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李小龙到彭于晏: 华人男星的身体变迁及其文化意指

2021-11-12吴红涛

文艺理论研究 2021年3期

吴红涛

在当代华人男星中,李小龙和彭于晏无疑是其中极具魅力的两位高光代表人物。之所以提及这两位男星,不仅源于他们某种程度上都在银幕上引领了各自时代的“男人美学”,受到无数中国男女的喜爱和热捧;还在于两者身上所具备的诸多相似性,最为突出的即是他们都拥有以“完美肌肉”为典型表征的男性身体。尽管李小龙和彭于晏成名的时代背景截然不同,但他们却在大众心目中唤起了相似的身体感官印象: 一方面,两人都极其喜欢在影视作品、海报宣传和广告图案等媒介中展示自己健硕的身体和肌肉,给观者制造视觉感官上的强烈冲击;另一方面,当人们提及李小龙和彭于晏,想到的亦往往是他们的身体和肌肉,它们被视为理想男性在形象感官上的首要体现。此外,彭于晏还不加掩饰地将李小龙视为偶像,在姜文导演的电影《邪不压正》里,主角彭于晏更是以塑造“民国版的李小龙”为己任,身体刻苦练就的3%体脂无限接近李小龙。百度贴吧、知乎、新浪微博等国内主流社交媒介上,网友们也经常将李小龙和彭于晏的肌肉进行对比,足见两人在大众文化光谱中的共通性。

然而两者在身体上的共通性,并不意味着文化意指上的相等性。我们知道,“明星如同故事中的人物,是民众的代表”(戴尔 31),因而明星身体无疑形设了更为鲜明和突出的社会文化属性。作为两代华人的高光男星,无论是李小龙与彭于晏的身体本身,还是大众对其身体的审美认知和态度,无不映射了中国当代文化风尚的深刻变迁。金耀基强调:“要了解转型社会,我们必须了解转型期社会的人,人是一切的根本。”(金耀基 77)本文以此为基点,尝试通过分析李小龙和彭于晏两位男星及其身体所引发的文化现象,来反观大众身体想象与身体观念的某种演变,透视并梳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指。

一、 身体的政治: 从民族话语到世界符号

时至今日,依然令无数人感到扼腕叹息的,无疑是李小龙在他33岁时便英年早逝。李小龙所生活的这33年(1940—1973年),恰恰是中国社会发生激荡变革的关键节点,也是中国形象急切改变的重要历史阶段。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努力,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一个全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告别了屈辱和被压迫欺凌的不堪岁月;另一方面,晚清以来中国长期遭受他国侵略和剥削的事实,以及封建社会里中国民众尤其是中国男性愚昧软弱的习性,使得中国的海外形象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改变。“东亚病夫”(Sick Man of East Asia)、“黄种人”(Yellow People)、“黄祸”(Yellow Peril)、“傅满洲”(Fu Manchu)等特定语词的出现,形象地宣示了西方社会对于中国形象所持有的巨大曲解与嘲讽。奇迈可(Michael Keevak)认为,诸如“黄祸”之类的称呼,意味着西方人将中国人视为“恐惧的对象”(奇迈可 207),但这种“恐惧”并非来自敬畏或者害怕,更多的是出于反感、厌恶和鄙夷,“西方人的‘黄祸’恐慌,[……]这种恐慌可能根本没有什么现实或可能的威胁,只是它那令人厌恶的、异己的存在,就让西方人感到紧张、痛苦”(周宁 787)。其中,英国推理作家萨克斯·罗默(Sax Rohmer)创作的《傅满洲》系列小说,可谓20世纪中期西方书写中国形象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文本,主人公傅满洲博士被罗默刻画成“瘦高、耸肩”以及“秃头、细长眼,发着绿光”(Rohmer 17)的怪异男士。罗默的《傅满洲》系列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完全呼应了他的英国前辈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olpole)以《象形文字故事》开启的文化潮流——将中国形象限定在“不诚实、不卫生、伪善、装模作样”等诸如此类负面的语态之中(史景迁 6)。

在这种历史语境下,西方开始出现诸如《傅满洲的面具》(

The

Mask

of

Fu

Manchu

)此类描绘“黄祸”人物的影视作品,中国男性的海外形象由此而变得更加丑化。中国民众迫切期待和需要一个文化英雄凭借自己的超凡魅力来改善中国人的传统印象,同时宣告中国作为一个重新崛起的卓越民族所拥有的自信、刚毅与强大。李小龙生逢其时,在彼时所有华人男星中,没有谁比他更适合充当这样的角色——李小龙的成就“被叙述为被压迫者的胜利和反抗种族歧视的斗争”(裴开瑞 95),其名字中的“龙”本身即是一个民族的象征符号,而他的功夫美学和功夫电影,也一改过往封建时代中国男性的羸弱和愚钝,以其勇猛、精进和强悍的男性气场,赢得了全世界影迷的激赏和敬重。诸多李小龙研究著述中,“阳刚之气”与“中国性”成了尤为常见的两个主题(张英进 胡敏娜 201)。

