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动气之源”探讨冲脉与胃

2021-11-11庄岳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庄岳钗,樊 莉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0;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0)

“动气之源”源于古代医家在临床中对“动气之脉”的观察与思考。关于动气之脉,《灵枢·动输》指出冲脉搏动不休,同时也指出,有此“动而不止”特征的还有手太阴脉、足阳明脉。其中,肺手太阴之脉为“十二经脉连环”的开端,其循行“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灵枢·经脉》),经脉连环的气血之源在于胃,脾胃化生水谷精气,与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共同构成了“积于胸中,命曰气海”(《灵枢·五味》)的宗气,因此“脉大血多气盛”(《灵枢·经水》)的足阳明脉也被视为“五脏六腑之海”。另一方面,冲脉又被称为“气冲之脉”(《难经·八难》)、“伏冲之脉”(《灵枢·百病始生》)。《难经·八难》中吕广注:“夫气冲之脉者,起于两肾之间,主气,故曰肾间动气。”此肾间动气,为冲脉所主,该气具有推动脉中血液向前流动的作用,冲脉“动而不止”的特征,正好是动气功能的外露。由此可见,作为“胸中宗气”与“肾间动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冲脉与胃都对气血在经脉中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古人在对脉动进行由浅入深观察的基础上,将胃、冲脉与“胸中宗气”“肾间动气”这样的动气之源相联系。

1 古代中医学对于“动气”的认识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运动”则被用于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气的推动是血行脉中“运转不息”的重要因素,脉是气血运行的通路,气能行血,血能载气,因此在古人的认识中,血气与血脉密不可分。

“动气”作为中医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其含义丰富而独特,综合相关文献,其具体含义可概括为6个方面:①动气是一种病症的表现,表现为脐之上下左右跳动;②动气指宗气;③动气指原气;④动气指经气;⑤动气为耗气之义;⑥动气指动而得气之义。其中,宗气积于胸中,有赖于“后天之本”脾胃生化气血,则动气之“宗气”与胃以及与胃相关的足阳明脉息息相关;而原气为肾间动气,冲脉则发源于肾间动气,是原气功能在人体中实现的途径,故而动气之“原气”与冲脉亦有紧密的联系。

1.1 动气为宗气 “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肺之宗气留积于海,乃胸间动气也”,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指出,胸间动气即是留积于气海的宗气。古人对于胸间动气的观察,可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手,脉宗气也。”虚里穴发于左乳下,其位置相当于心尖搏动处。《内经》遍身诊法中的“虚里诊”,即是望、触(切)虚里搏动(即心尖搏动)的状况,借以分析病情,推断预后的方法。

《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曰:“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言语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宗气源于胃这一气血之海,积于胸中,通过肺气的推动经由“经脉连环”输布全身,继而实现宗气之功用。在脉象上则突出表现为两支,一者循手太阴肺经入于寸口,表现为寸口脉(又称“气口”“脉口”);一者从手太阴肺经别走于足阳明胃经,表现为人迎脉。《灵枢·终始》中记载:“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灵枢·四时气》则言:“气口候阴,人迎候阳。”可见,人迎寸口脉法是脏腑阴阳辨证的重要方法。

宗气积于胸中,以司呼吸、贯心脉为主要功用,以统领诸气为根本,借由“虚里诊”“人迎寸口脉”等反映一身气血阴阳之盛衰。而胃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胃足阳明之脉“脉大血多气盛”,是宗气实现其功能的重要来源。

1.2 动气为原气 《难经·六十六难》言:“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指出肾间动气是人体十二经脉之根本,又名原气。《灵枢·百病始生》:“其著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其著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这可能是肾间动气(原气)及冲脉理论的来源。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这段文字描述了此脉动应于指下的机制。冲脉之“冲”字,在《说文解字》中是“冲”与“衝”的合并字,有涌摇、冲和、通道之意。《道德经》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可推知“冲气”有阴阳二气相互涌摇、冲突、交融形成和谐状态之意,“冲脉”则为“冲气”之通道,在人体中即是“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体现。

