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市场加快数字化转型
2021-11-11展颜
展颜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导致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日前,2021服贸会期间,唯一聚焦农产品供应的国际农产品市场可持续发展大会(下称大会)在京举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贸促会原会长姜增伟在大会上表示:“在服贸会期间举办专门针对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农产品市场可持续发展大会,探讨行业可持续发展大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持续发展需要国际合作
农产品流通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关乎基础民生保障,而且在保供稳价、解决卖难、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姜增伟指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农产品市場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同时,要从容主动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农产品流通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资源,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通过进出口贸易调节国内市场和农产品供应链,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促进农产品市场可持续发展。
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亚太地区工作组主席、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指出,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农产品市场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使命,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民生保障作用。未来,农产品市场的公益性作用也将更加凸显、地位更加突出。
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主席史蒂芬·拉亚尼表示,疫情让世界批发市场认识到了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同时也提醒大家更加需要促进食品系统向更有韧性的方向发展,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冲击。
与会嘉宾认为,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农产品消费领域,希望进一步发展双边之间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的交流,中国能够与印尼进一步促进以贸易投资和高科技为基础的农业发展合作。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副部长高天也对两国之间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充满期待。他表示:“相信通过相互理解和经验交流,我们可以培养消费者信心,改进并维持获得高质安全营养产品的途径,共同为行业搭建可持续的未来。”
疫情凸显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性
因疫情原因,农产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让人们认识到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农产品供应的极端重要性。
阿里本地生活客如云“智慧菜场”项目负责人范星阁指出,农产品流通连接着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为构建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助推中国农业和农村事业的发展,更加需要积极探索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的新模式。
北京市商务局一级巡视员王洪存在大会上指出,现阶段,研究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消费者对加工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并由此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包装、物流、可追溯和加工全环节。二是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单价将随产品质量的提高而不断上升,价格将倒逼流通各环节专业性增加。三是供应链的诉求推动设施不断升级,批发市场将逐步转化为以专业配送或订购为交易方式的流通场所。
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玺在大会上表示,尽管电商等模式的出现给农产品批发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仍然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是牵动中国农业发展的“牛鼻子”。他认为,未来必须要重视食品安全、注重品牌发展、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大力发展电商经济、加强物流建设,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方面的工作,使得农产品批发市场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农产品市场推进数字化发展
农产品流通环节关系到整个市场的运作体系,与社会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但是其信息不对称、流通链冗长等问题日益凸显,亟需通过数字化新流通连接节点,赋能产业主体、提升行业效率、重构链路价值。
深圳前海粤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妍从新型结算系统和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两方面对农产品市场未来升级优化方向进行了介绍。她指出,在电子商务、大数据、智慧物流快速发展的今天,农产品的流通要借助新思路、新设备、新技术,整合产、供、销资源,创新流通方式,促进农产品流通快速健康发展。
马增俊建议,实现农产品市场可持续发展,要主动适应发展新形势,加快数字化转型,这是降成本提效率控风险的重要路径,也是必由之路。同时,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服务功能,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与新型农产品零售业态和其他行业领域的跨界合作。还要建立疫情防控应急保障机制,制定应急方案。另外,强化食品安全理念,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和溯源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升农产品品质。
农产品的流通,随着数字化的推进,正在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金技术数据密集型产业。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农产品市场4.4万家,其中农贸市场、菜市场和集贸市场近4万家,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近年来,各级政府将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纳入民生实事重点项目,引导农贸市场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范星阁介绍,针对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客如云推出“3+1”智慧菜场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基建、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以及协助监管部门高效管理,实现农贸市场数智化。数字化基建方面,客如云提供红云2W智能称重收银机、红云AI识别溯源一体秤等智能收银设备,搭配市场信息公示屏、可视化数据大屏、智能安防系统、智能检测仪等,帮助农贸市场实现多场景、数智化运营。
“数字化发展应该说可能是未来5—10年全球最为重要的发展趋势。数字化的推进,对传统的农产品市场来说是巨大的创新动力,从全部商品的覆盖、线上线下的互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互动等方面都在加快推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指出。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高级顾问、原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中心副主任郭力生介绍,下一步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将计划成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冻品、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她呼吁,农产品流通行业应重视标准并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