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能世界理论视域下的虚构人物类型

2021-11-12

文艺理论研究 2021年3期

邱 蓓

如果把虚构叙述作品看作一个可能世界,人物则是这个世界中的栖居者。在由叙述文本创造的世界中,人物是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的元素。正如多勒泽尔所言:“艺术作品中吸引我们、引起我们爱恨情绪的是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具体虚构人物,这些人物由特殊的关系联系在一起。”(Doležel, “Mimesis” 478)虚构世界中的人物形形色色,对文本意义的建构起到重要作用,多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进行分类并展开研究。有些学者从人物特征这个角度对人物进行分类,如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以“优劣”为标准把人物分为“比我们好”“不如我们”和“跟我们一样”三类(6);英国小说家爱·摩·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按照人物性格的塑造把人物分为“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两种类型(35)。有些学者按照人物在作品中的属性特征进行划分,如把人物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或者把人物分为“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和“中间人物”等(乐黛云 61—67)。叙述学家们则偏向于从人物的功能这一角度对人物进行分类,格雷马斯(Algirdas Greimas)以普罗普民间故事的三十一种功能为基础,按照人物的行动模式把人物分为主体/客体、送信者/受信者、助手/敌手这三组功能体(257—263);詹姆斯·费伦(James Phelan)从修辞角度把人物分为“发展的”人物和“编年的”人物两类(169—171);申丹提出“功能性”和“心理性”人物观,并进一步将人物划分为“审美性人物”和“功能性人物”两大类(51—6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前人对人物的分类基本上都是采用一种共时研究的方法,在文本内部按照人物特性或功能进行划分。这种划分方法有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启发性,但是可能不够全面及精准。一方面,人物具有复杂性和渐变性特征,不是恒定不变的;另一方面,各种人物类型之间的界限通常不是理想中的那样鲜明和严格,有的人物具备两种或者更多功能,如果简单地对号入座,就很容易将人物模式化。

可能世界理论为虚构人物的类型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角。可能世界文艺理论家尤里·玛戈林(Uri Margolin)提出,虽然虚构人物在真实世界中没有指称物,但虚构人物与真实生活中的人一样,是具有内心状态、意识、内在性质和人格的人。大卫·刘易斯(David Lewis)和托马斯·帕维尔(Thomas Pavel)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虚构人物的存在问题,论证了虚构人物是真实存在于虚构叙述世界中、具有本体论地位的虚构实体。虚构人物本体论地位的确立为我们从可能世界理论视角研究人物类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卢博米尔·多勒泽尔(Lubomir Doležel)按照虚构世界中的人数把虚构世界划分为单一人物世界和多重人物世界;玛丽-劳尔·瑞恩(Marie-Laure Ryan)根据虚构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远近关系罗列了可通达性的九种特征。但是目前还没有人从可能世界模态逻辑的角度探讨人物类型。本文试图打破单一文本的限制,采用历时研究的方法,运用可能世界理论模态逻辑算子划分人物类型,以此建构可能世界人物理论,为叙述文学作品的人物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有效的工具。

可能世界理论认为,世界的存在方式不是唯一的,世界能够以不同于实际存在的其他多种方式存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只是众多可能世界中的一个,是被实现了的可能世界。逻辑语义学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可能世界语义学,用来研究必然性和可能性等模态逻辑问题。根据可能世界理论,真势模态是关于必然性和可能性的逻辑,由必然性、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这三种模态逻辑类型构成。由于虚构人物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们也有不同的存在模式——可以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可以是接近现实的,可以是虚构的、纯粹主观想象的,也可以是反事实的,甚至可以不遵守自然法则和逻辑规律。本文借助可能世界理论中的必然性、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这三种模态算子对人物类型进行划分: 真实世界中的人物具有必然性,虚构世界中的人物具有可能性或不可能性。以真实世界为参照物,虚构世界的人物与真实世界中的人物可通达关系的数量越多,两者距离越近,虚构人物就越贴近真实。如果虚构世界中的个体成员与真实世界中的人物物种相同,具有同样的属性,遵守同样的法则,不需要通过时空穿梭就可以达到,这个虚构人物在真实世界中就是可能的,我们把他们归类于仿真的虚构人物(plausible characters);如果虚构世界中的人物具有与真实世界中的人不同的种类或者属性,不遵守自然法则或逻辑原则,我们则称之为非常理的虚构人物(implausible characters),这种人物可以被进一步分为物理不可能人物(physically impossible characters)和逻辑不可能人物(logically impossible characters)。这种人物理论的建构以哲学为基础,几乎能够囊括所有的虚构人物形态,具有较强的精准性和完整性。