毫无疑问,李小龙的魅力直接源于他的功夫,他的功夫又极度依赖于他超乎寻常且极具辨识度的身体。可以说,在李小龙那里,功夫与身体之间形成了极度完美的契合,两者彼此交融,互为一体。正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李小龙的相关影视作品中,最为经典且最为观众所津津乐道的镜头,即是他一边施展功夫,一边充满自信和挑衅地展示着自己的身体与肌肉,同时爆发出一阵阵充满威慑力的咆哮声。克里斯·巴里(Chris Berry)和玛丽·法夸尔(Mary Farquhar)认为,李小龙的身体意味着一种前所未见的“新武男性”(Neo-wu Masculinity),它是中国传统武道与美国肌肉美学的结合(Maeda 755)。换句话说,李小龙的身体不只是中国功夫哲学的表达媒介,还是挑战美国男性身体威权的有力武器。

电影《猛龙过江》中,李小龙与空手道世界冠军罗礼士(Chuck Norris)的搏击片段,被誉为世界动作电影教科书般的经典镜头;《精武门》中,他饰演的陈真单刀赴会虹口道场,以一己之力击败众多日本武者,一句“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的台词更是成为数代中国人的经典记忆;《死亡游戏》中,他将身高2.23米的美国巨人打手(由篮球明星贾巴尔饰演)击败,一身黄色连体服更是成了李小龙的标志性符号……在李小龙主演的几部电影中,他的身体都被设置成对抗欧美或日本男性的最强武器,尤其是电影主要拍摄地香港,彼时仍然是英属殖民地,这无疑更增添了李小龙身上的民族特质。几乎所有的打斗场景,李小龙都会脱掉上衣,尽情展示他优美与硬朗并兼的身体。面对曾经侵略过中国的列强国家的男人,电影里李小龙扮演的角色毫无畏惧之色,他用他的身体宣示了一个民族久违的自信。而现实中,李小龙的功夫也广为全世界各大武术家和格斗家所敬服,在西方人看来,李小龙的身体绝不是“花拳绣腿”的摆设;相反,它具备极为实用的格斗性,就像一颗随时发射的子弹,能够以某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和力量将对手一举击溃。李小龙的身体超越了“东方性”,让见惯“猛男”和“肌肉男”的欧美人也甘于敬畏与钦佩。有学者指出,“李小龙的身体以及其硬朗的银幕形象”,承载了过往那段“软弱的历史”,在那段历史中,“中国男女常常被设想为被动、顺从的形象”(Stecopoulos and Uebel 324)。在这个意义上,李小龙的身体被赋予了鲜明的民族话语,它代表了中国形象在西方现代文化中的强势崛起,更是中国民众回击西方的新型方式。

彭于晏作为新生代华人男星,与李小龙相比,他所生活的时代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方面,全球化进程不断拓深,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娱乐文化产业日益发达;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根本性提升,在诸多国际事务上具备充分的话语权,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更是宣示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大竞争力与影响力,中国的海外形象因而也早已告别了李小龙时代的那种孱弱之态。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百姓在民族形象上的焦虑感渐渐淡化,他们有充分自信,不再像过往那样极度渴求西方世界的认同,同时也不再对西方持有刻意的反抗乃至对抗情绪。所以我们看到,“后李小龙时代”里,虽相继出现了成龙、李连杰、甄子丹、赵文卓、吴京等颇具影响力的华人动作男星,他们亦在《醉拳》、《精武英雄》、《黄飞鸿》(系列)、《叶问》(系列)、《战狼》(系列)等诸多电影中融入了鲜明和丰富的民族话语,却都未能像李小龙那样引起强烈、持久且普遍的共鸣(黄猷钦 62—63),他们的身体更未被衍化成中国观众心中的民族/家国符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西方文化更是被大量引介到中国内地,以“好莱坞大片”为主导的文化工业,将众多欧美男星频繁带入中国民众的视线之中,布拉德·皮特(Brad Pitt)、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休·杰克曼(Hugh Jackman)、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基努·里维斯(Keanu Reeves)等型男硬汉们成功收获了中国粉丝的欢心,这些男星的共同特点即是同时兼有帅气俊美的外表和高大硬朗的体型,能够给人们制造身体视觉上的愉悦与冲击。中国观众一方面迷恋这些欧美男星,另一方面也从内心希冀中国本土出现类似的男星,尤其是在身体形象上具备“世界性”的男星。

