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石

2021-11-11潘科羽

鸭绿江 2021年33期
关键词:箩筐市集石板

潘科羽

我们在水边下车,过桥,又上山。步行的山路铺着平整的石块,因为常有人走,所以道路两边并不荒。松叶间坠下的阳光养不活太多低矮的植物,只有一些苔藓类植物温顺地伏在黄土上,石板粘着青苔,呈现出恬淡的绿色。年深月久,石板与土地的连接就更为紧密、稳定,轻易不被撬动的。

翻过这座山,眼前豁然开朗,积水的梯田有序地排列在山野,秧苗滴绿,田埂蜿蜒,其间有疏水的大洞,几块石头搭在上面,供人和牲畜通行。田埂尽头便是农家的晒坝,妈说我们家有前后两块坝,给我指了个方向。果然,不远的那一户走出来一个老人,看到我们,很是亲切地招手。妈说那是外公,我说我记得。

很久没再来,人和房屋都已不同于我的印象。他们不年轻了,石砌泥筑的房屋也塌了一半,听说很早的时候就已见破损,每逢大雨,瓦片缺漏之处就像水龙头拧开一般,哗哗地往屋里冲水。家里有几个大盆,专为雨天接水。然而物有定寿,补救也无大用,终于在前几天的一场大雨后,老房子支撑不住似的发出一阵叹息,前院的泥屋子垮了,还剩下另一半石砌的瓦房孤独地挺着脊骨。

塌掉的是牲畜用的房屋,没伤到人,这个季节也没养什么牲畜。墙倒屋塌,却似一声警钟,把家人之间有意避而不谈的一串分歧敲到了明面上。我妈本想连着另外一半房屋都放弃,带着外公一起到城里住,外公却想把那一半修起来,即使身边无人,他也愿意一个人守在这里。一个人守在这里做什么呢?我妈不理解,反复地劝,还是改不了老人的想法。

我印象中的外公原是随和可亲,会听孩子话的,从来不知道他竟然有如此顽固的一面。我小时候因家长出差,在外公家住过一段时间。山里交通不便,物资也缺乏,去最近的集市要走五六里的山路,我贪吃,却又不想走路,外公就用箩筐挑着我,打着手电走山路。天蒙蒙亮,头顶还有几颗星子,蟋蟀唧叫着在路边的草丛中跳来跳去,我坐在箩筐里,那种感受很奇妙,我听见外公踩石板上山时发出嗯哼的调子,音调独特富有节奏,每哼一声,他那强健的肌肉都会迸发一次力道将扁担往上顶撑,难行的山路,被他走得轻捷又稳当。

我在箩筐里待到它再也装不下我,这中间的一趟又一趟市集路,都是被他的纵容和温柔抬过去的。原来顺着孩子的人,一直只是一个很有力气的孩子。他自顾自地重复着,好像眼睛耳朵都闭了起来,任别人说什么都不理会。

“我能吃饭能干活儿,我要谁管我?”

“大不了就是死,我还怕死吗?”

……

声音像是石磨盘拉出来的,因为急着讲出,显得欠考虑而缺底气,可是他的意志却如山峦一般稳重在这里。我好像又听到那种哼声,那是刻在骨骼里的固执。

时间让很多东西老旧,也让一些东西变新,它可以拉开一条鸿沟,使相望的双方重新认识。听说以前难行的山路现在建了车道,已经有专线往返村庄和市集。外公说是,车也坐过,但他还是更喜欢走。山里总也没有什么大事,时间可以拉长了放缓了用,一脚一脚地走路也变成了一种乐趣。只是现在走路再也不需要他用尽全力,他也的确不年轻了。

妈也只好松了口,说现在比以前方便多了,反正通了车,有什么事我们也可以随时回来。外公说:“嗯,方便。”多亏了这样一个方便,老人的意愿最终得到了满足,子女答应出资修缮旧宅,也不再提要强行带他去城里的事。

老人立刻愉快起来,油盐不进的顽固状态一瞬间就被他收起,他又恢复到以前那温纯好说话的模样。对新建房屋的事没有太多意见,能遮风避雨就好。

我们陪他吃饭,商议了许多建房事务,又告诉他许多独居需要注意的事,他心愿已了,十分听话,乐呵呵地照单全收。我们走时,他站在屋外送我们。天色已晚,太阳快要落到山的背面。我走出好一段路,回头一看他还在原地,几乎要和石屋融为一体,笑容是深青色,在寂静的余光覆盖的山峦里渐渐黯淡下去。

猜你喜欢

箩筐市集石板
石板街
市集
千年红檬 诗意石板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见闻
大礼难还
商圈场景:“市集”+“体验互动”
2.皇后和子女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