一、 可能性: 仿真的虚构人物

可能世界理论认为,可能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可能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能世界中的人物也是真实世界中人物的可能状态。在文本构成的虚构叙述世界中,有一种人物在属性和行动能力等方面与真实世界中的人物相似,我们把这种虚构人物命名为仿真的虚构人物(plausible characters)。仿真的虚构人物以真实世界中真人的模样为原型,通过模仿真人来塑造虚构人物,是真实人物属性的虚构投射,折射和反映真实世界中的人。

作为真实世界中人的可能对应物,仿真的虚构人物体现着模态逻辑中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表现为虚构世界中的人物与真实世界中的人之间较高程度的可通达性。克里普克(Saul Kripke)把宇宙比作一种语义模型,提出一种有序的三角结构(G, K, R)——其中K代表全部可能世界的集合,G代表构成K中的对象之一的真实世界,R代表组成K中各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即可通达关系(Kripke 41)。如果一个世界能够在不改变自身属性的前提下,从一个系统中心跨越到另一个系统中心,这两个世界就具有可通达关系(accessibility relation)。可能世界理论家玛丽-劳尔·瑞恩在《可能世界、人工智能与叙述理论》一书中详细归纳了虚构世界与真实世界可通达的九种特性: A.属性同一性(简称为A/属性);B.存在物同一性(B/相同存品);C.存在物兼容性(C/扩充存品);D.编年兼容性(D/编年);E.物理兼容性(E/自然规律);F.分类兼容性(F/分类);G.逻辑兼容性(G/逻辑);H.分析兼容性(H/分析);I.语言兼容性(I/语言)(Ryan,

Possible

Worlds

32-33)。仿真的虚构人物所处的虚构世界是一个非常接近真实世界的可能世界,这个虚构世界中的存在物与真实世界相同,在时间和空间运行规律方面无异于真实世界,虚构世界中的人物遵循真实世界的自然规则和逻辑法则,有着与真实世界人物几乎相同的特性。

仿真的虚构人物常常栖居在现实主义作品和现代主义作品中。现实主义作品着力于表现真实,人物的塑造时常以现实为基础,不仅在外貌、语言、思想、行为等方面与真实世界的人物雷同,其生活的环境与经历的事件也不超出真实世界可能的范畴。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现实主义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大多形象逼真,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典型性、代表性和可信性等属性,能够真实地再现某个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典型特性。因此可以说,现实主义作品中的人物是高度模仿现实的仿真虚构人物。同样,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以常人形态出现的虚构人物所构成的可能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距离也不遥远,这些虚构人物也具有真实人物的属性,不仅外表、语言、行为等方面与真实世界的人物相似,还跟真实世界的人一样具有内在精神世界。在这类作品中,虚构人物就像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的真实世界人物一样,有欢乐与悲伤、幸福与痛苦、希望与失望、矛盾与踌躇等心理状态。人物的形象、性格及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通过其所思所想、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和内心情感来彰显,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反映生活,细腻、生动地展示人物的心路历程,揭示人在现代环境中面临的精神危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疏离、异化等。毋庸置疑,仿真的虚构人物模仿了真实世界中人物的特征,是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表征物,他们的经历与其身份性格及所处环境相符。从真实世界的视角看,他们是真实可信、合乎情理、可能的人物。

