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短视频生产中民族乡村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达

2021-11-10徐雨祥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认同共同体

摘要:民族乡村青年的影像化表达成为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达的重要场域。民族乡村青年通过短视频生产方式表达多维度共同体意识,凝聚共识共力铸牢了中华民族有机共同体,有助于构建各民族彼此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下的命运与共的各族关系,形成国家认同向心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短视频生产 乡村青年 共同体 认同

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历史大趋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议题之一则是如何有效培育并深化一个超越族际差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思想,为破解这一关键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想指引。“身份认同感不仅给人骄傲与欢愉,而且也是力量和信心的源泉。”民族乡村青年通过短视频生产,建构起身份认同进而多维度表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展现了民族乡村青年的归属感,也助力于实现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

一、网络短视频的生产

伴随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短视频已经成为用户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如今,短视频生产已成为一种连接生活与媒介的关键载体,同时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存与媒介表达。网络短视频凭其创作门槛低、社交属性强和碎片化娱乐的属性逐渐成为民族乡村青年跻身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介质。入门门槛低的同时,又具备较强的交互性,使得这一娱乐形式更适合民族乡村青年参与,因而能在民族乡村青年群体中获得更强的传播力度和速度。他们在各大网络短视频平台中呈现自我和建构身份,在短视频生产中表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乡村青年对短视频的大规模性使用本身即是民族乡村青年的重新聚集行为,不断通过群体特征召唤散落的“民族乡村”在新场域进行重新集聚,利用现实中的手机和网络账号在虚拟空间里将“私人领域”扩散至“公众领域”,在理想化的虚拟世界中展示自我、超越自我。民族乡村青年在短视频生产中发现彼此、认知着彼此,形成“共情”心理,扩大着人际交往圈,共同构筑起民族乡村青年的群体认同与群体归属,以现代化的方式表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生产的内容

(一)命运共同体

齐格蒙特· 鲍曼认为“共同体是一个‘温馨’的地方,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场所。它就像是一个家(roof)”,只有在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大家庭里,共同体成员才会有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才能汇聚起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民族乡村青年通过短视频平台来进行自我日常生活呈现,兼具短视频生产主体与短视频享用主体。他们的日常短视频内容大多为日常生活琐事的情景记录或者情景再现,能引起与之相同际遇的群体共鸣。民族乡村青年彼此遭遇类似,命运相连,进而形成一个拥有一定边界的虚拟社会群体,若干个虚拟社交圈在短视频平台对生产的短视频内容评论、转发、点赞,凝聚起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历史与现实发展形成的结果,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二)利益共同体

共同体有其内在秩序,并最大限度保障共同体之中个体的利益。民族乡村青年网络短视频的呈现内容大多以自身的现实生活为主,源于现实的影像化表达,包括既得的收益展示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诉求。得益于网络短视频更新频率的高效、快速,民族乡村青年影像表达内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阶段性、动态性特点。他们通过短视频平台扩大了社交网络,积淀了自己的社会资本,从而为生活和生产获取一些人际便利。基于文化同質性的特点,他们结成关系紧密的虚拟利益共同体,进而转为实体利益共同体。区域性兼国家性的利益共同体特性,构筑起国家认同维度,最终表达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文化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作为共同生活于一个地域的居民,其文化共同体在解构中实现着重构。在短视频生产过程中,民族乡村青年逐步提升自身的归属感、对家乡的自豪感,极大提升了民族乡村青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共生融合是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重要基础。”

(四)政治共同体

“政治共同体是以共同的政治利益为基础,具有共享的政治机构的人们构成的社会集合体。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政治共同体以种族、宗教、职业和共同的政治机构为基础,它有三个要素:对政治和道德规范的某种共识;共同的利益;体现道德一致性和共同利益的政治机构及政治制度。”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内,有共同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认同。

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在忠实地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的同时,忠实地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的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民族乡村青年的短视频生产中表达着这种红色基因。

三、传播及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同时也是一个基于政治、经济和地域等因素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多维因素交叉影响构建的共同体,民族乡村青年在短视频生产中首先建构起自我意识,达成了情感诉求的表达,他们也正是通过把自身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投射到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中,从而获得情感体验的不断深入,并借助这种情感体验的扩展来连接他人以及强化群体认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我们坚信,只要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顺应历史大势,共担民族大义,把民族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自有其形成的古老渊源,更是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随着我国各族人民的交流和交往而日益加深。

结语

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又是文化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发表达是构筑国家认同的关键一环,有助力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切实保障国家利益实现。民族乡村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达映证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实现与本民族的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只有各民族之间休戚与共的相依,才能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从而实现建构一个有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张巍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3] [印]阿玛蒂亚森. 身份与暴力,李风华等译[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 [英]安东尼·吉登斯,菲利普·萨顿.社会学基本概念,王修晓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6] [美]夸梅·安东尼·阿皮亚.认同伦理学[M].张容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7] 刘娜,重塑与角力:网络短视频中的乡村文化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8(45).

[8] 王宗礼.国家建构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

[9] 尹金凤,蒋书慧. 网络短视频生产中乡镇青年的身份认同建构[J].传媒与社会,2020(8).

[10]刘星铄,吴靖.从“快手”短视频社交软件中分析城乡文化认同[J].现代信息科技,2017(3)

作者简介:徐雨祥(1995.4- );男;汉族;甘肃庄浪人;硕士研究生;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认同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以工作室为载体打造班主任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冲刺与挑战”问题设计例析
“认同”视角下辅导员心理辅导谈话技巧研究
舆论场理性族群的认同与构建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