彭于晏满足了中国民众对于欧美型男的所有审美期待。这位视自己为“百分百中国人”(100% Chinese)的华语新星,在进入21世纪后的第二个十年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蹿红于中国的大江南北,不仅陆续主演了姜文、张艺谋、林超贤、许鞍华等多位著名导演拍摄的电影,还在广告、杂志、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诸多大众媒介中频繁露面,成为关注度和曝光度极高的男星。彭于晏的特殊性首先即在于他的“身体”,国内著名网站“豆瓣”曾发起一项名为“让我们讨论一下彭于晏的长相”的话题讨论,多数人都给出了“帅气”“身材好”“肌肉加分”“下巴好看”等这类与“身体”密切相关的答案。彭于晏与李小龙一样,十分热衷于展示自己的肌肉,在《翻滚吧!阿信》《激战》《少年黄飞鸿》《破风》《邪不压正》等影片里,彭于晏的肌肉展示构成了影片表达的主要内容之一。彭于晏的身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东方男性,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他有1.82米的身高(李小龙只有1.73米左右),这个高度和前面所提到的诸多欧美男星不相上下,也是全球范围内公认的男性黄金身高;第二,彭于晏的身体非常健壮,尤其是极具视觉震撼的胸肌、腹肌和肱二头肌,使得彭于晏在与欧美男星相比时完全不落下风;第三,彭于晏的脸型极为俊朗,符合大众审美风尚,能够迅速获得认可。从这个意义上说,彭于晏的身体并非主流的中国式身体,而是一种“世界身体”,在消费主义与娱乐工业日趋发达的“后李小龙时代”,彭于晏无疑更能吸引全球观众的眼球。同时代的鹿晗、吴亦凡、李易峰、易烊千玺、蔡徐坤等超人气男星,其身体表达都无法像彭于晏那样具备世界性。近期在欧美国家开展的一项调查中,彭于晏被外国人选为“最帅的中国男性”,这无疑更加证实了彭于晏身体的世界性。这种“世界性”来自中国,它是中国文化对接世界的有力凭证,也是中国民众接轨世界审美的重要表现。

二、 身体的构形: 从尚武英雄到健身达人

如前文所强调的,李小龙的身体魅力很大程度上源自他的功夫,因而很多人将李小龙的功夫视为“身体展示的艺术”(art of expressing the human body)(Little 24)。众所周知,“功夫”(Kung Fu)又名“中国功夫”(Chinese Kung Fu),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千百年来,中国自古虽崇尚“文王以文治”的“文治”传统,但“武王以武功”同样也是一种广泛实存的文化形态,尤其是中国民间一直普遍留存着“习武练身”的文化风俗。顾颉刚对中国“文武”之道作出如下区分:“惮用文者归儒,好用力者为侠。”(顾颉刚 4)“文儒”与“武侠”因而各成一派,共同形塑着中国古往今来的文化流承。“武侠”在文化上衍生出了大量以“武”为主题的小说、评书和影视作品,对中国百姓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然而正如陈平原指出的,在以《史记》为代表的游侠文本中,所谓的侠士“大都并非武功高强”(陈平原 89),“武侠”在中国更多地体现为文化维度上的“侠义之气”,“武术”也往往被视为布道、健体或生活养生的某种方式。随着晚清时期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肆意侵略,绵软无力的抵抗使得这种不追求实战性的武侠理念开始遭到质疑。面对高大强壮的外国人,如何将“武术”提升为实用格斗的“武功”,无疑成了中国民众的时代之问。冯骥才的小说《神鞭》无疑是其中极具隐喻色彩的文本: 小说主人公“傻二”习有神乎其技的辫子神功,能用自己的辫子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然而“辫子”作为一种施展武功的器具,在西洋人的先进武器面前几乎不堪一击,过于依赖“神鞭”更是无法和对方形成真正近距离的格斗,难以给对方造成致命的打击。

正因此,摆脱器具转而直接利用自我身体进行武打实战,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应和时代诉求的武术理念。“黄飞鸿”“方世玉”“霍元甲”“陈真”“霍东阁”等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令中国民众喜爱的武侠形象,都是擅长近身打斗的代表人物,诸如“佛山无影腿”“迷踪拳”“无影手”等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武功招数,全都摆脱了刀枪剑戟这些器具的辅助。李小龙的横空出世,更是将这种实用性的近身打斗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功夫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智慧,同时还兼备西方现代搏击的实战功能,《李小龙技击法》(

