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与心率震荡的作用评价

2021-11-11胡冬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9期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性胺碘酮

胡冬峰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疾病的在致伤和致死率非常高,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患者心前区疼痛、心动过速等,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心力衰竭和休克,还会引起各种并发症,造成患者死亡[1]。室性心动过速多数情况下发生于心脏疾病患者身上,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死亡,增加疾病的死亡几率。所以一旦发病就要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防止疾病的急性发作。一般该疾病的主要治疗原则为:在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时立即采取手段进行控制,减少拖延;要有效的消除疾病发生的原因,利用洋地黄药物进行治疗;有效的寻找疾病的发生原因,纠正疾病发病诱因;最后要有效的防止疾病复发,防止患者猝死。所以为了有效的改善这种疾病,降低疾病的死亡率,需要使用一些较为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促进患者的血液流动,这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而胺碘酮就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为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8 年6 月~2019 年7 月期间收治的室性心动过速与心率震荡患者86 例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6 月~2019 年7 月期间收治的室性心动过速与心率震荡患者86 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均对此研究的目的有所了解;③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有肝肾功能障碍;②患者患有精神疾病;③患者不配合此次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 例。其中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0∶23,年龄41~71 岁,平均年龄(51.3±10.1)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22,年龄40~73 岁,平均年龄(52.5±10.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利多卡因治疗,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第1 次的用药量为1 mg/kg,注射的时间要控制在10 min 之内,间隔一段时间后进行第2 次注射,第2 次注射的剂量和第1 次相同,接着连接静脉给药泵[2],静脉注射给药的速度为2 mg/min 左右,治疗的周期为7 d。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胺碘酮的首次使用量为300 mg,要在10 min 内完成注射,间隔30 min 注射150 mg 胺碘酮,治疗方式为静脉注射,但是用药量不能超过2000 mg/d,治疗周期为7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治疗效果 判定标准:显效:患者各项临床表征消失,且各项指标呈现好转现象,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消失;有效:患者各项临床表征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病情无变化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心率震荡情况 一般采用计算机检测系统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动态进行检测,主要包含TO 绝对值、TS和SDNN 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 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n(%)]

2.2 两组患者的心率震荡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O 绝对值、TS、SDNN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O 绝对值(0.156±0.053)%、TS(10.72±3.64)ms/RR 和SDNN(79.53±1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96±0.052)%、(7.12±2.28)ms/RR、(68.25±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心率震荡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心率震荡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该疾病主要的并发症为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产生该疾病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患者体内分泌的儿茶酚胺较多,导致其酸碱失衡[3,4],引发心律失常;其次是因为患者存在心肌缺氧,所以检查时出现心电方面的变化,造成室性心动过速;接着就是临床因素造成的心力衰竭,使患者原本存在的心肌缺血情况更加严重;最后是患者在疾病中受到了药物的影响,引发心律失常。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心悸、胸闷和胸痛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较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引发患者的死亡,所以对于该疾病的干预还是需要利用药物治疗[5]。因为对于该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好,所以多数情况下还是利用药物治疗。利多卡因作为治疗该疾病的药物,其主要的给药方式是静脉注射,无法进行口服,因此药物发生作用的时间相对较短,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但是其发挥的药效有限,无法降低死亡率,这也充分显示出该药物对于室性心动过速的干预效果不理想[6,7]。而胺碘酮是临床上对疾病干预有明显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该药物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实际上是具有轻度作用的非竞争性的α 和β 受体阻滞剂,对于轻度和中度的心律失常疾病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其主要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生理效果的发挥,有效的延长心肌功能,保证心肌组织的动作和电位符合有效的不应期,其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激动时出现的不良反应,防止患者的心房部位和心肌纤维出现钠离子的回流,降低血液传导的速度,减少窦房结自律性事件的发生。这对于患者心肌部位的动作电位高度浮动没有显著的影响,同时也能良好的抑制心房出现抑制。因为使用后患者的心肌电位不会过度延长,所以只是在心电图中的特定期间出现了T 波的改变。静脉注射具有保护心肌力的作用,虽然药物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需要患者格外的重视。该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效的阻滞钾离子作用通道,减少钾离子的外流,让患者的心肌功能得到恢复,促进疾病的恢复,促进血液的流通,促使室性速度的减缓;保证冠状动脉实现良好的扩张,增大心脏中血液的流动,减小心脏的压力,保护心肌细胞,让心脏的功能更加稳定,防止疾病的复发。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O 绝对值(0.156±0.053)%、TS(10.72±3.64)ms/RR 和SDNN(79.53±1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96±0.052)%、(7.12±2.28)ms/RR、(68.25±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充分说明将胺碘酮运用在室性心动过速与心率震荡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血液流动,这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应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与心率震荡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控制患者病情,增强患者心脏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心动过速室性胺碘酮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左侧旁路并房室结双径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思考心电图之169》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
功能性与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