(47%)、使用手机或电脑(35%)。没课时63%的学生选择在宿舍,22%的学生会去校内其他区域活动。宿舍楼内公共卫生间人满时,59%的学生选择回寝室等待、31%的学生选择去其他楼层。
3.1.3 食堂空间行为特征
62.96%的学生由距离宿舍近的入口进入食堂、34.57%的学生选择距离教学楼近的入口。学生选择早餐时间段较多为7:30-8:00(38.27%)、7:00-7:30(24.69%)。午餐时段较多为12:00-12:30(55.56%)、11:30-12:00(25.93%)。晚餐时间段较多为18:00-18:30(41.98%)、17:30-18:00(18.52%)、18:30-19:00(17.28%)。单次就餐平均时间为20分钟以内(53.09%)、10分钟以内(22.22%)、30分钟以内(20.99%)。83.95%的学生选择早中晚三餐都在食堂就餐,66.67%的学生选择早晚两餐在食堂就餐(此问题为多选)。学生选择在食堂停留较长时间的区域为排队窗口(70.37%)、就餐区(49.38%),此问题为多选。75.31%的学生在一楼就餐次数最多。51.85%的学生选择通常2~3人就餐,29.63%的学生独自就餐居多,16.05%的学生选择通常3~5人就餐。83.95%的学生就餐后常规去向为宿舍,12.35%的学生选择去教室。56.79%的学生有餐前洗手的习惯。50.62%的学生通常选择在人少的位置就餐,19.75%的学生打完饭就近找座,7.41%的学生选择距离门窗较近的位置,8.64%的学生选择有熟人的位置,13.58%的学生选择无所谓。
3.2 疫情常态化时期行为特征
3.2.1 教学空间行为特征
84.62%的学生选择不会去公共教室自习。选择坚持自习的学生,单次自习时间46.15%计划在1小时以内,37.36%计划在1~2小时,10.99%计划在2-3小时,5.49%计划3小时以上。自习楼层倾向为:一楼(41.76%)、二楼(15.38%)、三楼(6.59%)、四楼(13.19%)、五楼(6.59%)、六楼(4.4%)、顶楼(12.09%)。课间行为安排方面,70.33%的学生选择坐在原位,35.16%选择去卫生间,21.98%选择去饮水处打水,20.88%选择教室附近活动(此问题为多选)。67.03%选择放学后回宿舍,21.98%选择去食堂。61.54%的学生预估上课时心理状态为稍有在意,15.38%的学生为高度警惕、比较担忧,20.88%的学生表示淡然无感。对于教学楼社交行为,78.02%的学生可以接受保持距离的简短交流,16.48%表示和往常没有区别,3.3%的学生则排斥与人交流。对接触区域的处理方式,73.63%的学生选择尽量少接触不必要的区域,4.4%不做任何处理行为。出入教学时的行走路线,49.45%的学生选择避开人流单独行走,35.16%的学生选择跟随人流,但保持间距,14.29%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进入教室后,52.75%的学生选择间隔1个位置就坐,17.58%的学生选择间隔2个位置就坐,14.29%的学生选择尽可能离他人较远的位置,15.38%的学生选择与同学挨着坐。
3.2.2 宿舍空间行为特征
对于是否去宿舍楼内自习室,43%的学生视疫情而定,30%的学生表示不会去,12%的学生选择会去自习。76%的学生选择回寝室立即洗手,20%选择不确定,4%的学生表示不用洗。59%的学生表示仅会在寝室内洗衣服,38%的学生仍会选择去宿舍楼的公共洗衣区洗衣。在宿舍时的心理状态有45%的学生表示不会有任何变化,44%表示会略有不安,11%会感到恐惧害怕。对于他人到自己寝室串门的行为,53%的学生表示会闭门谢客,3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12%的学生表示欢迎串门。33%的学生选择不再使用宿舍楼内的公共吹风机,20%的学生表示会使用,但尽量减少次数,43%的学生则向来不用。
3.2.3 食堂空间行为特征
就餐方式方面,69.14%的学生倾向打包带走,14.81%的学生认为都可以。45.68%的学生根据口味需求为就餐选择依据,24.69%的学生选择人少的窗口,24.69%的学生则根据菜品进行选择。60.49%的学生排队时会与人保持0.5~1m的距离,17.28%的学生选择保持 1.5~2m,14.81%选择0~0.5m,7.41%表示无所谓。学生与他人一起就餐的态度,45.68%可以接受一起吃饭,但不与其交流,44.44%欣然接受并畅谈,9.88%排斥与他人一起就餐。69.14%的学生倾向选择人少的位置就餐,12.35%倾向距离门窗较近的位置,13.58%表示无所谓,4.94%选择有熟人的位置。3.7%的学生选择进入食堂后摘下口罩,6.17%的学生选择打饭时,90.12%选择就餐时才会摘口罩。学生选择较多的早餐时段为:7:30-8:00(29.63%),7:00-7:30(25.93%)。学生选择较多的午餐时段为:12:00-12:30(37.04%),11:30-12:00(27.16%),12:30-13:00(20.99%),学生选择较多的晚餐时段为:18:00-18:30 (38.27%),18:30-19:00 (24.69% ),17:30-18:00(13.58%),不吃晚饭(14.81%)。若食堂提供统一配送至宿舍服务,86.42%的学生选择会订餐。