Bruce

Lee

s

Fighting

Method

)一书长期以来畅销于西方多个国家,里面为读者提供了各种实用的搏斗技巧。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李小龙的身体视为一种“功夫身体”(Kung Fu body): 一方面,身体是他施展功夫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身体亦是他习练功夫的必要结果。李小龙身体的每一块肌肉、每一种姿势、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功夫元素以及荷尔蒙式的战斗意志。如李小龙自己所说:“我感觉我身体里有着巨大的创造性的精神力量,它比信仰、野心、自信、决心、想象力都要强大。它是这些东西的总和[……]不管它是不是上帝,我都能感觉到它,它是没有被开发的力量,是充满活力的力量。”(里特 xv-xvi)值得强调的是,李小龙曾获得华盛顿大学的哲学学位,熟读老庄、孔子、柏拉图、斯宾诺莎、克里希那穆提等诸多哲学名家的著作,并将哲学思想积极融入他的功夫路数之中,“截拳道”(Jeet Kune Do)即是他融贯中西哲学而创立的武术技法理念。因此,李小龙的身体绝非笼统意义上的“武夫身体”,而是进阶某种哲学境界的“功夫身体”。为了追求和抵达至高的理想境界,李小龙对身体的训练与要求极为苛刻,他所采用的“皮心实球砸腹”“指头俯卧撑”“电击刺激肌肉”等方法,更是超越常人之想象,非一般人所能忍受。也正因此,李小龙才练就了超凡寻常的身体,他的背阔肌、腹肌、胸肌、臂肌和腿肌,无不令人叹为观止,有人统计出李小龙的身体打破了九项吉尼斯纪录,很多人甚至用“变态”一词来形容李小龙超强的身体素质。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影视作品里,李小龙的身体都能给人们带去巨大的安全感和威慑力,他也总能在极短时间里将对手迅速制服。李小龙为中国普罗大众构建起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身体乌托邦”,虽无法超越,但它代表了人们心中至高的身体境界,令人神往。因而20世纪末叶的中国民间出现了大量崇拜和模仿李小龙的人,他们将李小龙的相关海报张贴在自己的房间里,就像面对心中的图腾一样,顶礼膜拜。受益于这股文化热潮,中国各地兴起了“尚武”之风,各种武馆及武术学校呈遍地开花之势。在当时各大电视台及广播节目中,武术学校的招生广告屡见不鲜,极受世人关注。

从文化的接受和传播上看,李小龙把功夫带至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在李小龙之后,民众对于功夫的期待渐渐淡化,成龙、李连杰、甄子丹、吴京、赵文卓等华人武打男星,都无法在文化维度上重现李小龙时期的辉煌。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加之社会治安及法制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众对于功夫习练的渴求。尤其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网络文化和计算机高新技术日趋发达,使得中国百姓尤其是年轻一代更愿意坐在电脑前从事工作或娱乐,“网吧”“网咖”“电竞馆”等烙印着时代印记的场所成为人们经常光顾的空间。触屏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微机器的出现,更是让人们全身心地沉浸于机器所引领的狂欢嘉年华,难以自拔。“吃多、动少、坐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常态,身体肥胖成了时代的全民难题。与身体肥胖一同到来的,还有身体的普遍无力、疲软与倦怠感。显然,在这种情境下,人们更愿意考虑的是,如何保持身体的健康度以及如何恢复身体的应有活力,而不是奢望更高要求的习武或者实战格斗。“健身房”替代了“武术馆”,“全民健身”替代了“国民尚武”,各种健身APP以及“步数排行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和李小龙的“功夫身体”不同,彭于晏的身体即是一种“健身身体”。彭于晏的体型、体脂以及肌肉,都是通过他本人的健身运动塑造出来的。但和那些专为健身比赛而练就的爆炸肌肉不同,彭于晏的肌肉兼顾了大众审美诉求。在国内著名网站“知乎”上有一个“如何评价彭于晏的肌肉”的话题,前后共吸引了500多人(大部分为健身专业人士)参与讨论,多数人认可彭于晏健身的高水准,称赞其身体是力感和美感的统一,如其中一位总结道:“彭于晏的身材,练出来具有一种很合谐的美感,光看身材不算脸的美。”彭于晏式的健身意味着严格的生活自律,需要坚持规律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同时还强调健康饮食和科学作息。彭于晏也由此被塑造成“自律”的代言人,导演姜文更是用“完美”来形容彭于晏的身体,认为它可媲美古希腊雕塑。打开抖音、快手、微博等诸多APP及网络平台,随处即可看到展现彭于晏身体的热门视频短片,劲爆的背景音乐搭配诸如《自律的人最可怕》《只有自律到极致的人,才配拥有开挂的人生》《自律人生,无需解释》《自律的人生到底有多爽》的渲染文案,让观者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彭于晏也因此成为全民心中的自律英雄与健身达人。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曾经将“魅力”(charisma)定义为“某人个性的某种素质,以使他不同于常人”(Weber 239)。希尔斯(Edward Shils)把韦伯提及的“魅力”区分为以下两种存在形态: 一是“能够被其他人所感知的”,二是“能够同他人的存在和生活秩序中某种关键特点之间存在的关联”(Shils 199-213)。时至今日,李小龙的功夫身体依然魅力四射,它能够被人“感知”,但因为过于极致而无法得以普及;相比之下,彭于晏的身体魅力则在某种意义上和当今时代的民众达成了“关联”,它提供了一种切实的可能性: 假如你能够严格自律,通过健身,即有可能像彭于晏一样拥有完美动人的身材。对于人们来说,李小龙的身体是某种神话,只能用来膜拜;而彭于晏的身体则是某种榜样,可以用来效仿。

