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历史吸引我们迈步深入
2021-11-11李怡
郭沫若学刊 2021年2期
特约主持人 李怡
今年是创造社的百年诞辰。一百年后的语境,已经与那个青春勃发、激情洋溢的时代颇多不同了。但是,就像当年的创造社同人深感五四落潮,决心要打造“文学革命第二阶段”一样,今天的我们也进入了“后新时期”的延长线上,同样出现了一个反思历史的“学术再出发”的新问题。于是,从2021 年出发的创造社研究,也孕育着一层浓浓的反思气氛。无论是张勇对读郭沫若的《创造十年》与鲁迅的《上海文艺之一瞥》,还是咸立强对创造社与左联关系的辨析,都体现着深挖历史真相的良苦用心,而凌孟华对“九十余年来出版的一百余种不同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如何认定创造社成立时间加以回顾、总结的观察,触及到中国文学史叙述的“症候”。这里多少令人想起创造社当年力图开创“第二阶段”的勇气,似乎告诉我们:百年已逝,但创造精神不灭!日本崇城大学学者单援朝则以国际视野,通过研究日本学人山口慎一在20 世纪20-30 年代翻译、评介中国现代文学,并与中国现代作家广有交往,展现了当时中日文学交往中的一种特别的面相,并为重新认识创造社提供了一个契机。刘海洲以郭沫若文学创作之于时代政治的不同遇合为例,也是理性地提醒百年后的我们,如何维持个人选择与历史语境的正面意义,始终都是一个关乎国家民族大义的严肃的课题。祝愿每一位新世纪的学者都在这样的道路上健康成长,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坚实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