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走廊防护绿地景观重塑
——以高压走廊朱岗段绿地为例
2021-11-12合肥市包河区绿化管理处安徽合肥230001
杨 勇 (合肥市包河区绿化管理处,安徽 合肥 230001)
随着城市建成区的不断扩展,原有坐落于城郊的城市防护绿地周边人口数量、建筑物密度及交通通达度等均发生较大变化,其绿地的防护功能将相应转变,其最主要的是转变为公园绿地,从而弥补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盲区范围,更好地服务于周边居民。
1 项目背景及概述
1.1 高压走廊防护绿地整体布局
包河区高压走廊防护绿地始建于2006年,景观带位于南二环沿线,集生态防护、苗木生产等功能于一体,总绿地面积约44万m,西起金寨路,东至东二环路,全长约5.5km,宽50~200m不等,东西走向,其间有宿松路、桐城南路、徽州大道、宁国南路和马鞍山路由西至东分别横向穿过,将景观带自然分割成六段。沿线涉及仰光、凌大塘、王卫、朱岗社区和贾大郢村。
1.2 绿地整体提升情况
2018年以来,随着包河区结合“老城复兴”项目的推进,逐步完成了高压走廊防护绿地的马鞍山路至金寨路段全线提质升级改造工作,项目通过原有内部苗木调整、丰富,以及高压线两侧20m范围以外新建公厕、广场、停车场、健身场所等配套设施,建成了金寨路至桐城南路段的常青公园、桐城南路至徽州大道段的科大花园游园,以及徽州大道至马鞍山路段的罍街公园。开放后,得到了市民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上述地段取得较好建设成效的同时,市民对高压走廊绿地仍保持现状绿地环境的马鞍山路以东的朱岗段防护绿地(马鞍山路-东二环)品质提升的诉求愈发迫切。
2 绿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植物栽植过密,通透性差
高压走廊朱岗段防护绿地为狭长楔形地块,东宽西窄,绿地总面积约8万m。较窄区域绿地面积约2.5万m,地形平缓,大部分绿地位于高压线下方,在2006年建成时即建成了两处各约1000m的铺装广场和宽约2m的一条水泥游步道,游步道两侧片植红叶李、花石榴、木槿、紫薇、桂花、海棠以及乌桕、单干女贞等乔灌木,地被植物以狗牙根、白三叶等为主,目前植物整体生长较为旺盛,游客视线空间受限,通透性差,特别是夜间入园安全感差。
2.2 游人无法进入,绿地脏乱
较宽区域绿地面积约5.5万m,线下、线外绿地约各占一半,内部无园路、步道,片植香樟、雪松、红叶李、花石榴、乌桕等乔灌木,该区域地形起伏较大,总体来看,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于东,自西向东缓斜汇成一处约0.27hm(4亩)水塘,高压线塔主要分布在绿地北侧。该区域多年来周边居民通过填塘种菜、乱搭建,并逐步向外围蚕食绿地,屡禁不止,环境脏、乱、差、臭,周边居民意见较大、投诉较多。
2.3 线下乔木高大,树线矛盾
栽植初期,施工单位未能完全考虑到香樟、乌桕、雪松等乔木多年生长后,与高压线架空电力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矛盾,现在部分架空电力下乔木高度已超出6m安全距离,供电部门每年均安排人员对上述乔木进行非专业性重短截修剪,绿化景观破坏严重。
3 高压走廊朱岗段防护绿地景观重塑必要性
3.1 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的需求
高压走廊朱岗段防护绿地位于包河区望湖街道朱岗社区范围内,周边有珠光南苑(东区、西区)、丽阳兰庭、和地蓝湾、金悦领地花园、和昌都汇华府、地矿家园、神皖能源公司、市交警支队等40余个小区、单位,其中小区住户近9000余户2.5万人口居民。该区域周边目前除高压走廊朱岗段防护绿地外,无其他公园、游园绿地。该绿地的景观重塑,形成良好的绿化空间环境,完善的运动休闲场所,对于周边居民运动、健康、休闲需求无疑是最大的补缺。
3.2 优化高压走廊整体景观品质的需求
近年来,包河区根据高压走廊绿地金寨路至马鞍山路段不同周边实际,将原有高压走廊的44万m防护绿地,转型打造出了符合不同区域环境需求的公园、游园,提升了市民进入公共绿地的可达性,基本消除了沿线南二环与南一环之间公园游园服务半径覆盖盲区。仅存尚未提升的马鞍山路以东的朱岗段防护绿地,在整个高压走廊沿线属于居住小区、单位最为集中,密集区域,“苗圃地”式的防护绿地模式与提升后的高压走廊整体景观和市民需求严重不匹配。
