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的发展现况及前景
2021-11-10孔彩申贝贝张锶煜
孔彩 申贝贝 张锶煜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安全。所谓心脏康复指的是对于患者的病情以及心脏恢复功能等方面展开较为系统的评估,通过多种多方面指导,达到缓解病痛,以及改善心血管问题等目的,以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再发作的风险,同时也可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心脏康复概述、心脏康复方法以及心脏康复发展前景作一综述,为引导临床心脏康复等方面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脏康复;康复途径
1心脏康复概述
1.1.定义
心脏康复主要以患者的运动、心脏危险等多重因素进行控制,使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功能得到一定改善,机体抵抗力得到一定提高,而控制危险因素,可减少患者再次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猝死、心肌梗死)的风险。同时,通过运动、营养等指导,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有研究指出,心脏康复治疗是一种较为综合的心血管疾病诊治方式,涵盖心血管疾病整个范围,即发布前预防和发病后康复,可实现从心理-生理-社会的综合医疗保健,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1]。
1.2.心脏康复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诊疗体系中心脏康复这一环节与国外相比差之甚远,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民众尚未对心血管相关疾病的预防以及康复等方面形成清晰认知,直接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一定程度造成治疗经济负担加重。因此,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是当前发展趋势和需求。
1.3.心脏康复分期
对于患者而言,心脏康复治疗主要分为以下三期:第一期是住院康复治疗;第二期是院外康复治疗;第三期是院外长期康复治疗。心脏康复诊疗在患者出现心脏问题初期就应该引起重视且及时启动治疗方案,贯穿整个康复过程,但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侧重点。
2心脏康复方法
在心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心脏康复方法是预防方案的重要组成内容,以评估为前提,通过药物、运动、营养、心理、以及患者对抽烟的依赖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干预,实现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各个时期的全程康复管理[2]。
2.1药物
药物是心脏康复开展的基础,临床常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抗血小板药物等。药物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改善预后,并依据个体差异实施针对性药物处方。相关研究显示,药物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且呈正相关。杨彦萍等研究表明,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咨询、健康指导、动机访谈以及监督,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因此,对于临床治疗而言,应着重加强对于患者在药物治疗等方面的知识讲解,以提高治疗依从性,进一步促进良好治疗效果的形成。
2.2运动
运动是心脏康复的核心,常规方式包括有氧运动、阻抗运动、平衡训练等,需要把控的指标包括强度、时间、频率以及注意事项。当前常见有氧运动包括快步、慢跑、游泳等,运动时间为20~40min,每周3~5次最佳。阻抗运动包括俯卧撑、运动器械、弹力带等,每次30min。柔韧性训练提倡上肢、下肢、颈部拉伸,建议强度为有拉伸感觉无明显疼痛为宜,每次10min,每个20s左右。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重视科学运动,通过实施个体化的运动干预,以提高心肌缺氧耐受力,预防和减轻心脏动脉损害[3]。
2.3营养
心血管疾病营养干预的一般原则是,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摄入,尽量保持或逐渐接近理想体重。提出以下建议:①确保摄取足够的优质蛋白质;②限制反式脂肪的摄入量;③确保你吃足够的单不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④限制你的钠摄入量不超过6克盐;⑤减少高钠食物的摄入量;⑥确保你摄入了足够的膳食纤维;⑦确保你摄入了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微量营养素。如果由于医疗原因不能平衡饮食,请在营养师和其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医疗食品。
2.4心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心理健康也在疾病康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心理方法包括主动与患者沟通、讲解成功病例、增强治疗自信心、定期随访、顾虑家属给予支持。若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无改善,应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干预。除此之外,打太极拳、音乐疗法、催眠疗法等也逐渐应用于临床。有研究指出,睡眠质量与冠心病病情密切相关,睡眠不足6h或者超过9h,年龄超过35岁人群为冠心病高危因素。对于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应使用相应量表进行准确评估,明确睡眠障碍原因,实施个性化综合治疗[4]。
3心脏康复发展前景
当前,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推动医疗方面也实现较为全面的发展,这一变化为心脏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有研究表明,将医联体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医院所获得的收益是最为可观的,能够在确保提升医疗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和护理。同时表明,医联体改革的心脏患者与初次诊疗患者相比,有著更好的身体机能。故,医联体改革可促进心脏康复的实施,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今后心脏康复发展提供了方向[5]。
总结
在我国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心脏康复虽然得到一定发展,但仍不满足中国心脏康复的巨大需求,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药物、运动、营养、心理、戒烟控烟、中医等心脏康复干预均可获得一定效果,但是由于缺乏相关数据以及较为严谨的设计验证心脏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因此,后期对于心脏康复治疗方面仍然需要庞大的数据作为支撑,将多种理论知识相互结合,确保对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李如雪,罗丹,李明子.心血管疾病病人居家心脏康复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21,35(12):2159-2162.
[2]李强,黄建,白长川.益气化瘀利水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兼水停证)患者心脏康复的观察[J/OL].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13[2021-06-23].
[3]代天,杨萍,黎明.介入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高血压90例分析[J].安徽医药,2021,25(06):1162-1165.
[4]周同芳,王星,吴姗姗.基于心脏康复风险评估的康复治疗联合经络操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11):168-171.
[5]龚艳辉,谭力权,肖樱,汪丽娟,周兰.早期心脏康复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