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不同剂量吲哚美辛栓纳肛对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的影响及不良反应

2021-11-11刘宇辉余中贵

北方药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美辛吲哚低剂量

刘宇辉,余中贵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惠州 516000)

ERCP是目前临床诊断和治疗胆胰腺系统良恶性疾病的最佳的微创内镜介入技术,虽然相对于开腹手术其创伤性较小,但操作难度较大,仍存在较多并发症,其中3%~10%的患者可发生ERCP术后胰腺炎(PEP),其中10%可发展为重症胰腺炎,甚至导致死亡[1]。术前半小时100mg吲哚美辛直肠给药能有效预防PEP发生,但不良反应较多[2]。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术前低剂量吲哚美辛纳肛对PEP发生率的影响及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且首次接受ERCP术的患者148例,术前评估均为PEP高危风险。男61例,女87例,年龄41~69岁,平均(54.82±7.3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为(21.81±1.71)kg/m2;39例患者行诊断性ERCP,109例患者行治疗性ERCP。所有患者术前均无活动性胰腺炎、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史及禁忌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各74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低剂量组术前半小时内采用吲哚美辛栓(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2020377)50mg纳肛,常规剂量组给予吲哚美辛栓100mg纳肛。其他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PEP和吲哚美辛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PEP诊断标准:①严重的急性上腹部疼痛,向后背部放射;②血淀粉酶高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或以上;③影像学检查符合胰腺炎;满足以上3条中的2条即可诊断为PEP[3]。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PEP发生率比较

低剂量组PEP发生率略高于常规剂量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比较

2.2 不良反应

低剂量组吲哚美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5%,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的13.51%(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ERCP尽管微创,但仍是一种侵入性操作,5%~10%的患者术后可出现并发症,PEP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高危人群的发生率高达30%~40%[3]。吲哚美辛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欧洲胃肠内镜学会推荐的预防PEP相对有效的一类药物,其降低PEP发生的作用机制仍未阐述明确[4],但研究已经证实其预防PEP效果较好且治疗的费用低[1,2,5]。PEP的发生机制仍存在争议,但一致认为与炎症过程中参与众多因素以正反馈方式使炎症级联放大,超过了机体抗炎能力有关[4],吲哚美辛通过抑制磷酸酯酶A2和环氧化酶活性以及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阻断或延缓导致临床PEP的初始级联反应[2,4-5]。

术前半小时100mg吲哚美辛栓纳肛显著降低了高危患者PEP的发生率,但最佳剂量尚不明确[6]。为了减少吲哚美辛相关不良反应,本研究低剂量组术前半小时给予100mg吲哚美辛栓纳肛,PEP发生率为8.11%,略高于常规剂量组的6.76%,但吲哚美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05%,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的13.51%,说明降低吲哚美辛剂量能明显减少相关不良反应,但并不影响其预防PEP的效果。

综上所述,与术前常规剂量吲哚美辛纳肛比较,低剂量(50mg)吲哚美辛并未增加PEP的发生率,但其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显著降低,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美辛吲哚低剂量
吲哚美辛肠溶Eudragit L 100-55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
HPV16E6与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氧代吲哚啉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
吲哚美辛在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