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怎样防治肌少症
2021-11-11陈金伟
陈金伟
肌少症又称“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衰弱综合征,其特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骨骼肌质量和强度的进行性和全身性丧失。其程度分三级:
1.肌少症前期,仅有肌肉质量减少,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正常。
2.肌少症,肌肉质量减少,伴肌肉力量或肌肉功能下降。
3.重肌少症,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均下降。其发生与先天因素(如遗传)、增龄(如生长激素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如营养不足、酗酒、运动量不足等)、肠道菌群改变(饮食变化)和疾病(如心力衰竭、消化不良等)有关。
临床表现
肌少症可以导致老年人运动功能失调,引起躯体功能障碍和失能,甚至丧失独立生活能力或长期需要照料,造成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下降。
筛查方法
对70岁以上的肌少症高危人群,可采用SARC-F调查问卷筛查。
S(力量):举起或搬运约4.5千克的物件是否存在困难。
0分:没有困难。
1分:稍有困难。
2分:困难较大或不能完成。
A(辅助行走):步行穿过房间是否存在困难,是否需要帮助。
0分,没有困难。
1分,稍有困难。
2分,困难较大,需使用輔助器具或他人帮助。
R(起立):从椅子或床起立是否存在困难,是否需要帮助。
0分:没有困难。
1分:稍有困难。
2分:困难较大,需使用辅助器具或他人帮助。
C(爬楼梯或台阶):爬10层楼梯或台阶是否存在困难。
0分:没有困难。
1分:稍有困难。
2分:困难较大或不能完成。
F(跌倒):过去1年内的跌倒情况。
0分:过去1年内没有跌倒。
1分:过去1年内跌倒1~
3次。
2分:过去1年内跌倒4次以上。
以上5项总分相加,如总分≥4分提示存在肌少症风险,需行以下肌肉力量评估(需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方法如下:
1.握力:用主力(优势)手自然下垂握住握力计,用最大力气握两次,取最大值。正常值范围是男性≥26千克,女性≥18千克。
2.五次起坐测试:测量患者不使用手臂从坐位到站立5次所需的时间,可用来代替腿部肌肉(股四头肌群)的力量。
通过以上检查一般可确诊。如条件允许,可行磁共振、双能X射线吸收仪、生物电阻抗分析等,以及通过步速了解肌肉功能。
预防和治疗
1.预防:主要通过增加营养、加强运动来延缓本症的发生发展。应从青年时开始,最大限度地增加肌肉;中年时保持肌肉;老年时减少肌肉丢失。
2.治疗可参考以下的方法:
锻炼
以抗阻力运动为基础的运动(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等)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如同时补充优质蛋白质(如动物瘦肉等)效果更佳。可每天进行40~60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抗阻力运动20~30分钟,每周3天以上(已确诊者需更大运动量),同时减少静坐、躺卧的时间。
营养
蛋白质:在锻炼的同时补充蛋白质。6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摄入量为1.0~1.2克/千克体重;急性病、慢性病患者增至1.2~1.5克/千克体重,其中优质蛋白质(如牛肉、乳清蛋白等)最好达50%。动物蛋白比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等)作用更强。乳清蛋白富含亮氨酸、谷氨酸,前者促进骨骼肌蛋白合成最强,其代谢产物有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维护细胞膜完整性、提高免疫力和抗炎的作用。应将蛋白质分配到一日三餐中,以获得最大的蛋白质合成率。
在补充蛋白质的基础上,最好同时进食以下食物:
1.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油、海鱼等。
2.维生素D或动物肝脏、蛋黄等。
3.营养补充剂,如蛋白粉等。
4.抗氧化药物和食物,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锌、硒等,深色蔬菜、水果、豆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