仿真的虚构人物在真实世界的自然法则和逻辑规则范围内,不会逾越真实世界的可能限度。这就是说,凡是真实世界不存在的事物在仿真的虚构人物所处的世界中也不会存在;在真实世界人物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在仿真的虚构人物身上也不会发生。作者在塑造仿真的虚构人物时不会凭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发挥,而是根据现实可能性和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行创造。这是仿真的虚构小说人物所具有的显著特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仿真的虚构人物仅仅是对真实人物的简单复制。仿真的虚构人物是作者在尊重事物本质和属性基础上的自由创作。作者在创作中既可以对事物本来或应有的形态进行忠实模仿,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方式对事物进行美化或丑化。正如金斯利·艾米思(Kinsley Amis)所说的:“小说家把真实人物作为摹仿对象,就像乔治·艾略特在塑造卡索邦先生时以马克·帕蒂森为模型;而后,这个人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卡索邦先生,是因为他做了马克·帕蒂森没有做过的事情。”(Amis 847)由此可见,仿真的虚构人物以真实世界中的人物为基础,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真实人物,作者具有用自己理想化的方式表现世界的自由。

二、 不可能性: 物理不可能人物

除了仿真虚构人物,在虚构叙述世界中还有一类人物,他们与真实世界中的人物不同,既不遵守真实世界中的自然法则,也不遵循我们人类社会普遍接受的逻辑规则。从真实世界的角度来看,这些虚构人物是非常理、不可能的。我们把这种人物命名为非常理人物(implausible characters)。非常理的虚构人物模仿真实人物的程度低,较多地体现非人类性,主要出现在以奇幻性、怪诞性或神异性为特征的虚构作品中。这类虚构人物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违背真实世界自然法则的物理不可能的非常理人物(简称物理不可能人物),另一种是违背逻辑规律的逻辑不可能的非常理人物(简称逻辑不可能人物)。

物理不可能是指根据物理法则,无法在我们的真实世界中实际存在或发生的事情。物理不可能是相对于真实世界而言的,物理不可能的人物是在真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人物,多出现在史诗、浪漫传奇、哥特式小说中,代表一种超越自然世界的神圣力量;也常常通过梦境、幻想、疯癫等形式呈现在后现代小说和科幻小说中,表现人类对世界多种可能性的思考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物理不可能的人物包括这样几类: 第一,具备特异功能或者被准许进入冥界或神界的人,他们是自然世界中被选中从而获得超能力的人;第二,处在自然世界与非自然世界交叉地带的杂交、变形人,或者本身没有生命、被赋予生命的物体或人物;第三,神灵妖魔鬼怪等物理不可能实体,他们存在于超自然界中,具有自然世界中的正常人所没有的属性和能力。我们可以把这三种物理不可能人物命名为跨界人物、异形人物和灵异人物。

第一种物理不可能人物——跨界人物往往出现在奇幻虚构作品中。针对人物跨界现象,多勒泽尔对神话世界作了分析,他提出神话世界的结构是二元的,分为自然界和超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居住的世界,这个世界有其自身的物理法则,栖居于此的人类都必须遵守;超自然界是物理不可能的实体,是神灵、妖魔鬼怪所在的地方,他们具有自然世界中的正常人不具备的属性和行动能力。超自然界与自然界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此外,两界还有着明确的权力关系,两界的权力关系和可通达关系不对称。自然界受超自然界中的神灵的控制,人的命运由神灵掌管,不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人类整体都无法改变。神灵可以下凡进入自然界,而栖居于自然界的人却不能进入超自然界。人对超自然界不了解,人类对超自然界的了解只能通过所谓的“通灵人物”——被神灵选中,获得进入超自然界资格的人的一面之词来获得。

虚构人物是否被认定为以跨界为特征的物理不可能人物,与社会背景及人的认知程度密切相关。《神曲》里的叙述者阿利盖利·但丁是一个经典例子。诗人但丁采用中世纪幻游文学形式,记述自己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灵魂的引领下穿越地狱、炼狱,继而跟随但丁暗恋的情人贝阿特丽切的灵魂游历天堂并看到上帝的故事。为了增强故事的可信性,作者沿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通过把凄幽阴森的冥界、恬淡宁静的炼狱与灿烂辉煌的天堂作对照,对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同时肯定了另一种理想生活状态存在的可能性。在现代人看来,《神曲》中的叙述者兼主人公但丁的经历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因为真实世界中没有地狱、炼狱和天堂这三界,主人公但丁是个物理不可能人物。然而,对于但丁同时代的读者来说,主人公并不是物理不可能人物。这是因为在科技发展水平和人们认知能力有限的中世纪,人们的思想受黑暗教会束缚,时常会把虚构的事物和真实的事物混淆在一起,相信超自然生灵是客观真实存在的。正如塞恩斯伯里(R.M. Sainsbury)所说:“神话在产生的时候并不是神话故事,而是在一开始被当作事实而提出和接受[……]讲述神话是为了维护或巩固信念。”(25)

