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6.7 如何延缓进展为2型糖尿病
2021-11-11陈卫省
陈卫省
空腹血糖6.7毫摩/升,算不算高?高不高其實要看与谁比,与正常人比,这个数值当然是高的。如果与糖尿病患者比,这个血糖是不高的。其实,空腹血糖6.7毫摩/升是有问题的,在医学上叫空腹血糖调节受损,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糖尿病的前期。这是一种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状态,虽然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程度,但是过几年,可能就是糖尿病了。
医学上,对于血糖是如何规定的?
正常血糖
空腹血糖<6.1毫摩/升,糖负荷2小时后血糖<7.8毫摩/升。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空腹血糖为6.1~7.0毫摩/升,糖负荷2小时后血糖小于7.8毫摩/升。
糖耐量减低
空腹血糖<7.0毫摩/升,糖负荷2小时后血糖为7.8~11.1毫摩/升。
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患者吃得多、喝水多、尿多,体重下降。
随机血糖≥11.1毫摩/升,空腹血糖≥7.0毫摩/升,糖负荷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
如果患者存在“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那么以上三个标准只要符合一条,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则需要改天重复测量1次,才能确诊糖尿病。如果重复测量没有达到糖尿病的标准,则需要定期复查血糖。
空腹血糖
指的是至少空腹8小时以上的血糖。
随机血糖
指的是一天内任意时间的血糖,不管上一次吃东西的时间。
从上面血糖的标准可以看出,空腹血糖6.7毫摩/升可能是空腹血糖调节受损,也可能是糖耐量异常。不管是哪一个,都属于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要怎么办呢?如何延缓进展成为2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意味着成为糖尿病的时间不远了。其实经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明显地延缓患2型糖尿病的时间。
如何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呢?
减肥
如果体重超标,首先要做的就是减肥,减肥后你可能会发现血糖正常了,血压正常了,血脂也正常了。肥胖的危害是很大的,对于糖尿病来说,肥胖会导致胰岛素的抵抗,而胰岛素是调节人体血糖平衡的,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胰岛素不敏感了,血糖自然会升高。
如何知道自己体重是否超标呢?
BMI是体质指数,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比如有一个人,体重70千克,身高1.7米,那么BMI=70÷1.7÷1.7=24.2。
BMI大于24,属于超重;大于28,属于肥胖。
有些人可能整体看起来不胖,而且BMI没有超标,就是肚子看起来比较大。如果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就称为腹型肥胖,也叫中心性肥胖、内脏型肥胖,这种肥胖可能危害更大。
注意饮食
糖尿病前期患者,虽然血糖没有达到糖尿病的程度,但是以糖尿病饮食来要求自己肯定没错。
合理地控制能量的摄入
人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人体后都会变成能量。一方面,通过食物转化成能量;另一方面,平常的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如果吃得多了,能量太多,平时消耗不完,能量过剩,就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人就会发胖。同理,能量摄入过少,人就会变瘦。
所以,要合理地控制能量的摄入。
食物的分配
主食所占能量为50%~60%。成年人每天主食的摄入量为250~400克,肥胖的可以控制在200~250克。
蛋白质占15%~20%,每天每千克理想体重摄入蛋白质在0.8~1.2克。
脂肪占总热量的0%~15%,饱和脂肪酸<10%,胆固醇<300毫克(1个鸡蛋胆固醇在250毫克左右)。
新鲜蔬菜可以多吃一些。另外,糖尿病患者适当地摄入一些水果对控制血糖是有帮助的。每天控制在200克以内,如樱桃、柚子、苹果、柠檬、西瓜、猕猴桃等都是比较合适的水果。
坚持运动
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对于血糖的控制很有帮助,尤其是对肥胖患者。建议做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运动5天,每天运动30分钟左右。
运动时心率控制在一个人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220-年龄。
运动的形式不限,可以骑自行车、游泳、慢跑、打乒乓球等。
定期监测血糖
定期监测血糖,一方面,监测血糖对自己具有督促作用,毕竟每周5天的运动不一定能坚持下来,在饮食方面控制也是很难的。但是,定期监测血糖,看到自己比较高的血糖,可能会有继续坚持的动力。另一方面,血糖一旦没有控制好,可以及时地调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