4 讨论
学习与生活空间是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的主要行为场所,空间功能的不同影响着行为特征的分异,防控策略也因此不同。结合上文数据由教学楼、宿舍和食堂等大学生主要学习生活空间入手,从行为场所的特征、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等层面,探讨大学生校园环境行为与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关联性。
4.1 教学空间
①行为场所的特征:高校教学环境的功能类型主要由教室、走廊、楼梯、卫生间等部分组成,空间特征边界明显,空间形态呈围合式(教室、卫生间)、条状式(走廊、楼梯)。师生在教室的停留时间一般至少为40分钟,属静态空间。卫生间的人员流动更迭较快,但会有短暂的静态停留行为,属半静态空间。走廊与楼梯承载着教学楼的交通功能,人员停留时间短,但人流量较大,属密集型动态空间。
②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因疫情造成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自我行为控制方面。例如,疫情后学生下课时的活动行为倾向较疫情前有所减少,更多人选择坐在原位。单次自习时间也较之减少,对自习室楼层的选择则由疫情前集中于低楼层产生了向高楼层转移的倾向。出入教学楼时多数学生会避开人流或保持间距行走,这增加了交通空间的荷载量和通行时间。教室内座位的选择也呈现间隔就坐的行为倾向。
4.2 宿舍空间
①行为场所的特征:寝室、楼道、楼梯、公共洗漱间等场所共同构成了高校宿舍环境的空间功能类型。寝室属私密空间,流动性低,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空间单元。楼道、楼梯属于公共空间,人员流动性和人流量相较教学楼有所减少。我国大学宿舍楼内的公共洗漱间多为通风不足的密闭型空间,且缺乏打扫消毒的公共日常维护,属宿舍楼内病毒易传播区域。
②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据调查结果显示,公共洗漱间、楼梯间、楼道等公共空间较易形成宿舍楼内的人员密集区,聚集时段也较集中。7:00-8:00、22:00-23:00是学生进出宿舍楼、公区洗漱等行为的集中时段,属高风险环境场所。学生进入寝室后,活动相对稳定,仅在寝室单元内进行学习、休息、娱乐等行为,传播风险受环境行为影响较高。
4.3 食堂空间
①行为场所的特征:大学食堂一般包括用餐区、侯餐区、操作区、办公区、运输区、交通区等场所空间。其中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是用餐区、侯餐区和交通区,不同功能区域各具场所特征。用餐区呈阵列式分布,属静态空间,人员停留时间较长。侯餐区在用餐高峰与普通时段聚集状态有所不同,呈线状或点状空间形态特征。交通区是人流路线的动态空间场所,人流更迭较快,空间形态以线状为主要特征。
②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疫情对大学生在食堂用餐时的行为认知产生了一定影响。打包带走反映了学生产生的场所畏惧感,而堂食行为则诱发学生产生了饭前洗手、保持间距、避免交流等针对疫情的自控行为,学生对健康安全的需求度大于了以往对菜品的需求度,用餐行为与心理受到明显影响。
4.4 总结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首先,从类型的角度阐释宏观规律,缺乏具体案例的微观分析。其次,因疫情影响,研究数据以网络问卷的方式采集,样本数量不够充分,且对疫情的认知发展变化较快,数据也因此存在一定的时效性。然而,从空间环境与行为模式入手进行新冠疫情防控的调查研究尚不多见,是立足于我国目前采用以公共控制为主要防控手段的理论基础研究探索。在后续的研究中,应加强样本的动态采集和数量,并据此从环境干预的角度做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