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与图像”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新书发布会会议综述

2021-11-11王文博

文艺理论研究 2021年5期

王文博

2020年12月26—27日,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南京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文学与图像”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新书发布会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出版机构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着赵宪章任总主编的《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丛书,就“文学与图像的关系”进行了研讨。

大会开幕式上,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王月清、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董晓、复旦大学中文系朱立元分别致辞,《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总主编赵宪章介绍了本书的策划与编写情况,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顾华明介绍了本书的出版情况。王月清指出,该书是一次双重意义上的跨学科实践,不仅具备多学科的研究视角,还包括不同学科的工作方法。董晓认为,《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不仅对中国文艺理论界贡献甚大,而且对南京大学文艺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也意义非凡。朱立元认为,这套丛书的结集出版,彰显了南京大学文学院在文学与图像领域不俗的研究实力,不仅为中国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论域,而且对于整个文学研究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是真正意义上的填补学术空白的原创之作。开幕式后,与会学者以大会发言和分组发言的形式,就文学与图像的诸多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 文图关系的理论思考

文学与图像关系的核心在于语象和图像两种基本符号之间的关系,从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出发进行理论批评和理论建构很有必要。赵宪章在大会中提出了“文学书像论”,通过对“语象”“字像”“书像”的概念考辨探讨语言艺术与书写艺术的图像关系,助推整个书学的现代转型。张法指出,中国古代早期是图文一体、图文不分的,图中蕴文是中国图像的基本原则,也成为中国文化的固定模式。张晶将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意象与意境归结为一种内视之美,探讨了中国诗学中的内视美追求及其审美功能。他认为,中国诗学中的意象或意境都是以内视之美作为基本的审美特征的,而这种内视之美才是诗歌中“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等审美效应产生的原因所在。赵炎秋辨析了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将其放置在“文字-意义”“文字-形象”“材料-表象”“材料-表象-意义”四类表征系统中考察。他认为,广义的言、象、意研究方法从言、象、意互动的角度,研究言、象、意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适用于研究包括审美之象和表意之象在内的所有存在言、意、象关系的人类精神产品。王弼的“言、象、意”观属于狭义的言、象、意研究方法,其适合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表意之象中的文字类作品,勉强可以运用到表意之象中的图像类作品。龙迪勇则从视觉形象角度介入了小说的跨媒介叙事问题,将建构在视觉形象基础上的跨媒介叙事作品的叙事结构总结为两种模式: 一种根据其叙事模式称为“语词连环画”;另一种被称之为“并置式叙事”,根据“并置”的缘由,进一步细分为“主题-并置叙事”和“视点-并置叙事”。吴昊以诗意画和题画诗为例,探讨了符号间性语境中的语图修辞问题。诗通过“畅情”的方式修辞画,生发绘画所蕴蓄之情,画通过“显景”的方式修辞诗,提高题画诗的地位和价值,诗和画通过某种相似性的关联互为隐喻,并以各自擅长的方式弥补对方不足,共同营造丰富幽远的艺术意境。张伟就当下“图像转向”的社会文化语境提出了视觉修辞这一学术命题,从符号、辞格与语境三个层面探讨了图像修辞的现代图式及其意指逻辑。