三、 身体的景观: 从男性气概到男色气质

李小龙和彭于晏之所以获得两代大众的深度认可,从外在层面上看,当然与他们身体的视觉呈现有着直接关联;但从深层动因上看,如前文所分析的,其实在于他们身体各自映射的“特质”及文化气息,高度切合了民众的审美诉求与心理需要。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到以下这个事实: 两位明星都是男性,他们的身体是严格意义上的男性身体。那么,从李小龙到彭于晏,为大众所迷恋的男性身体在类型上的转变,背后反映了男性文化的何种变迁?

尽管每个时期的“男人美学”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之处,但在视觉维度上,无论古今中外,能够具备普遍代表性的“男性身体”,必然要在生理特征上拥有“男性化”的视觉符号,这种“男性化”即是身体的阳刚之气。男性身体的“阳刚”必定意味着辨识度极高的男性化特征,譬如结实的肌肉、魁梧的身躯、粗壮的手臂、宽广的肩膀等。这种通过视觉即能直接目击的显在身体特性,是一种性别化的身体特性,非但只能为男性(“非女性化”)所持有,而且只为部分男性(“去女性化”)所持有。李小龙和彭于晏的身体无疑都具备了这种特性,他们的身体是高度男性化的身体,彰显了一种“男性特质”(masculinity),即男性才有的特质,它是与女性特质(femininity)相对立的一个概念。

在明星形象的塑造上,李小龙和彭于晏运用了多种媒介展示其身体所形构的“男性特质”,以之唤起大众对于理想男性身体的想象与向往。卢克·特洛克(Luke Turnock)指出,媒介(media)在传播与生产“男性身体形象”(male body image)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Turnock 16)。诸如影视、广告、海报、APP等媒介对明星身体的呈现过程,某种意义上即是将明星身体作为“景观”来供大众观看和消费的过程。这里的“景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人工制品和自然物的景观”(布拉萨 13),而是内含了特定文化意蕴和审美经验的视觉政治,因此它能够透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尚与审美趋向。

李小龙和彭于晏各自所处的时代中,大众对身体景观上“男性特质”的期许当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正如尼古拉斯·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所提到的:“视觉文化并不取决于图像本身,而取决于对图像或是视觉存在的现代偏好。”(米尔佐夫 6)因而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 李小龙和彭于晏作为两代极具代表性的华人男性,对其身体景观的反思,不能只是停留于身体图像本身;还要透过其身体图像的不同呈现,来反思其视觉“偏好”背后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差异。众所周知,李小龙虽拥有高度阳刚的男性身体,然而他在人们心中所建构起的“美感”与“好感”,并不仅仅源于视觉化的男性身体,更在于其身体所承载和担负的道德责任与人文品格。在李小龙的电影作品中,他所扮演的角色往往都被塑造成正义的化身,抱打不平、锄强扶弱、深明大义、敢于担当。有学者谈道:“就像传统故事中的精武英雄一样,就算得到了身边女性的欢心,李小龙所扮演的人物也不会像文人墨客一样去和这些女人们风花雪月,他总是先顾及自己的社会义务。这些义务包括对于师傅的忠诚、为家人和朋友报仇雪恨、在道德和性方面保持白璧无瑕。”(Louie 147-148)人物身上的这种“义”,更加彰显了李小龙身上的“侠”味,如唐代李德裕在《豪侠论》中所言,“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中国武侠文化的“行侠仗义”在李小龙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而在履行这些“义”时,李小龙的身体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面对恶人时坚决“用身体说话”,成了李小龙身体的一种独特话语。李小龙的身体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性别身体,它是具有公共关怀的道德身体。徐岱指出,真正的侠士“都是些有骨气之人”,他们“并非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有利他主义品质的莽汉匹夫”,而是“一个执著的怀有人人平等思想的个体理想主义者”(徐岱 162—163)。李小龙之所以让人们深爱和持久怀念,正是出于他的身体所内化的正直人格,以及其理想主义情怀背后承载的文化教养与哲学智慧。因此,李小龙非但为中国大众所喜欢,在其他国家也受到了热忱欢迎,外国人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位华裔男星的崇拜,就连一代拳王泰森、NBA球星科比与詹姆斯、娱乐天后麦当娜、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等众多著名人物,无不都是李小龙的忠实粉丝。