故而可知,肾间动气之原气,其气动的状态,是阴阳二气于五脏六腑、经脉肢节中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体现。由肾间动气发出的冲脉,其循行上达鼻窍,下至足趾,联系诸多脏腑经络,是原气灌渗脏腑、肌肤的重要途径。

2 动气之源

冲脉起于肾下,后世对其从循行途径、分支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发现在现代解剖学框架中,冲脉与人体主动脉及其分支相符合。而虚里、人迎脉、寸口脉等宗气聚集之处,与现代医学的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心尖、颈动脉、桡动脉等处相对应。可见,古人所言宗气、原气与其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动脉搏动的观察存在密切联系,而宗气与原气之所以皆被认为是“动气之源”所在,是否因为此二者被观察到的时间存在先后顺序呢?

对此,黄龙祥在梳理冲脉理论的古代文献过程中,认为由于古人认识到伏行于脊里的脉——伏膂之脉(即伏冲之脉、冲脉)的脉动比包括阳明脉在内的其他诸脉都要大且有力,继而形成一个新的基本视点:即气之源在“肾间”,而不是“胸间”,动气出于肾,而不是胃。气血之运行,则由宗气者“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灵枢·刺节真邪》)变成了脐下肾间动气者——冲脉“起于气街,……至胸中而散”(《素问·骨空论》),亦是“动气之源”发生转变的有力佐证。

随着冲脉理论的不断发挥、拓展,其与脏腑、经络产生丰富的联系,从而演化为肾间之原气与胸中之宗气共同运行周身气血。吴谦在《医宗金鉴》有言:“一身之大气,积于胸中者,有先天之真气,是所受者,即人之肾间动气也;有后天之宗气,是水谷所化者,即人之胃气也。”积胸中之大气,为真气(肾间动气)与谷气(宗气、胃气)相并,挟脐上行至胸中,从而分布脏腑、充养周身。

付国兵等在论述三焦中元气(原气)的阶梯转输中指出,气机运动的整体性表现为元气(原气)得谷气充养、与自然界之清气合而成宗气,宗气推动气血内达于五脏六腑,外走四肢毛窍,布达周身,从而使得气机运行构筑出完整而丰富的框架。

3 冲脉与胃

冲脉为“血海”,胃为“水谷气血之海”,在《黄帝内经》中,更有着相同的称谓,即“五脏六腑之海”。《灵枢·逆顺肥瘦》中指出:“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灵枢·五味》又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可见,二者功能有着一定的重合性,如化生蓄藏气血、联系脏腑经络,但基于“动气之源”的发展转变,二者功能又有着不同侧重。

3.1 冲脉与胃的经络循行 冲脉与足阳明胃交汇于气冲(《难经·二十八难》),合于宗筋(《素问·痿论》),共用其腧穴——上下巨虚(《灵枢·海论》)。通过以上3种途径,使得冲脉与足阳明胃紧密联系,从而具有蓄藏、推动气血输布周身的功能。在以上关联的基础上,再深入分析冲脉与胃的循行,则二者有着各自丰富而独特的内涵。

足阳明胃经“脉大血多气盛”,分布于体表头面、胸腹及下肢外侧前缘,为“十二正经”之一。十二经脉中气血运行是循环灌注的,始于手太阴肺经,肺经“起于中焦”,经由“还循胃口”以获取水谷精微之气,而后“上膈属肺”,形成积于胸中之宗气。人以水谷为本,《灵枢·玉版》指出:“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经隧”是人体内在纵横交错的联系,贯通于五脏六腑之间,水谷入于胃,受纳腐熟后化生为精微物质,五脏六腑皆禀于胃,胃通过经隧与五脏六腑建立联系。

