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何严禁西方女性来华
2021-11-12李占才
□ 李占才
乾隆初年,来广州、福建、浙江、江苏四处口岸经商的西方国家,已有十几个之多。这些西方商人需要长时间在中国照看生意,他们来时常常带着家眷。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刚刚经过工业革命洗礼,思想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此时到中国来的这些金发碧眼的西方女性,个个天足,穿着暴露,谈笑自如,举止随便,还处处受到男人的尊重。这对封闭保守、一贯轻视女性的广州官民是个极大的扰动。每当“招摇”的外国女人随着人流下船或逛街时,会引来好奇的中国男人蜂拥围观,还引起裹着小脚的中国女人的惊讶与掩目。英国人亨特在《番鬼在广州》一书中就提到广州百姓见到西方女性时的表现:“到九点半钟,我们陪妇女们到外面街上去参观街道。这时商店都已关门休息了,但是几个过路的中国人见了她们,忽喊起来:‘番鬼婆!’于是每一家的大门立时打开,有灯笼照出来,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我们已经完全被包围,于是不得不赶紧退却。”
这些西方女人们吓坏了死抱“男女大防”封建礼教的地方官员,他们认为这些行为“放荡”的西方女人,对本朝国体和本地风化的冲击不可估量。广州的官员认为,如果不允许西方商人们带女眷,这些商人在中国就会不安心,会很快离开中国,也会减少中国的白银外流,对中国固有的封建伦理秩序也就不会造成影响。
l745年(乾隆十年),实在不能忍受的广州地方官员,连续写奏折上报清廷,力陈利害。在乾隆的默许下,各地相继有了不成文规定,对西方女眷(当时称“番妇”)来本地居住进行干预和制止,并逐渐形成地方定例。
在西方商人不断抗议的同时,有人决心碰碰这一高压线。当时有位叫洛连的荷兰大商人,妻子名詹妮,生有一对漂亮可爱的双胞胎女儿。与妻女长期分离的苦恼,促使洛连决定带她们一同前往中国。当然,他对中国各地不许外国女人上岸居住的定例是知道的,所以他的决定是对广州地方政府的一次公开挑战。
1751年7 月8 目,他们乘坐的“海马号”抵达虎门与黄埔之间的狮子洋。情报早已传到广州地方政府,因为有三个女眷,广州方面得报立即紧张起来。广州关长李永标、行首(商会会长)严济舟和担保商人潘振承,与荷兰商馆秘书约翰紧急磋商阻止方案。同时调动吏胥、关丁、绿勇近百人在黄埔港严阵以待。洛连和家眷请潘振承帮忙通融。潘振承答应赶紧去给政府汇报。
入夜,天下起大雨。洛连并未等请示结果,就强行带着妻子女儿冒雨登岸了,将妻女安排在外商聚居的十三行中的瑞丰行。洛连带妻女来到广州的消息很快传开,在广州和其他国家的商人中引起轰动。但由于有关长李永标、行首严济舟、保商潘振录等人的从中斡旋,广州当局低调处理了这起纠纷。地方官员们表态说:“为表示圣朝怀柔之至意,敕令荷兰人将家眷带到澳门居住。”澳门当时属于中葡共管之地,清政府将此地视为特区,这样做也是广州地方政府对僵局的一种不得已的自我变通。
此事传到北京,清政府对广州地方当局的处理结果采取了赞成的态度。乾隆同时强调:“嗣后有夷船到澳,先令委员查明有无妇女在船,有则立将妇女先行就澳寓居,方准船只入口。”从乾隆发话后,口子也收得更紧了。另外,对广州十三行内的西方雇员们的女眷也一律进行了清理,统统赶往澳门。不仅如此,外国人连雇佣中国女佣人都不行,以防止中国人与西方人增加接触机会。
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不敢再坚持这一执行了近百年的荒唐禁令了。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中国)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从此,西方各国在华的官员及商人,他们的妻女和女佣人,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的五个沿海城市居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