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林业升级进行时
2021-11-11沈奕隽
沈奕隽
落实“双碳”目标,需要体制机制创新、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展绿色低碳技术,而林业资源及其产业化发展亦为关键。当前,林业增汇减排作用日益彰显,“双碳”目标背景下林业发展稳步增速,此时,为林业碳中和制定相关标准和实施指南,有序发展林业,加快植树造林,加强资源保护,实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和森林生态价值“三增长”意义重大。
何为科学的绿化
陆地生态系统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战略角色。森林则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是全球公认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全球森林资源评估2020》显示,2010-2020年间我国森林年均净增长量达190万公顷,森林面积年均净增长位居全球第一。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全球范围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其报告中指出,全球森林覆盖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30%,预计到2030年,全球碳汇能力将达到27.5亿吨二氧化碳/年。
國家林草局原司长张蕾认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林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从五个方面加大支持,“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加大对国有林区、国有林场、保护区、湿地公园、国家公园、农林牧专业合作社的支持激励政策;使碳交易与林业增汇挂钩;大力发展生态金融、绿色金融;鼓励全民参与林业建设。”这其中,随着碳排放交易相关制度和市场的建立与逐步完善,依托于碳排放权交易的绿色衍生品迎来发展机遇,已有保险企业将森林生态碳汇价值引入保险机制,推出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并落地实现,为在地森林提供碳汇损失风险保障。
不过,如要满足森林碳汇的科学管理并应对“双碳”目标的科学评估,需要摸清我国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自然资源部已启动2021年度全国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以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数据服务,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还需看到,有相当部分的区域尚未将“双碳”思维贯彻到森林资源管理与林业发展全局中,对森林的固碳效率和碳流通等问题认知度不够。有林业专家指出,“当前的天然林保护政策和生态公益林政策需要进行适当调整,推动人工促进森林发展,改变林分结构,特别是关于森林碳、草原碳、湿地碳等方面需要做好发展规划。”
蓄发“绿色动能”
我国森林覆盖率、蓄积量、碳汇能力的持续增长筑牢了生态基底,为未来发展蓄积了足量的“绿色动能”。从20世纪90年代始,我国森林面积及蓄积量持续增长,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增碳汇国,从森林赤字走向森林盈余,不仅成为遏制世界森林面积下降的最大制动器,也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增森林碳汇国。据最新测算,我国森林碳储量达645亿吨,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1亿吨。
对于林业领域如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首先是生态碳汇,通过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增加碳汇增量。第二个方面是发展生物能源,在未来完成非化石能源占比25%左右的目标。第三个木竹材料替代战略,通过木竹材料在建筑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替代,运输和施工环节能减少能耗45%。”广被谈及的林业碳汇交易是指,“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确定减少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经过严格的审核认定后,在指定交易所挂牌出售,由具有减排需求和意愿的主体向项目业主购买,用于冲抵自身碳排放量的一种碳排放权交易形式”,其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被视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开展碳中和产品认证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引导绿色消费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在国内一些较早探索林草碳汇的省份,已实施的林草碳汇造林项目从曾经的单纯造林或再造林项目,逐步引申为包含造林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扶贫等具有多重森林效应的林草碳汇项目。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林草碳汇与其他能源碳汇项目的最大区别和优势是,林草碳汇不仅能带来碳汇效益,还同步发挥造林绿化、生态管护效益,“碳汇项目的外延,已从过去的森林碳汇拓展到生态碳汇、碳普惠。”其从公益性、社会责任性为主向商业性转变,项目实施从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等外部资助为主向工程项目支持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转变,项目类型从造林碳汇项目为主向森林经营性为主的多样性项目转变,效果更加显著,空间更为广阔。
此外,与其他产业相比,涉及原木、锯材、人造板、地板、家具等细分领域的林产工业行业在原材料生长、培育过程中可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碳排放量远低于钢材、水泥等基础材料,且在使用过程中具备贮碳、减碳能力。对此,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已着手系统梳理与林产工业实践相结合的绿色加工、低碳替代、生物质能源发展等可行性技术方案,规划探行林产工业碳中和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