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力量:知识分子在抗战中
2021-11-11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毛泽东高瞻远瞩,以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及时而精准地概括出能够使抗战取得胜利的核心要义——打造“文武两个战线”,建立一支“文化军队”。在中国十四年抗战期间,由知识分子组成的“文化军队”一直活跃于抗战各个阶段。他们是文艺界的抗日战士。他们以笔为武器,以文艺形式投入全民抗战进程中,为唤醒民心、凝聚民力、争取抗战胜利和民族独立,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不仅自觉践行“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的文艺理念,也以“文艺界尽责的小卒”这一文艺工作者身份参与实际而具体的抗战工作而流芳后世。就后者而言,郭沫若“别妇抛雏”从日本秘密回国参加抗战,老舍决然逃离济南奔赴武汉并出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务部主任,茅盾于抗战初期主编《中国的一日》以及此后在文艺战线上所开展的一系列文艺工作,姚雪垠和臧克家深入国统区所开展的战地调查和采写活动,郑振铎战时为拯救古籍和保护文物而四处奔波的经历,等等,都是抗战时期文艺界精英以其作家和战士身份参与实际抗战工作的典型例证。记录战争,抨击丑恶,宣扬正义,鼓舞士气,他们在抗战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他人所无可取代的。直面民族灾难,背负时代创伤,他们不逃避、不退缩,勇担使命的境界和行动,都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光彩一笔。他们的抗战行动和形象也因之而永垂不朽!
文艺为抗战服务,首在宣传,故在艺术风格上,追求大众化、通俗化,便成为主流。而像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这类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直击人心的口语诗便有了惊人的宣传力度和接受效果。文艺作为武器以直接服务于抗战工作的趋向在此显得异常明显。待至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对战争环境、进程、结局,以及战争背景下人之生存本相、民族精神样态的深度观照、反思、书写,也就成为巴金、老舍一类精英作家们所着力展开的实践向度。《屈原》《四世同堂》《寒夜》等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们以其近距离观察和描写显示了其在这场漫长、惨烈战争中的宣传价值,更以其对战争、人性、民族性及其关系的深度思考和书写彰显出其在中华民族史和文学史上的伟大意义。
不同于具体的军事战争终有止息之时,文艺抗战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化影响将永远延续且永不过时。诞生于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战文艺以其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和非凡感召力而成为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在新时代,作为历史事件的十四年抗战,更是成为包括文学艺术家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所无法忘怀、不停回顾、永在思考的全民族话题之一。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把祖国建设得更富强、更美好,此种理念愈发深入国人心中。我们深信,历史并未远去,考察那一代知识分子与时代、人民密切结为共同体的经历,也可为今天的文艺工作者如何结成与新时代的融洽关系提供方法和情感上的支撑。同时,近些年来,特别是自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世界正在发生新一轮的变革,时局与时势中诸多不确定因素亦在潜滋暗长。在此背景下,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为此,本刊在2021年第4 期特别推出“另一种力量:知识分子在抗战中”封面专题,邀请陈福康、冷川、许建辉、段崇轩、慕津锋五位学者分别撰文,讲述郑振铎、老舍、姚雪垠、姚青苗、马识途在抗战中的文艺活动,意在达到回顾战争,追求和平,助力新时代发展之目的。
2021年是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时值四月,大江南北,次第花开,期待“美好生活”永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