显然,我们不能单单用“男性特质”这样性别色彩浓烈的语词来概括李小龙的身体美学。确切地说,李小龙的身体美学传达的是一种“男性气概”(manliness),它不等同于“男性”(maleness),它意味的其实是“一种德性,是勇敢或绅士风范的德性”,因而它“可能也包括若干充满男性气概的女人”(Mansfield xii)。在男性文化研究中,“男性气概”一向被视为亲缘于男性但不限于男性所有的伦理德性,譬如担当、坚毅、勇敢、正直等,有学者将之视为“一种理想的文化或个人特质或价值观”(金梅尔 梅斯纳 39)。尽管“男性气概”并非专门由男性所特有,但男性尤其是魅力男性可以通过其特有的身体及行为呈现,强化男性气概在普罗大众心中的印象,促进男性气概在社会文化上的价值播撒,李小龙显然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对于任何一个时代来说,“男性气概”都是必要且必需的。然而以曼斯菲尔德(Harvey C. Mansfield)、麦克因斯(John J. MacInnes)、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等为代表的学者们悲观地意识到,随着娱乐消费社会的到来以及尼采隐忧的“道德虚无主义”之弥漫,男性气概在全球范围内遭遇着极大困境,其在社会文化链条上正处于不断式微的境地。麦克因斯甚至以“男性的终结”这样偏激的语词来作为其某本著作的标题,提醒世人关注这个问题。津巴多也毫不客气地提醒道,如今在年轻一代的亚文化语境中,青年过度痴迷游戏和色情,使得男性气概的缺失已成为一个难以逆转的事实(津巴多 库隆布 7)。与之相伴而来的,当然不是男性的性别缺失,而是某种正直品格、担当意识和共情能力的缺失。从这个维度上讲,男性气概的天敌其实是利己主义(egocentrism)及自恋主义(narcissism),这两种“主义”的共同特点即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味追逐个人的利益与享乐,忽略他人的存在与得失。

现时代,网络虚拟空间、智能手机以及各种高新机器的大面积流行与普及,极大程度上加剧了人们身上的这种“自我性”,对真实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愈来愈淡漠,取而代之的是“自拍”“自嗨”“自曝”“自演”等此类以“自我”为内核的文化新时尚。有意味的是,这类人也需要偶像,他们对偶像的追捧甚至更加疯狂;然而他们并不在意也不善于发现偶像身后的人格意蕴。正如凯恩伯格所指出的,自恋者“常常都会崇拜某个英雄或者杰出人物”,然而他们更热衷的是“把自己也体验成该杰出人物的一部分”,受崇拜的人物仅仅是“自身的延伸”(拉什 78)。可以看到,当今中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彭于晏身体的迷恋,很大程度上只停留于视觉层面的迷恋,彭于晏的身体景观成为他们自我意识的一种投射,在抖音、微博等公共平台上关于彭于晏短视频的留言及评论中,以下两种占据了绝大多数: 一类是“快来舔屏”“我要流口水”“帅到爆”“帅到想留在此刻”等只强调外观刺激的赞叹;一类是“这是我老公”“抱歉这是我男友”“这是我男人”“这是唯一威胁到我颜值的男人”等将“我”与“彭于晏”强制扯上关系的意淫。毫无疑问,这与之前的李小龙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反差。如果说李小龙的身体意味着一种“男性气概”,那么彭于晏的身体则更多地代表了某种“男色气质”,它就和《芭莎男士》《时尚先生》等这类流行杂志中的男色身体一样,成为众多观者争相浏览和暗自窥探的视觉景观。

结 语

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代的发展,人类持有的身体文化及身体理念也不断得以更新。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中对于男星的身体崇拜所展现出的“从李小龙到彭于晏”之转变,无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我们不能将它的“合理性”无限地等同于“正当性”,未经反思地予以全盘认同;而是应该努力穿越历史与社会的迷思,辩证地看待其所内含的文化意指: 一方面,彭于晏式的“健身身体”,显然要比李小龙式的“功夫身体”更加日常化和普及化,它不仅传递了身体的美感,还能够在大众那里唤起某种切实可行的健身冲动,有利于引导人们推崇和构建“健康身体”的时代风潮。与此同时,彭于晏身体作为男性身体所映射出的世界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男性甚至是亚洲男性在世界范围内的感官形象;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大众对彭于晏身体的崇拜,很多都属于简单的生理性和外观性崇拜,缺失了李小龙身体中所融合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侠义伦理,重“身体美学”而轻“身体伦理”,无疑是其不可回避的问题所在。诚然,人之为人,都拥有一个可见的生理性身体,其首先必须接纳由这种生理性身体所带来的“形色”特征,中国古人言之为“形色,天性也”(金良年 289)。但正如朱熹强调的:“众人有是形,而不能尽其理,故无以践其形;惟圣人有是形,而又能尽其理,然后可以践其形而无歉也。”(朱熹 281)在朱熹看来,有“形”的身体,不能仅仅沉溺在有“色”的情境中,身体承载着“理”,应以“理”来践其“形”。换言之,身体除了“形”与“色”的外在症候,还有“道”与“理”的内在伦理。东汉经学家赵岐认为:“圣人内外分明,然后能以正道履居此美形。”(赵岐 375)对于一个有伦理品格的人来说,光讲究身体的“美形”,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正道”,这也正是前文所分析到的李小龙之功夫身体的重大价值所在。

