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设立楹联第16个避忌
2021-11-11潘继成
文 |潘继成
《对联》编辑部:
楹联界目前已归纳出15个楹联避忌:1失联,2失衡,3跛足,4生造词,5犯重,6犯同,7合掌,8犯词,9失接,10失拍,11失替,12失对,13尾同声,14尾三仄,15尾三平。这两年来,笔者观察思索楹联撰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现提出楹联的第16个避忌:避害。
趋利避害是趋向有利的一面,避开有害的一面。这是生物体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则,也是人性的本能。当今社会的人办事都讲究趋利避害,趋利能使人得到更强的生存能力,避害能使人的生命得到延续,群体得到良好的发展。说到楹联,它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喜闻乐见且很常用的文学体裁,我们在撰联与评联时要注重楹联的趋利避害功能,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教益,以促进楹联更健康的发展。
李天根先生《讨论作对联方法浅说》说到“忌讳”时指出:“应酬对联往往有不知忌讳,贻笑大方者,此等实令受者不快……”有人写了一副春联:金猪拱门劫财去;银鼠进屋送福来。大家知道春联是要要讲彩头的。“劫财”就是“抢劫钱财”,屋主的钱财都被“金猪”抢去了,这家人怎么能够安乐过春节呀?
笔者再举三个趋利避害的实例:
①康家珑《趣味修辞(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版265页:中国名茶“茉莉花茶”远销欧美。据说在东南亚曾经遇到挫折,是因“茉mò莉|ì”与当地语言中“没mò利|ì”谐音而遭忌讳。于是,当地人就把“茉”字改为“莱”字变成“莱莉”,刚好与“来利”谐音为“莱利花茶”,此后销路大畅。
②潘继成《魅力标点趣说》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2017年7月版91~92页引梁诗正《趣说字词句大全集·一字巧用,商机无限》:有个叫“庄墓”的地方,在各大报刊登出大篇招商引资广告,很长时间无人问津。后来,一位有心人将“庄墓”改为“庄慕”,重新刊登广告。这便收到意外的效果,投资者纷纷上门,做成了几宗大买卖。究其原因是“墓”字有晦气,谁肯光顾?改“墓”为“慕”就避了晦气,营造了好意境——连庄子都追慕的地方,客商自然慕名而来了!
③据说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为未满50岁学生黄侃(1886年4月3日——1935年10月8日)写了这样的寿联:“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有人说此联不吉利,联中藏有“黄绝命书”四字,黄把此联撤下后不久,《三礼通论》《声类》等稿未成书,便因吐血而亡。章先生的对联竟一语成谶!由此可见,一般来说,赠人的联语中,字词任意连接组合起来,都不能有歧义、讽刺和谩骂等不吉利现象,以免造成恶劣的影响。
所以说,无论是撰联或评联都要有“趋利避害”的观念。建议在《联律通则》中增加楹联的第16个避忌——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