第二种物理不可能人物是异形人物。这种人物主要表现为杂糅性和变态性,他们大多在外形上具备不同物种杂合的属性,如既有人类或一种动物的体态特征,也有另一种动物的特征;或者外形从一种样态变为另一种样态,如由人变为非人(动物)或者由非人变成人。卡夫卡著名的小说《变形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是异形人物(变形人物)的范例。格里高尔原本是自然世界中的普通人,从事公司旅游推销员的工作。物理不可能的事件毫无缘由地发生在他身上,把他从一个正常人变成了一个具有人和动物混合特征的杂合体——他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但依然具有人类思维意识,也能听懂人类语言。他成为甲虫后丧失了工作能力,无力供养家人,导致家人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爱他的父母和妹妹便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对他的嫌弃和厌恶。最后,萨姆沙怀着对家人的内疚,在孤独和饥饿中痛苦地死去。异形人物经常出现在现代主义小说中,通过现实生活里物理不可能人物来表达真实世界中人的扭曲、异化和隔离。

第三种物理不可能人物是灵异人物,一般是鬼神或者有超能力的虚构人物。最有代表性的灵异人物莫过于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中的宠儿。为了让女儿逃脱终生为黑奴的悲惨命运,宠儿的母亲塞丝用锯子锯断两岁女儿的脖子,亲手将她杀死。十八年后,黑人奴隶制废除,当年被杀害的女儿还魂人间,日夜上演恶作剧向母亲讨债:“镜子一照就碎,蛋糕上出现了两个小手印[……]。一锅鹰嘴豆堆在地板上冒着热气;苏打饼干被碾成碎末,沿门槛撒成一道线。”(Morrison 298)宠儿的鬼魂被保罗·D强行驱赶出家门后,附身在他人躯体上,又回到家里,继续向母亲追讨被切断的母爱。灵异人物是对现实的反模仿。虽然鬼魂、具有超能力的人在各种文化形态中都有表现,但现代物理早已彻底否定了它们的实存性。它们仅仅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中,在我们现实的物质世界中没有实体存在,是物理不可能的事物。但在虚构叙述世界中,鬼魂却能成为故事的核心,既关照历史又折射现实,起着勾连历史与现实、表征创伤与记忆的作用。

物理不可能的虚构人物违反了真实世界的物理法则,但从严格意义上讲,物理不可能在逻辑上是可能的。正如多勒泽尔所说:“可能世界不仅仅是指物理上可能的世界,无数物理上不可能的世界也被归纳在可能世界的范畴内[……]。说得更明确点,我们可以认为物理不可能世界的集合也是所有逻辑可能世界的一个子集。”(Doležel, “Possible Worlds of Fiction” 147)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现在看起来不可能的事物将来都有可能成为现实,变成真实世界的一部分。真正不可能的只有违背矛盾律和排中律的逻辑不可能。

三、 不可能性: 逻辑不可能人物

逻辑上不可能是一种设想的事态或事实,由于违反了逻辑定律,导致命题前后不一致或自相矛盾,故称为逻辑不可能。逻辑基本定律主要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同一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在不同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同一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维、概念和判断的同一性。矛盾律要求前后一致,对同一对象不能作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在肯定它的同时又否定它。也就是说,A必不非A(A一定不是非A),或A不能既是B又不是B,即A和非A必有一假。例如,说“水是物质”的同时又说“水不是物质”,就犯了矛盾律的错误。排中律是指任一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具有某属性或不具有某属性,没有其他可能。排中律认为一个命题是真的或不是真的,即A和非A必有一真,不能认为两个都假。如所有的男人要么是已婚,要么单身,没有其他可能。

