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有林场管护工作
2021-11-10陈国飞
摘要:助力“壮美广西”建设,应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国有林场各项管理工作高质量实施,以充分体现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在提升森林覆盖面积的同时,还需提高树木质量,用绿水青山铺就新时代最美底色。作为国有林场工作人员,应基于广西气候、土地、水文条件,了解珍贵树种、桉松杉生长习性,不断提升森林管护工作效率,促进林业事业稳健发展。在此,笔者依据工作实践经验,着眼于生态文明背景下,浅议国有林场管护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国有林场;管护工作
引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壮美广西”发展蓝图已绘就。践行绿色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提升城市宜居指数,均与林业事业发展密切相连。广西具有良好的雨热条件,这里盛产珍贵的黄花梨、沉香、蚬木与柚木等,也是桉树、松树、杉树等速生林种植大省。做好国有林场管护工作,不仅需要一直专业素养过硬、责任感较强的人才团队,还离不开各方的有力支持,以便确保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实施,促使树木的健康生长。
一、生态文明背景下探究国有林场管护工作意义
着眼于新的历史方位下,面对资源供给不足、生态环境恶坏、污染问题严重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2],应树立绿色发展观。基于保护生态、爱惜资源、和谐共生视域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绿水青山能够福泽子孙,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有机整体。其中,林业事业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国有林场管护工作开展质量高低、工作水平如何,也将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关系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国人民想来崇敬自然、爱护自然,我们党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勾勒出一幅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图景,关心民生福祉,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需要一代又一代林业人的不懈努力。在发挥国有林场主力军作用,积极贯彻新理念,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落实、落细,需要做好管护工作,关注重点造林工作,潜心培育优质树木。从而,提升广西省森林覆盖面积,不断提高树木质量,以助力经济增速。虽然,我省森林蓄积量一直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也需林业工作人员具有工作反思意识,在看到工作新成绩的同时,也应认识到管护工作存在的不足。
在国有林场中,还存在着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问题,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病虫害治理工作有待提升,应建立有效防御体系;工作责任划分不明,对管护工作开展形成负面影响等。需在新形势下,进行工作理念创新,落实管护责任,建立明确的管控机制、进行对护林法规的完善,以便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加以严厉惩处,为森林管护工作高水平开展夯实基础。
二、生态文明背景下国有林场管护工作开展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管护体系,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为促进国有林场管护工作有序实施,需构建一直专业水平高、责任意识强、勇于担当新使命的人才团队。一方面,需做好对自有管护人员的培养,使其了解新技术、先进理念,形成终身学习意识,结合当前林场中树木品类,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养护策略;另一方面,需注重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考虑到林业工作环境艰苦,需结合岗位工作内容差异,适度提升林业工作人员的待遇,以吸引人才、能够留住人才,使管护工作焕发活力。
并且,还应形成完善的管护工作机制,制定相應的关注制度,引入绩效考核机制,以便明确工作责任,让工作人员能够履职尽责。另外,还应借助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所创造的便利条件,进行阶段性考核与培训,使其掌握林业养护知识、了解树木习性、熟悉法律法规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员配置更合理,创新管护工作开展模式,压实责任。
(二)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促进精细化管理
面对大数据、GIS、AI、5G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森林管护工作推进中,还需注重对智能工作平台的搭建。进而,促进林业工作步入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新模式。如此一来,既有助于及时补齐工作短板,发现巡查、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将进行对动态工作数据的收录,建立自有大数据库。
比如:为化解监管难问题,可依托云巡护平台,有效应用互联网、智能系统、无人机等,展开管护巡查。这样不仅可以节约人力成本,还可以运用无人机上配备的高清摄像镜头、实时传输系统,在PC、手机上进行状态查询。进而,使管护员可以看到林区内的情况,即便是地理环境相对恶劣的区域、边界地带,也能进行有效巡视。一旦林区出现火点或冒烟,可快速识别到,以便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此外,还可以在主要入口、重点区域、管护站安装监控设置,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实现全覆盖、全天候的管理。通过智能管理平台的搭建、完善软硬件管理设施,打造体系健全的管护工作体系,促进林业人员发挥自身职能,实现精细化管控。
(三)与科研工作联系,提升病虫害防治的效率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国有林场管护工作,不仅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提升资金、设备、人才、政策等支持,还应密切与高校、社会科研机构等合作。从而,使护林工作更具先进性。传统的森林防护手段、管理措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病虫害防治为例,化学药剂会对益虫、土壤、农作物等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生态平衡。
在密切与高校合作的过程中,可吸引更多林业人才关注本省林业事业发展,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并促进新技术、新型生物防治措施的推广。通过物理、生物、人工等防治手段结合,促进对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做好森林防护工作,遏制病虫害滋生。与此同时,还应推出形式更为灵活的准入机制,适度引入社会资本。这样有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规避金融风险,为科研工作开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有助于养护工作的创新实施,使其做好造林护林、森林资源管理、防病虫害等工作。
(四)进行多渠道宣传,吸引民众的关注与支持
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普及森林资源保护知识,让民众积极地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而己力,还需注重对传统媒体、新媒体联合应用。可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利用广播、电视、移动媒体、微博、微信、抖音等进行养护知识宣传,促进政府、民众与第三方机构的共同监督,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提升林业工作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助力国有林场森林管护工作的稳健实施。例如:可在抖音平台开设公众号,使民众了解森林养护员的工作,被其敬业精神、奉献意识所感动。可推送相关的科普知识,让民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举报不法行为,对其实施严厉打击。从而,使民众更加关注、关心、支持林业工作,在促进养护工作提质增效中,又能面向社会公众,使其具有参与者、受惠者、关注者多重角色。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不仅为林业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对国有林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生成提出了新的要求[3]。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推进,促进国有林场的转型升级与各项工作扎实落实,使管护工作高质量实施,需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让他们具有责任意识,能够在“壮美林业”建设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力军作用,构建绿色发展优势。同时,还应提高软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做好相应的管护宣传工作,提高民众的思想认识,使其支持并关注林业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洁.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国有林场管护工作探究[J].南方农业,2020,10(9):15.
[2]冯志芳.基于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有林场管护工作研究[J].吉林农业,2019,22(4):1.
[3]张其平.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护的强化思路[J].乡村科技,2019,8(5):20.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陈国飞(1990—),男,广西荔浦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