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功能定位与路径构建研究

2021-11-10赵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1期
关键词:新乡贤基层治理乡村治理

摘要:随着我國历史发展与乡村社会变迁,新乡贤应运而生。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起着促进资源整合、协调利益矛盾、改善乡风文明的重要作用。乡村社会作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场域和前沿阵地,其治理空间和治理格局呈现出高度空心化和碎片化的特质,严重制约着乡村社会治理效能的提高。新乡贤是乡村社会宝贵的固有治理资源和治理力量,如何引导并发挥新乡贤的力量,考验着基层政府的治理水平和治理智慧。通过深入分析新乡贤在乡村治理的功能定位,厘清和拓宽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有效路径,对于优化乡村治理格局、改善乡风文明、协调乡村矛盾从而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乡贤;乡村治理;基层治理

一、新乡贤的内涵

新乡贤由传统乡贤演变而来。传统乡贤一般是指在乡村场域中德高望重、能力卓著且对乡村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群体。传统乡贤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与本土本乡紧密相连,社会影响力较高。乡村社会的下的传统乡贤较为重视其文化及道德伦理,教育背景大多良好。从其群体结构来看,传统乡贤往往由乡绅、士绅和其它乡村知识分子等构成。这一群体通常成为乡村社会治理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并以道义与德义为情感价值纽带维系着乡村共同体,承载着传承乡土社会文明、化解乡村社会纷争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乡村社会传统的差序格局逐渐消解,新乡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新乡贤泛指“具备一门专长、学历较高、具备开拓精神、拥有回报故土的一腔热血”、返乡干事创业以推动乡村振兴的贤能人士。新乡贤面对城乡流动日益加快的社会现状,主张根据乡村振兴的多重现实需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建设。新乡贤基于社会环境变化做出的调整,改变了传统乡贤以本乡本土为中心的活动范围,从而兼具了乡村与城市双重活动属性。从人员结构上看,新乡贤的草根化与平民化的特征明显,囊括了普通党员、党外人士、普通民众、老村干部、教师医生等多种群体。新乡贤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带头雁”,分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在场”乡贤,曾经生活在乡村、外出求学或工作定居但仍心系家乡发展的“不在场”乡贤,从城市来到乡村创业发展的“外来”乡贤。新乡贤的政治文化素养、道德及知识水平往往较高,从群众中到群众中去,处事公正且善于协调,熟悉民风民俗、政策法规。现代乡贤是对传统乡贤的继承与发展,汲取了传统乡村场域中有益的治理经验,服务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

二、乡村治理中新乡贤的功能定位

(一)推动乡村资源高效整合

在乡村治理中,政府肩负着多重责任,既要维护着乡村的公共利益,又要为乡村社会运行提供公共服务。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乡村社会的社会组织发育与市场经济发展步履缓慢,因而整个乡村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高度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与此同时,乡村社会对日益美好的物质生活需要愈加强烈,又必然会导致会出现公共财政难以支撑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窘境。而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具有明显的物质资源优势,不仅能参与乡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还能通过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弥补财政不足的情况,推动乡村既有资源的利用与整合。新乡贤可以借助其社会名望和影响力,、聚集更多的乡贤资源及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发展。

(二)引导并改善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乡村道德水平和精神面貌的风向标,其核心是村民道德素养的提升。新乡贤大都经历过良好的教育,蕴含着新的乡村精神和乡村文化。新乡贤往往是乡村社会的英雄模范、道德模范,他们往往德才兼备、一呼百应;在乡村社会中,新乡贤话语的影响力大和认可度高,村民以都以新乡贤为道德标杆。在乡村治理中,一方面,新乡贤能引领和打造良好的家庭美德和家族家风,以个体的善举良行推动着传统美德的弘扬和正能量的不断传播;另一方面,能潜移默化地引导乡村文化风向,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推动乡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三)协调乡村内部利益矛盾

伴随着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乡村社会的利益矛盾不断凸显,打破了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乡村的利益协调既关乎着个体的切身利益,也关乎着整体的公共利益。乡村社会具有典型的差序特征,而新乡贤在乡村社会具有天然的地缘和人缘优势,对产生冲突的利益相关者基本情况较为熟悉,因此便于从情感沟通入手,调停和化解村民间激烈的利益矛盾,以温和的方式实现基层社会利益矛盾的柔性治理。此外,新乡贤在乡村社会群众基础和影响力较好,因此,新乡贤不仅可以规范村民们的利益表达行为,还可以在政府与村民间起着纽带的作用,化解政府与村民的矛盾、推进政府工作,从而提高乡村社会内部化解矛盾的能力。

三、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构建

(一)明确新乡贤的角色定位

新乡贤作为乡村的精英人士,承载着多重治理期望。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前提在于处理好与基层政府等既有治理主体间职能运行的边界,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一方面,基层政府应杜绝滥用行政权力干预新乡贤组织的发展,而是借助分权与合作,充分激发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和动力,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的高效协同治理。另一方面,新乡贤应避免插手公权力特有的治理空间,通过完善组织治理功能,加强与基层政府的沟通联系,运用基层政府的资源优势,为乡村治理添砖加瓦。

(二)确立新乡贤的合法身份

新乡贤的身份确立需要通过法定程序的认可,由于身份认定程序未能有效开展,其合法地位难免遭遇村民质疑,从而阻碍工作推进。鉴于此,政府应当对乡村治理现状进行细致考量,通过法定程序确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原则、方式、范围、职责等基本要素,明晰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合法地位。在认定新乡贤组织的成立与新乡贤的加入时,对其进行合法的报备和注册,强化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合法身份”,避免新乡贤在参与乡村治理中开展各项工作时出现身份认同危机。

(三)构建新乡贤参与的多元平台

通过搭建多元平台,拓宽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深度、广度和有效度。首先,要加强新乡贤组织化平台建设,不断推进乡贤协会、乡贤商会、乡贤参事会等新乡贤组织的创建工作,凝聚各类新乡贤力量,共同为现代乡村治理出谋划策,让个体发展与村庄的整体发展相辅相成,形成乡村治理合力。其次,打造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服务平台。依托异地商会、乡情恳谈会等形式,建立新乡贤多元化联络服务平台,以专业的服务促回归,让新乡贤成为产业兴旺、招商引资的带头人,从而带动资金回流和企业回迁,激发村民反哺家乡的热情,实现新乡贤资源与乡村善治充分耦合。

参考文献

[1]刘泽峰.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J].党政干部学刊,2021(04):69-76.

[2]王林霞.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多维视角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1(03):68-74.

[3]聂梦琪.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功能、困境及化解对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24(02):19-23.

[4]柏宏媛.乡村治理视域下培育现代乡贤的困境与对策[J].农业经济,2021(06):69-71.

作者简介:

赵敏(1996—),男,汉族,江苏淮安人,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

猜你喜欢

新乡贤基层治理乡村治理
如何避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搭便车”
新乡贤治村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间组织发展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影响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的问题与对策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沧州七旬老人成“新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