按照逻辑法则,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同一个人物的身上只能发生一件事。如果在一个命题中,同时、同地发生在同一人物身上的几个不同事件全部为真,那么逻辑法则就遭到了破坏。这种情况在真实世界中不可能发生,但是可以出现在虚构世界里。以真实世界为参照,我们把出现在小说中的这种人物称为逻辑不可能人物。罗伯特·库弗(Robert Coover)的短篇小说《保姆》中的保姆就是逻辑不可能人物的典型例子。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故事发生的当晚她去主人家替外出参加聚会的夫妻看管三个孩子,小说围绕保姆这个人物讲述了可能发生在她身上的各种故事,描述了各种可能性。库弗故意以一百零八个叙事碎片的形式呈现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包括实际发生的、人物想象的、本来可能会发生实际却没有发生的事情,并把它们混淆在一起,编排成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在同一人物身上的许许多多互相排斥、互相矛盾的“小故事”,建构出多个相悖的可能世界。在第一个可能世界中,保姆拒绝了男朋友杰克去主人家看望陪伴她的请求,专心照顾主人的三个孩子,帮他们洗澡,哄他们入睡;第二个可能世界颠覆了第一个可能世界,在这个可能世界中,保姆同意男友杰克的请求,两人在主人家发生了性关系;在第三个可能世界中,保姆没有同意男朋友来陪伴她的请求,而是与聚会中途悄悄溜回家的男主人塔克发生了关系;在第四个可能世界中,保姆被男友杰克和杰克的朋友迈克强奸,被恰好赶回家的男主人塔克阻止;在第五个可能世界中,保姆遭遇男友杰克和其朋友迈克轮奸时,主人的儿子吉米打电话报警;在第六个可能世界中,男主人塔克对保姆图谋不轨,背着妻子悄悄溜回家,正要对保姆发泄淫欲时,被保姆的男友杰克阻止。小说末尾有两个互相矛盾的结局: 一是夫妻二人参加完聚会回到家,一切安然无恙,三个孩子已经入睡,屋里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另一种结局是妻子一个人回到家,发现家里一片狼藉,她的三个孩子惨遭杀害,丈夫逃跑了,浴缸里有一具尸体。在文本的任何一个关节点上,保姆都面临两种或者多种选择。按照真实世界的逻辑法则,她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而排除其他。而在作品中,保姆同时经历那么多互相矛盾的事件,而且同时有那么多不同的结局,显然她是一个不可能出现在真实世界中的逻辑不可能人物。

逻辑不可能人物是多元异质的后现代主义的表征,是对以维多利亚小说为代表的传统文类的嘲讽和挑战。与传统小说中的人物不同,在逻辑不可能人物身上找不到一个清晰的主导事件,也找不到一条统一连贯的情节线索。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很难区分哪些事情是在故事中真实发生的,哪些是梦境,哪些是愿望,哪些是幻想。从可能世界理论的视角看,事物有多种可能,虚构世界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和想象的事情有同样的本体论地位,与外部现实一样真实。丹尼伯格谈到“多重世界”时也指出,“叙事宇宙中有许许多多的世界”(Dannenberg 128)。也就是说,文本逻辑不具有终极性和同一性,文学叙述作品可以是一个包含多重现实的多元宇宙,人物存在于无数个平行世界中,在每一个世界中都有自己的运行轨迹,在每一个关节点上都有多种选择和多重可能性。作者利用多元宇宙的概念,让多个互相矛盾的事件同时发生于同一个人物身上。这是逻辑不可能人物能够在虚构叙述世界中存在的原因。逻辑不可能人物给读者的启示是,事情的发展方向不是唯一的,任何事物都有多种可能,每种可能性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具有一样的叙述效力和可信性。这样,读者就可以根据作者给定的素材创造自己喜欢的故事,建构多个互不兼容的或然可能世界。

