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中心实习护生关于终末期肺癌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相关KAP的现况调查分析

2021-11-11师娜陈凤侠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终末期肺癌经历

师娜,陈凤侠

(河南省人民医院 肿瘤中心,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由于环境污染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根据《广州市城区居民肺癌死亡率和发病率趋势分析及预测》结果显示,肺癌发病率与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关于终末期肺癌患者的晚期治疗护理计划及临终关怀逐渐受到重视,其对于改善终末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有重要意义[1]。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是一种当患者的意识较清楚且仍具有行为能力时,依照自身的意愿及想法,对自己将来丧失决策及表达能力时,希望获得的医疗照护措施做出事先的安排和申明的预立治护计划,如某位终末期肺癌患者希望在临终时放弃抢救及生命维持的计划,是一种较先进的对于临终期或重症晚期患者生存、治护意愿的医疗方案[2]。但因其在国内的民众了解度不高、受社会伦理影响,临床实施案例较少,相关研究还需进一步丰富发展。本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实习护生关于终末期肺癌患者ACP的KAP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肿瘤中心进行实习的86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24岁,平均(22.87±1.46)岁,临床实习时间2~9个月,平均(4.87±2.23)个月。纳入标准:为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实习护生并对本研究知情,自愿接受纳入研究。排除标准:问卷调查结果不完善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向86名实习护生发放纸质版或电子版调查问卷,并嘱其填写注意事项。

(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接受教育程度、是否有宗教信仰、家庭经济情况、是否经历较亲近的亲友去世、是否经历患者最终死亡的临床抢救工作、总计临床实习时间、对ACP的了解程度、是否学习或培训过ACP相关知识。

(2)实习护生关于终末期肺癌患者ACP相关KAP调查问卷[3]:每项问题分值0~5分,回答越正确或越正向积极分数越高,ACP相关KAP调查问卷三份问卷总分为150分,各为50分,分数越高代表实习护生对ACP认知越了解、态度越正向、行为越积极。①实习护生关于终末期肺癌患者ACP相关认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终末期肺癌患者ACP的概念、大致流程、患者制定计划内容、相关法律内容、患者代理人相关要求等10项问题。②实习护生关于终末期肺癌ACP相关态度调查问卷:内容关于是否支持推行实施ACP、现存ACP政策对患者及家属是否有利、医院对终末期肺癌患者采用ACP方案需要的具体措施、ACP方案对患者的意义是什么等。③实习护生关于终末期肺癌ACP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是否愿意积极宣传该方案、参与终末期肺癌患者ACP临床工作的积极性、为现存ACP政策提供意见及建议、是否愿意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辅导等。

填写后对所有问卷进行收集,整合分析问卷结果,将问卷结果不完整或无法收回的问卷剔除。研究过程中共向86名实习护生发放问卷,其中84名实习护生的问卷有效回收,有效率为97.67%。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使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实习护生关于终末期肺癌患者ACP相关KAP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习护生关于终末期肺癌患者ACP的KAP现况

84名问卷有效的实习护生关于终末期肺癌患者ACP相关认知调查问卷分数为12~41分,平均(19.74±4.26)分;终末期肺癌患者ACP相关态度调查问卷分数为18~43分,平均(24.91±3.65)分;终末期肺癌ACP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分数为18~41分,平均(25.92±4.76)分。

2.2 ACP的KAP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民族、宗教信仰、家庭经济情况实习护生的KA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及以上、经历较亲近的亲友去世、经历患者最终死亡的临床抢救工作、学习或培训过ACP相关知识的实习护生的KAP评分高于其他实习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ACP的KAP单因素分析(N=84)

2.3 实习护生关于终末期肺癌患者ACP相关KAP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实习护生的关于终末期肺癌患者ACP相关KAP调查问卷得分作为因变量(连续赋值),将上述表格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并赋值(见表2),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接受教育程度、经历较亲近的亲友去世、经历患者最终死亡的临床抢救工作、学习或培训过ACP相关知识均是实习护生关于终末期肺癌患者ACP相关KAP的影响因素。见表3。

表2 变量与赋值

表3 实习护生关于终末期肺癌患者ACP相关KAP的影响因素

3 讨 论

我国ACP方案的推广实施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医、护、患人群中认知率普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ACP的临床推广,相关研究表明终末期肺癌患者采用ACP方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家属的心理负担,是对患者临终治疗及后续事项安排意愿的更加系统化的整合,对我国医疗服务及临终关怀工作的发展有重要意义[4]。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护生对ACP的了解度较低,对临床实施ACP方案的态度正向性较高,并对未来加入ACP宣教及工作参与性的积极性较高,接受教育程度、经历较亲近的亲友去世、经历患者最终死亡的临床抢救工作、学习或培训过ACP相关知识均是实习护生关于终末期肺癌患者ACP相关KAP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研究对象进一步的询问分析发现,其中关于ACP概念、内容、相关法规等问题回答正确率较低,部分研究对象表示之前缺乏相关知识的学习途径,对ACP的了解不足,对认知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回答感到困难,关于对临床推行ACP方案的态度、该方案对患者及家属的意义等问题回答均较正向,但对现行政策及医院推行措施等态度较反向,经调查询问后部分实习护生表示其认为对终末期肺癌患者应用ACP方案是尊重其个体选择的行为,可以缓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临终期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开展,但现行政策及具体实施方案仍有不足之处,需要继续改进,但部分态度呈反向的实习护生认为终末期肺癌患者,行为问卷中关于ACP的宣教及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回答得分较高,但对现行措施意见及建议提出的积极性较低[5]。受教育程度能提高研究对象的文化素养与对新方案的接受程度,经历亲友去世或死亡患者的临床抢救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研究对象对死亡的观点及临终关怀的态度,学习或培训过ACP相关知识能增加其对ACP的客观认知,使实习护生对ACP的KAP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本院肿瘤中心实习护生对ACP的了解度较低,但对终末期肺癌患者临床实施ACP方案的态度及作参与性的积极性较高,接受教育程度、是否经历较亲近的亲友去世、是否经历患者最终死亡的临床抢救工作、学习或培训过ACP相关知识均是实习护生关于终末期肺癌患者ACP相关KAP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对实习护生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其对ACP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为其未来参与ACP工作做好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终末期肺癌经历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营养护理干预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北京新发恶性肿瘤 肺癌约占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