有鉴于此,我们理应重视大众文化中男星身体崇拜所经历的“从李小龙到彭于晏”之转变现象,在接受彭于晏式的身体美学之外,决不能忽略和忘却李小龙式的身体伦理。此外,还要意识到,“明星”作为社会文化的某种代表性符号,长时间活跃在公共空间的大众视野中,因此他们“从来都不是个人的”(麦克唐纳 7),特别是对于像李小龙和彭于晏这样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明星来说,其身体的社会性无疑更为突出: 其一,他们的身体频繁在各种媒介中展示和宣传,使得其能够在社会上产生相应的视觉反映和文化效应,并为社会引领乃至建构起某种身体观念及风尚;其二,社会也需要借助他们的身体来向大众传递时代所特有的身体文化,进而为社会积极探寻一种理想的身体规范与标杆。明星身份决定了他们的身体不能只是私人身体,而是架构于社会属性之上的公共身体,是“权利”和“义务”的相互融合,既享有大众对其身体进行赞美、崇拜乃至效仿的权利,同时也要自觉履行为大众树立起规范身体、健康身体和德性身体的义务。

必须承认,在当前以娱乐工业为主导的当代明星生产机制中,明星身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并未得到合理有效的平衡。相比于“义务”,诸多明星更看重的是“权利”,追求所谓的“流量”和“吸睛度”是他们的首要目标。为此,明星们想方设法包装和修饰自己的身体,以此来吸引更多粉丝,明星身体因而化身为人们“眼球经济”中形式多样、琳琅满目的“消费品”。受之影响,在中国民众阶层中,近年来疯狂兴起了所谓的“美妆热”,美妆主播成了斗鱼、抖音、快手、虎牙等知名网络直播平台中热度最高的主播,其主要特点便是利用高超的化妆技术改变自我身体的视觉呈现,营造瞬间变美的形象幻觉。当然,身体外形的多元化从来都不是问题所在,真正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和反思的问题是: 身体外形多元化的背后,是否潜藏着身体景观的盲目崇拜以及身体审美的错乱无序?在“伪娘”“小鲜肉”“娘炮”等诸种男性异化形象流行的时代,如何辨识男性以及“人之为人”应有的身体伦理?从这个维度上讲,本文以“身体”为基础视角,通过分析李小龙和彭于晏两代男星的身体变迁,透视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指,以之来反观时代的身体观念,无疑是适时且必要的。

注释

[

Notes

]

① 搜狐网.2018-7-25.2019-7-10.

② 彭于晏出生于中国台湾,在参加台湾某综艺节目,展示自己的漫画时,他为漫画配词“I’m 100% Chinese”。在其他很多场合,彭于晏也多次重申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参见: 百度贴吧.2018-11-20.2019-6-10.

③ 豆瓣网.2018-5-12.2019-6-12.

④ 腾讯网.2019-5-5.2019-6-12.

⑤ 参见李小龙英文原著: Bruce Lee.

Tao

of

Jeet

Kune

Do

. Santa Clara: Ohara Pubns, 1975.中文译本为: 李小龙: 《截拳道之道》,杜子心、罗振光译。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

⑥ 搜狐网.2018-8-27.2019-6-13.

⑦ 网易.2018-7-10.2019-6-13.

⑧ 知乎.2018-4-24.2019-6-14.

⑨ 姜文在某次访谈中,直夸彭于晏的身体堪比古希腊雕塑,这段访谈视频也在抖音等APP上广泛传播。参见: 搜狐网.2018-7-23.2019-6-15.

⑩ 在“抖音”搜索框中输入彭于晏三个字,便可出现大量拥有超高点赞数的短视频。这些短视频的共同特点,即是将《翻滚吧!阿信》《激战》《邪不压正》等电影中彭于晏大量裸露上身的镜头进行剪辑拼贴,配上各种节奏强烈的音乐,充分展现彭于晏极具美感和男性线条的肌肉。

引用作品

[

Works

Cited

]

裴开瑞: 《明星变迁: 李小龙的身体,或者跨区(国)身躯中的华人男性气质》,刘宇清译。《文艺研究》1(2007): 94—104。

[Berry, Chris. “The Changes of a Star: The Body of Li Xiao-long, or, The Chinese Masculinity in the Trans-regional and Transnational Body.” Trans. Liu Yuqing.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1(2007): 94-104.]

史蒂文·布拉萨: 《景观美学》,彭锋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Bourassa, Steven.

