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对其社会心理状况影响的研究

2021-11-10李影花徐摇

康颐 2021年13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维持性血液透析

李影花 徐摇

【摘要】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对其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8-12月本院收治的2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确定为观察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定患者心理状况与家庭支持状况,分析二者间存在的关系。结果:家庭支持正常组的SCL-90、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家庭支持欠佳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支持4对其社会心理状况具有直接影响,医护人员需要对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成员的宣教指导给予重视和加强。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家庭支持;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017

终末期肾病(ESRD)可谓是肾脏疾病恶化以后最终走向的结局,其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了直接性威胁。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目前临床治疗EDRD患者的理想替代疗法,但因为治疗周期长,经济负担重,患者精神方面、家庭方面会有极大的压力。大多数MHD患者家人在患者漫长的治疗过程中难免会有疲惫、厌倦等情绪出现,致使患者缺乏家庭支持,进而出现不良心理,影响治疗效果和病情康复[1]。本文将本院收治的2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确定为观察样本,详见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8-12月本院收治的2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确定为观察样本,其中男性患者154例,女性患者126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48.3±2.5)岁。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急性并发症,病情处于稳定状态,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1.2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收集。患者在血液透析前,需要本人亲自填写血透中心问卷或患者进行口述,研究人员负责记录,为防止患者误解问题,调查人员需要详细介绍问卷内容,或以患者要求为依据选择性的解释问题,家属需要回避,当场收回问卷。

通过便利抽样的方式,利用家庭支持量表完成问卷调查,以两分法为依据进行评分,答案为“是”者,记录1分,答案为“不是”者,记录0分,共10分。得分≥10分,设定为家庭支持正常组,得分<10分,设定为家庭支持欠佳组。得分与家庭支持成正比。

1.3观察指标

依照上述方法测试家庭支持量表,进行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的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计量资料在表示时用的为(x±s),组间相比运用t检验,P<0.05即可证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析家庭支持状况

2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得分最低5分,最高15分,平均则为(11.2±2.5)分,得分10分以上者237例(84.6%),得分10分以下者43例(15.4%)。

2.2 比较两组症状、抑郁、焦虑自评情况的差异

相比于家庭支持欠佳组,家庭支持正常组的SAS、SDS评分、SCL-90评分低,两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众所周知,MHD属于长期性疾病的一种,患者的社会角色功能、生理功能会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减弱,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需要依靠家庭成员辅助进行。血液透析是终身性替代治疗手段,持续性的花费必然会增加家庭经济压力,家人因为疲惫、厌倦很容易出现语言伤害、刺激患者,患者心理状况差,就会有焦虑、烦躁、压抑等负性情绪[2]。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可知,相比于家庭支持正常组,家庭支持欠佳组患者的SAS、SDS评分、SCL-90评分均更高,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患者生理刺激、心理刺激比较强烈。

因为昂贵的透析费用,患者面对沉重的经济压力问题,精神压力也会增加,各类应激及躯体疾病会让其精神创伤明显加重。家庭对患者精神关心程度、物质关心程度会直接影响其心理状态[3]。有研究表明[4],家庭支持功能越高的患者,其焦虑、抑郁发生率就会越低,回归社会的可能性就会越高。家庭支持程度高相比于家庭支持欠佳的患者,其焦虑、抑郁程度会明显升高。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种心理社会因素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越高,其焦虑、抑郁评分就越低。

护理人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进行宣教指导,构建科学、优质的家庭支持网,通过家属支持、帮助和关系,可让患者面对困难或情绪变化时得到心理、精神、情感上的安慰,切实提高其对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将负性情绪消除,同时促使工作体力尽快恢复,缩短回归社会的时间。临床方面对MHD患者躯体疾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需要对其家庭、社会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评估资料为依据早期干预,促使支持系统得以加强,防止各种负面因素的不利影响,提高患者长期存活率,改善预后[5]。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支持状况对其社会心理状况具有直接影响,医护人员需要对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成员的宣教指导给予重视和加强。

参考文献:

[1] 晁利伟,刘敏洁,薛现军,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和医学应对方式的关系[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0):3688-3691.

[2] 罗静,张颖君,陈林.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彈性与领悟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20,19(05):350-352.

[3] 陈容,赵旭.2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度调查[J].现代临床医学,2020,46(02):126-128.

[4] 曾洋洋,蒋运兰,陈帅,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9,35(10):1345-1347+1352.

[5] 朱敏,汤艳兰,沈玉霞.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路径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05):734-737.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维持性血液透析
网络流行语“宝宝”的自称功能探析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作用
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s-CRP、IL-6和ADPN水平的影响
全程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伸到居家护理的应用研究
基于屌丝文化审视青年群体的社会心理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浅析大学生仇富现象
方言角色社会心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