二、 文图关系的历史考察

对文学艺术史上文学与图像种种关系的梳理、研究及提炼与理论研究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刘成纪深入中国文图关系史的源头,从“河图洛书”这一原始意象出发探讨了中国早期图文一体观念的建构。他认为,中国传统思维与西方概念思维不同,它以“象”为核心,围绕“象”来展开。在图像表达和文字表达之间,图像具有优先性和本源性,图先文后是两者基本的生发秩序。这种生发秩序在《周易》中被表述为卦象与爻辞的关系,至西汉,这种起源被阐释为河图与洛书的匹配,由此,中国人文史中的图文关系,在观念层面被以“河图洛书”的固定组合方式呈现出来。王嘉军从偶像禁令这一角度切入了西方学术传统中的艺术合法性问题,并且讨论了西方学术传统中的文字(文学)与图像(绘画)、视觉与听觉之争。沈亚丹论述了宋代绘画的诗意转向与中国图像非叙事传统的建立。她认为,宋代绘画开启了绘画史主流的一个重要转变——诗意转向,这一转向建立了中国绘画的重要传统——抒情传统,或者可以称之为非叙事传统。这一传统的建立,使得中国绘画形成了可以和西方图像叙事分庭抗礼的两套图像话语体系。于德山论述了先秦“象观念”与中国四种叙述原型。他认为,先秦“象观念”是古代叙述观念的一个原点,奠定了中国古代“道象”的叙述基础。“象观念”作为中国古代基本的叙述观念,确立了“卦象”“乐象”“言象”“形象”等四种叙述原型,即爻辞叙述中的“卦象”、语言叙述中的“言象”、音乐叙述中的“乐象”和图像叙述中的“形象”。先秦以降,“象”的象形性、具象性、造型性等视觉特征与媒介形变特征都得到相当程度的探讨和发展,中国叙事独特的品格与风貌就此形成。汪正龙对于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新文人画进行了文图关系分析。他认为,以新文人画为代表的一批画家利用拼贴、戏仿、挪用等手段,突破再现,把古典元素特别是诗词当代化,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现代阐释,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态度。

三、 文图关系的个案研究

众多与会学者运用文图关系理论,围绕作家或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了分析与解读。许结对骚辞与骚图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这两大传统均归附于同一的文源,就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骚文本。由于骚辞重“辞”与骚图重“像”的属性,“辞”仅属于“楚辞”语象的延续而表现出极大的模拟性与承袭性,而“图”则属于对“楚辞”的图像再现,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视域,故有较明显的创造性。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张然从文图理论入手分析了《文心雕龙》对“象”的论述。她认为,在中国的语境中,文学与图像的成功转换,正如刘勰所阐释的那样,是凭借“象”在文学创作中各个环节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文图关系的个案研究方面还涌现出了许多其他议题: 西南大学的李彦锋论述了汉代明器建筑与马王堆T型帛画图像的叙事空间,江苏师范大学的刘涛对《木兰诗》与“木兰从军”系列图像进行了研究,东南大学的乔光辉对金台岳本《西厢记》插图进行了文学批评解读,黄山学院的冯韵分析了《金瓶梅》插图的主题,泰州学院的付元琼分析了《鸿雪因缘图记》的猎奇意识及其对奇景异事的书写,浙江大学的金影村论述了陈洪绶“去宗教化”的罗汉图,南京大学的李嘉文探讨了徐渭书法的意趣神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朱浩探讨了中国古代演剧图中的“窥帘”风尚及其成因,等等。在中国现当代文图关系的个案研究方面,南京理工大学的陈捷以北大新青年派与时事新报的漫画论争为视角探讨了新文学阵营的“营垒”问题,河南师范大学的陈云昊探讨了早期李叔同与近代图画的自觉,江西师范大学的陆涛分析了《蛙》的封面图像功能,上海师范大学的王宏超考察了郭嵩焘伦敦画像事件,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杨晶从图像形塑力角度研究了五四以来的青年形象。此外,与会学者从文图关系角度重点研讨了鲁迅及其作品: 长沙学院的刘德胜探讨了《故乡》插图中的三个少年闰土形象,长沙学院的张乃午探讨了鲁迅语象中的构图及其运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赵敬鹏探讨了鲁迅论述“文学插图”的思想理路,江苏师范大学的朱存明探讨了鲁迅汉画像收藏的文化意义。在西方文图关系的个案研究方面,南京艺术学院的李森分析了达利的雕塑作品《海神》,华中师范大学的刘云飞探讨了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安徽大学的王泽庆论述了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存在论诠释学意蕴,温州大学的阴志科论述了本雅明巴洛克研究中的词语-图像问题。

此次会议汇集了当前国内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的老中青三代学人,他们就文图关系的基础理论、历史发展、史料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理论和方法,推进了本领域的研究。与会学者对《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的出版表示了祝贺,一致认为这套丛书的出版将会成为中国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之后的相关研究将在此基础上更有力地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