The

Aesthetics

of

Landscape

. Trans. Peng Feng.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陈平原: 《千古文人侠客梦》。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

[Chen, Pingyuan.

The

Literati

s

Dream

for

Knights

-

errant

through

Ages

.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2.]

理查德·戴尔: 《明星》,严敏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Dyer, Richard.

Stars

. Trans. Yan Min.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顾颉刚: 《武士与文士之转换》,《责善》7(1940): 2—4。

[Gu, Jiegang. “The Switch between Warrior to Literati.”

Zeshan

7(1940): 2-4.]

黄猷钦: 《龙成于野——1970年代末香港功夫电影中的城乡对立与日常微观》,《艺术学研究》6(2018): 62—63。

[Huang, Youqin. “Dragon Nurtured in the Wild: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Daily Microcosm in Hong Kong Kung Fu Movies in the Late 1970s.”

Arts

Studies

6(2018): 62-63.]

奇迈可: 《成为黄种人: 亚洲种族思维简史》,方笑天译。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

[Keevak, Michael.

Becoming

Yellow

A

Short

History

of

Racial

Thinking

. Trans. Fang Xiaotian. Hangzhou: Zhejia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6.]

迈克尔·金梅尔 迈克尔·梅斯纳主编: 《心理学: 关于男性》,张超等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Kimmel, Michael, and Michael Messner, eds.

Men

s

Lives

. Trans. Zhang Chao, et al.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2.]

金耀基: 《从传统到现代》。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King, Yeo-Chi.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ity

.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1999.]

克里斯托弗·拉什: 《自恋主义文化》,陈红雯,吕明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

[Lasch, Christopher.

The

Culture

of

Narcissism

American

Life

in

an

Age

of

Diminishing

Expectations

. Trans. Chen Hongwen and Lü Ming.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13.]Little, John, ed.

Bruce

Lee

The

Art

of

Expressing

the

Human

Body

. Toyko: Tyttle Publishing, 1998.

约翰·里特: 《武士之心: 李小龙的人生哲学》,胡燕娟译。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

[- - -.

The

Warrior

Within

The

Philosophies

of

Bruce

Lee

. Trans. Hu Yanjuan.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17.]Louie, Kam.

Theorising

Chinese

Masculinity

Society

and

Gender

in

China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Maeda, Daryl. “Nomad of the Transpacific: Bruce Lee as Method.”

American

Quarterly

69(2017): 741-761.Mansfield, Harvey C.

Manliness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保罗·麦克唐纳: 《好莱坞明星制》,王平译。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

[McDonald, Paul.

Hollywood

Stardom

. Trans. Wang Ping. 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5.]

金良年: 《孟子译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Jin, Liangnian. Mencius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95.]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 《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Mirzoeff, Nicholas.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 Trans. Ni Wei. Nanjing: Jiangs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6.]Rohmer, Sax.

The

Insidious

Dr

.

Fu

-

Manchu

. Cairo: Al-Ahram Publishing House, 1961.Shils, Edward. “Charisma, Order and Statu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1965): 199-213.

史景迁: 《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廖世奇,彭小樵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Spence, Jonathan.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Cultural

Utilization

. Trans. Liao Shiqi and Peng Xiaoqiao.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0.]Stecopoulos, Harry, and Michael Uebel, eds.

Race

and

the

Subject

of

Masculinities

.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Turnock, Luke.

Essays

on

Masculinity

Media

the

Body

and

Performance

Enhancing

Drugs

. Boston: MFA Publications, 2018.Weber, Max.

On

Charisma

and

Institution

Building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8.

徐岱: 《侠士道》。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Xu, Dai.

The

Great

Way

of

Knights

-

errant

.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9.]

张英进 胡敏娜主编: 《华语电影明星》,西飏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Zhang, Yingjin, and Hu Minna, eds.

Chinese

Film

Stars

. Trans. Xi Yang.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1.]

赵岐: 《四库家藏 孟子注疏》。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

[Zhao, Qi.

Family

Collection

of

The

Four

Books

and

Exegesis

of

Mencius. Jinan: Shandong Pictorial Publishing House, 2004.]

周宁: 《天朝遥远: 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Zhou, Ning.

The

Heavenly

Dynasty

is

Far

Away

A

Study

of

the

Image

of

China

in

the

West

.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

[Zhu, Xi.

The

Variorum

Edition

of

The

Four

Books

. Hangzhou: Hangzhou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4.]

菲利普·津巴多 尼基塔·库隆布: 《雄性衰落》,徐卓译。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

[Zimbardo, Philip, and Nikita Coulombe.

Man

Disconnected

How

Technology

Has

Sabotaged

What

It

Means

to

Be

Male

. Trans. Xu Zhuo. Beijing: Beijing United Publishing Co., Ltd.,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