结 语

可能世界理论认为,宇宙系统由真实世界和无数个可能世界构成。距离真实世界越近,可能世界与真实世界的通达性越高,在属性内容上与真实世界越相似;反之亦然。根据必然性、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这三个模态逻辑算子,可将虚构人物分为仿真虚构人物以及由物理不可能人物和逻辑不可能人物构成的非常理人物。仿真虚构人物与真实世界的人物类似,他们栖居于距真实世界近、与真实世界通达性高的虚构世界,具有现实性、客观性、具体性和典型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真实世界中的人,能够真实客观地再现现实、反映社会生活。物理不可能人物是真实世界中不可能出现的超自然存在,这类人物处在一个远离真实世界的虚构世界中,世界的自然法则对他们没有任何约束力,他们被赋予无法用日常规则解释的超自然元素,可以穿越时空、上天入地下海、自由跨越三界,可以在外形上迥异于真实世界中的人物,可以死而复生、穿墙隐身或者具有心灵感应、预知未来、扭转乾坤等超能力。物理不可能人物的作用要么是表征深刻的现实,要么是反思严肃的历史。逻辑不可能人物生活在距离真实世界更远的虚构世界,他们是反传统的文学实验的产物,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件互相矛盾、互相分解、互相颠覆、荒谬无序、毫无逻辑连贯性。然而,他们与真实世界又不是毫无关联的,而是在一层神秘外壳的掩饰下,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发现真实、表现真实,其审美价值和意义必须靠读者自己来思索和挖掘。可见,可能世界人物类型理论把人物放在一个有历史演进过程的文学理论框架中,这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在探寻作者的创作意图、艺术特色及作品的艺术价值的同时发掘文学发展的脉络和阶段特征,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我们从宏观整体上认识文学发展的规律、规则和方向。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逻辑思维工具。人物是虚构叙述世界的栖居者,在研究叙述作品时,有必要对虚构人物进行合理的分类。可能世界理论为研究人物类型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由于真势模态中必然性、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这三个算子既能囊括一切可能的事态又不互相重叠,用这种方法划分人物,可以保证人物类型的客观精准性和系统全面性——这对于任何分类都是至关重要的。

引用作品

[

Works

Cited

]

但丁·阿利吉耶里: 《神曲》。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Alighieri, Dante.

The

Divine

Comedy

.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ress, 1992.]Amis, Kingsley. “Real and Made-Up Peopl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27(1973): 847-848.

亚里士多德: 《诗学》,郝久新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Aristotle.

Poetics

. Trans. Hao Jiuxin.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2009.]Coover, Robert. “The Babysitter.”

Prick

Songs

and

Descants

. New York: Plenum Books. 1969.Dannenberg, Hilary.

Coincidence

and

Counterfactuality

Plotting

Time

and

Space

in

Narrative

Fiction

. Lincoln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2008.Doležel, Lubomír. “Mimesis and Possible Worlds.”

Poetics

Today

9(1988): 475-496.- - -. “Possible Worlds of Fiction and History.”

New

Literary

History

29(1998): 785-809.

爱·摩·福斯特: 《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广州: 花城出版社,1984年。

[Forster, Edward Morgan.

Aspects

of

the

Novel

. Trans. Su Bingwen. Guangzhou: Flower City Press, 1984.]

阿尔吉达斯·格雷马斯: 《结构语义学》,蒋梓骅译。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Greimas, Algirdas.

Semantique

Structurale

. Trans. Jiang Zihua. Tianjin: Baihua Literature and Art Press, 2001.]Kripke, Saul.

Naming

and

Necessity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Lewis, David.

Counterfactuals

. MA: Blackwell, 2001.Morrison, Toni.

Beloved

. New York: Vintage. 2004.Pavel, Thomas. “Ontological Issues in Poetics: Speech Acts and Fictional Worlds.”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40.2(1981): 167-178.Phelan, James. “Narrative Discourse, Literary Character, and Ideology.”

Reading

Narrative

Form

Ethics

Ideology

.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1989.132-146.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 《故事形态学》,贾放译。北京: 中华书局,2006年。

[Propp, Vladimir.

The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 Trans. Jia Fang. Beijing: China Publishing House, 2006.]Ryan, Marie-Laure. “Introduction.”

Narrative

across

Media

The

Language

of

Storytelling

. Norma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4.1-7.- - -.

Possible

Worl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Narrative

Theory

.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1.Sainsbury, R.M.

Fiction

and

Fictionalism

.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申丹: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Shen, Dan.

Narratology

and

the

Stylistics

of

Fiction

.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1998.]

乐黛云: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Yue, Daiyun.

Ten

Lectures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