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高校餐饮建筑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2021-11-11李璐凌李震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安徽建筑 2021年5期
关键词:食堂厨房师生

李璐凌,李震 (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0 前言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基础建设也驶入了快车道,一大批新校园诞生,众多老校园也不断扩建与更新。而在校园建设中,高校餐饮建筑是重要内容之一。校园餐饮建筑俗称食堂,它不仅为广大师生提供一日三餐的贴心服务,还为莘莘学子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休闲空间,因而在大学校园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食堂呈现出许多新特征,广大师生也对食堂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如何设计和管理好校园食堂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在此,作者拟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作出一些探讨。

1 当代高校食堂的若干特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大学食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使当代校园食堂在设计与运营方面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这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就餐模式多样化。高校食堂的就餐模式经历了若干形式的演变。早期的高校食堂采用大锅饭模式,饭菜多大锅集中烹制。由于条件限制导致菜品种类少味道差,难满足就餐者的口味差异,该模式只适应传统的“温饱型”需求。之后又出现了“营养快餐”模式,饭菜制作仍沿用传统形式,只是将成品饭菜通过合理搭配进行售卖,但由于该模式的种种弊端,现在已较少采用。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就餐模式已被多元化的新模式所替代。新的食堂售卖形式可谓种类繁多,包括了自选式、明档风味式、小炒式、西式快餐、中式糕点拼盘等,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②食堂服务主体意识日益强化。高校食堂当前在经营与管理策略中已越来越强调服务主体意识,即食堂的被服务对象为广大师生,而服务的提供者为食堂员工与管理者。只有明确了服务关系才能树立起一切为了师生,一切服务于师生的经营理念,这是高校食堂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基于这一服务理念,才必须从食堂设计与运营的各个细节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为师生创造便捷、舒适、卫生的进餐环境,提升食堂的整体品质。

③公共交流空间的塑造日益被重视。校园生活的突出特征便是群体性,协作精神是校园生活的基础,今天的校园设计日益强调塑造高品质的公共交流环境,对学生的日常交往和集体生活提供物质保障。高校食堂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场所,理应在促进交流方面发挥更突出的作用。食堂的交流空间主要是以进餐区为载体。因此,校园食堂设计务必要重视对进餐空间品质的推敲,从设施布置、采光通风、装修细节、室内陈设等多方面营造优雅怡人的交流氛围。

2 工程概况

华中师范大学是武汉的著名学府。为满足师生的需求,学校准备将南区一座已闲置的老食堂改造成全新的综合服务楼,作者现就相关设计进行介绍。原有老食堂保留有近3000m的空间,拟作为新食堂的进餐区。而原来的厨房已拆除,所以需要对厨房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后的大楼总建筑面积将近8000m。大楼拟设地上5层,其中1~2层为食堂部分,3~5层为学生社团活动室。整座大楼的设计本着“整体设计,托旧建新”的原则展开,力争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打造一座功能完善的后勤服务楼。

3 建筑总体布局

项目用地位于校园南端,毗邻学生宿舍。由于用地有限,再加上食堂功能的特殊要求使得设计难度较大。怎样在有限的用地条件下,营造井然有序的建筑环境,协调好新老部分的关系,成为本次设计的关键。设计采用了以下思路:完整保留原有餐厅形式不变,改造后做为新进餐区;利用其后部空地扩建新楼,形成新老贴邻的格局。新增部分进行竖向分区,厨房与原有餐厅平层设置,位于地上1、2层,以便餐厨功能配套,方便日后使用。3层以上设为学生活动区,具体内容日后由学校决定。另外,我们将3层以上部分做局部退台,处理成L形,以增加与对面建筑的间距。2楼平台空间结合绿化布置成露天茶座,为学生创造高品质交流场所。餐厅入口布置于北侧,正对宿舍区,以迎合人流方向;厨房入口位于建筑两侧;3层以上部分利用西侧较高地形,通过室外楼梯直达3楼过厅,以避免对食堂的干扰。

4 建筑平面设计

本次设计的重点在于合理组织食堂内部流线,紧凑高效地安排操作流程。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①深入研究高校食堂的运营特点,以新理念指导设计。我们对用餐空间进行了细分。将进餐区分为大众型与风味型。1楼针对普通师生,提供大众伙食。2楼则为点菜与特色美食区,提供差异化的特色菜肴与西式糕点,备餐间则分隔成若干小间,便于日后独立承包经营。进餐区采用大小空间相结合,在西侧设置小包间。相对于1楼的大众化,2楼更多地营造出优雅休闲氛围。米饭制作统一安排在首层东端,然后配送至1、2层各售饭点;餐具的处理则集中于首层东南角,按工序设洗碗、消毒、存放3个房间,形成相对独立区域。

②厨房设计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大学食堂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厨房设计更为复杂。其核心便是要严格按食材加工的流程组织房间,符合食物烹制顺序,否则将造成使用上的极大不便。为此,厨房平面按“一条龙,四分开”原则来组织流线,做到从进货到餐具回收一条龙及生熟分开、荤素分开、粗精分开、红白分开。经过合理布局来保证未来运营的井然有序,提高服务效率。

③在设计中应用生态原理,打造绿色化建筑。高校食堂的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油烟,严重影响环境,如何高效除烟是食堂设计的一个难点。通常是采用机械排烟,但这会耗费大量电力,且一次性投资及维护成本大。因此我们在设计中尝试了更经济环保的自然排烟方式,即利用所谓“烟囱效应”,在操作台上方设置烟道,通过自然上拔力将油烟排出。该方式相对于机械排烟更加绿色经济,体现出校园建筑设计应有的追求。

5 结语

随着广大师生的就餐要求越来越高,高校餐饮建筑在功能布局与后期管理上必然会发生巨大变化,这也迫使设计师在设计方法与理念上不断更新。只有深入研究当代高校生活的特点,才能塑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校园餐饮建筑新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师生,这也是今天的高校服务类建筑设计应追求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食堂厨房师生
学珍食堂
肉,回锅里了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萌萌兔在哪里
麻辣师生
拥有这些厨房神物“小改造”也能翻身
高校食堂的奇葩菜
我的厨房我做不了主
食堂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