3.3 消除树线安全矛盾的需求
朱岗段防护绿地范围内有两条110kV的高压线和一条220kV的高压线穿过场地。参照相关规范及供电保护部门要求,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在最大弧垂或最大风偏后与树木之间必须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离,根据绿地现场情况(部分区域为堆土绿化区),部分香樟、构树、乌桕、雪松、枫杨等乔木因栽植过密,向上竞争激烈,经多年生长,均已超出树线矛盾安全距离。
4 景观重塑原则
4.1 以人为本
公共绿地在城市基础设施中,除了降噪滤尘、防风保水等综合作用外,还有为老百姓提供良好的休闲、游憩、锻炼、交流等空间环境。高压走廊朱岗段绿地周边主要分布为住宅小区,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社区公园定位,注重老人、儿童等占比较大使用群体的实际需求,必要时可通过社居委及现场随机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公众意见,避免设计与实际使用脱节。前期,我们在该绿地管理过程中,就有部分市民提出:周边如厕难,夜间绿地内没有照明不敢进入,广场过小,园路是“断头路”不能闭合循环,健身器材、垃圾桶、座椅等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对这些问题,在设计中予以充分考虑解决,是符合大多数市民利益的。
4.2 因地制宜
近期,结合铲菜专项行动,对绿地内所有菜地、乱搭建及各类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同时对内部循环路进行初步沟通和植物定型修剪、绿地清掏,朱岗段绿地空间初步呈现。较窄区域地势平坦,较宽区域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于东,自西向东缓斜汇成一处约0.27hm(4亩)水塘。结合海绵城市及节约型园林理念,根据不同地段现有地形地貌和植物布局,随坡就势,保留现状为主、改造新建为辅,尽量减少客土、弃土和内部土方倒运,挖填土方量保持内部平衡。对现有林下植被黄土裸露及水塘水体进行生态修复,采取生态排水沟的方式替代混泥土雨水沟、护坡,构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绿地。
4.3 统分结合
高压走廊防护绿地改造成公园绿地,存在着一定的空间使用受限,特别是高压线下和防护区域范围内,从供电安全和游人入园安全角度出发,必须对部分区域植物进行调整和活动项目限制,不宜新植乔木及新建广场、配套基础设施。为保证改造后的朱岗绿地内部具备足够的开敞空间,按照“联通、串接、移植、保留”的手法,在高压线下和防护区域范围内修建一条宽度3m左右的沥青一级园路,作为快速通道联通园区循环路并形成景观轴线,自然布局二级园路串接各入口广场、景观塘及各活动区。将公厕、休闲广场、景亭、健身广场等活动项目区域配套至防护范围外。对高压线下部分高大乔木进行内部移植调整至外围,保留高压线外围部分区域内的桑树、构树、枫杨等乡土树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4.4 远近结合
朱岗绿地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最高点主要位于绿地中段东南角的高压线防护范围外,该区域可新建一处3000m左右软硬相间的树阵式台地式广场,广场近距离外围营造部分多面花境和林间野花组合,即可以作为市民休闲锻炼场所,也可以临高远眺,从不同角度鸟瞰朱岗绿地景观及周边环境,近可观景,远可引发游人主动探索。
5 结语
本文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分结合、远近结合等四个方面提出高压走廊朱岗段防护绿地景观重塑探索,以期为该绿地景观重塑提供一些建议。总之,通过对高压走廊朱岗段防护绿地进行景观重塑,打通我区高压走廊绿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对于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