冲脉生于肾间动气,其循行则较为复杂,《经络学》将其概括为以下5条:第1条自小腹内部再浅出气冲部,与足少阴经并行而上,过脐旁抵达胸中而弥漫散布;第2条自胸中分散后上行到达鼻之内窍“颃颡”部;第3条起于肾下,出于气冲,循阴股内廉、胫骨内廉入足下;第4条经胫骨内廉斜入内踝,从足跗上至足大趾;第5条是从小腹分出,向内贯脊,行于背部。冲脉并足少阴肾经“挟脐上行”,与足阳明胃会于气冲(气街),向下循行足部内侧与足厥阴肝交通于太冲穴。此外,冲脉与任督二脉联系紧密,王冰在《素问·骨空论》的注解中提出了“一源三歧”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经络腧穴学》指出任、督、冲三脉“同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经脉循行上,任、冲脉从胞后上循脊里,与督脉同,而督脉又并冲、任,入腹胸,络唇口。则除足阳明胃之外,冲脉还与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任督二脉等建立联系。

3.2 冲脉与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

3.2.1 冲脉与胃的生理功能 《医宗金鉴》:“一身之大气,积于胸中者,有先天之真气,是所受者,即人之肾间动气也;有后天之宗气,是水谷所化者,即人之胃气也。……谓大气至胸中,分布五脏六腑诸经,而充身者也。”可见,在人体的气机运动中,胃气与肾间动气(即冲脉之气)共同促进一身之大气输布脏腑经络。另一方面,胃主受纳、腐熟水谷,饮食入口经过咽喉、食管后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为气血之源。冲脉为“血海”,在循行上,冲脉与足阳明胃在气街交会,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则血海的盈亏受到脾胃所产生的气血盛衰影响。

3.2.2 冲脉与胃的病理表现 《素问·骨空论》曰:“冲脉为病,逆气里急。”逆气为气机上冲之感,里急为腹内拘急、或伴疼痛。临床上,肾虚不能摄纳、肝胆疏泄失常或中气虚损所引起的冲气上逆,都可助力胃气上逆。张锡纯认为:“冲脉原上隶阳明,因胃气上逆,遂致引动冲气上逆,更助胃气上逆。”因而将冲气上逆与胃气上逆并称冲胃气逆。再者,冲脉起于身下胞中,所谓“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冲为“血海”,其主月事、妊娠等的功能,不仅有赖于先天肾气的滋养,与脾胃后天生化亦息息相关,后天之水谷精微化生不足,可致血海失养,则出现月事不以时下、胞胎不固。

3.3 冲脉与任脉、肝肾之关系 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王冰注《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故能有子。”在女子生长发育、妊娠哺乳的整个过程中,冲脉“血海”的功能尤其重要,体现在冲脉“血海”盛则月事始能以时下、冲脉与任脉相资而能有子、血海“壅之以养胎,蓄之为乳汁”(《诸病源候论·妊娠漏胞论》)等多个方面。而同时在脏腑生理上,肝主藏血、肾主藏精,是“冲为血海”实现其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病理上,当肝主疏泄、肾主闭藏的功能失常,则是“冲气上逆”“冲任失养”的重要病机。

4 小结

古人在临床中通过对“血脉之脉动”的观察,由浅入深逐步认识到“虚里脉”“伏膂之脉”等的脉动,并结合中医学所特有的“气”的概念,从气机运动的角度阐释人体的功能活动。“动气之源”经由“伏膂之脉”的发现,从“胸中宗气”向“肾间动气”转变,同时根于“肾间动气”所形成的冲脉理论开始不断地发展丰富。

源于肾间动气之冲脉,其内涵尤其丰富。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与任督“一源三歧”,通于胞宫、宗筋、气街,上至鼻咽、下达足底,为“血海”“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灵枢·逆顺肥瘦》)。一方面,“动气”之源虽有变动,但基于整体气机运动的一脉相承,冲脉与胃在经络循行、生理病理等方面有着紧密的相关性,对机体正常的功能运转有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相较于功能上着重于后天的胃及足阳明胃经,冲脉受到先天肾气及后天水谷精微的共同滋养,并且沟通联系五脏六腑、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推动气机运行,在人体中构建更为完整的框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