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盐城珍禽保护区的自然教育

2021-11-10惠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1期
关键词:自然教育生态文明

摘  要:自然保护区是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遗迹等就地保护的重要区域,在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是一种自然保护的主动战略,对自然保护区的持续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盐城珍禽保护区是传播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场所,有利于提升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扩大自然保护区的社会影响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自然教育;珍禽保护区;生态文明

一、盐城珍禽保护区概况

盐城珍禽保护区地处江苏中部沿海,海岸线长约582公里,总面积24.73万公顷,是太平洋西岸及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好的连续分布泥质潮间带滩涂,也是濒危物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上不可替代的栖息地,它与海岸紧密相连,浑然一体,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辐射沙脊群,丹顶鹤、麋鹿、勺嘴鹬等各种野生动物组成一幅幅美丽画卷。

保护区的淤积淤长型海岸带、丰富多样的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孕育着异常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区内有动植物2600多种,其中高等植物626种,有各类动物1565种,这里共记录鸟类41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白尾海雕等2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大天鹅、鸳鸯、灰鹤、白琵鹭等81种。这里是全球野生丹顶鹤西部迁徙种群最大的越冬地,每年约有600-800只丹顶鹤回家“过年”,被称为“丹顶鹤的故乡”。每年约有1000万只以上的候鸟经此迁徙、繁衍、停歇,季节性居留和常年居留的鸟类达50多万只。保护区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高度富集区,还是一些濒危物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栖息地,更是名副其实的生物物种“基因库”。珍禽保护区先后发展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东亚澳大利西亚涉禽迁徙网络成员、世界自然遗产,素有“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故乡”的美誉。

二、盐城珍禽保护区的核心资源

盐城珍禽保护区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底蕴丰厚的歷史文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活动,先后创建成为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自然教育学校(基地)、全国林草科普基地、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

(一)文化资源

旅游的生命核心主要在于以地方文化为主的特色文化建设,盐城保护区结合自身特点,坚持以湿地文化为承载,鹤文化为核心,“一个真实的故事”为灵魂,突出表现迥异于其他景区的文化特点,充分显示出文化个性和文化底蕴。具体实践中,着重以大笔墨将丹顶鹤的吉祥、爱情和长寿元素进行浓缩提炼,形成丹顶鹤文化的核心要素,重点打造丹顶鹤主题馆、红毯栈道婚纱基地、浪漫花海等生态景观项目。同时配合国家、省市级媒体、电影制作单位以及文化创作者,协助做好以徐秀娟为原型的相关艺术作品的创作,将徐秀娟的精神牢牢扎根在生态文明的土壤之中,扎根在人们的心中。

(二)湿地资源

盐城珍禽保护区是国际重要湿地,位于我国的黄海之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53′45″—121°18′12″,北纬32°48′47″—34°29′28″之间,总面积为24.73万公顷,其中,核心区2.26万公顷,缓冲区5.67万公顷,实验区1.7万公顷,是我国最大的淤涨型海涂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保护对象为以丹顶鹤为代表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北亚热带边缘的典型淤泥质海涂湿地生态系统。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显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第十条(生物多样性)标准,为数以百万计的迁徙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是勺嘴鹬、丹顶鹤等珍稀濒危候鸟保护的不可替代的自然栖息地,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2019年7月5日,盐城珍禽保护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名录。

(三)海洋资源

盐城保护区东邻黄海,黄海是太平洋西部最大的边缘海,位于我国与朝鲜半岛之间。黄海平均水深90米,海底比较平坦,大部分水深超过60米。盐城黄海海岸线绵延582公里,占全省海岸线长度的61%,其中沿海滩涂长达444公里,为中国最长,滩涂面积达到683万亩,相当于南京城区的20多倍,且每年以2万多亩的速度向东淤涨。江苏沿海地区滩涂资源丰富,海洋动物中鱼类占主要地位,共约 300种。

(四)森林资源

盐城林场建于1959年9月,位于盐城大市区东首,紧邻盐城保护区,占地面积1900公顷。林场历经50余年的开发,森林覆盖率达85%,现有树种100多个。林内栖息着数百种珍禽奇兽。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珍禽有12种,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珍禽有67种,滩涂兽类22种。场内森林景观优美,林相整齐,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是休闲旅游、科普研学的绝佳场所。

三、基础条件完善

(一)优秀的人力资源

早在1988-1990年,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史密司桑野生动物研究院合作,以盐城珍禽保护区为课堂,连续三年开设面向第三世界国家的野生动物管理人员、自然保护地科研工作者以及高校和研究院所相关人员的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培训班。盐城珍禽保护区成为各级各类培训基地与自然课堂。2020年,珍禽保护区与盐城师范学院合作建立了我国高等院校中首个湿地学院。保护区7名专业技术人员被聘任为湿地学院教授、副教授、讲师。

珍禽保护区配备专职人员统筹自然教育工作,为活动开展提供了专业保障。在科普教育团队中有《科普中国》项目聘请专家、中国生态环境科普专家、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作为技术引领。

(二)科普设施齐全

珍禽保护区经过多年的悉心经营,基础设施完备,研学条件优越,科普基地建设颇具规模,已经初步形成以研学培训中心、中国盐城丹顶鹤主题展览馆、丹顶鹤救护繁育中心、鸟类研究中心、拓展基地、徐秀娟精神传承教室、观鸟屋为主体的科普教育游线。

1、中国盐城丹顶鹤主题展览馆

以广阔的黄海海滨湿地为背景,以珍禽丹顶鹤为主题,是一座集文化传播、科普教育、物种保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自然类专业展馆。2016年荣获“最佳生态湿地场馆”称号。主题馆外观造型来源于千纸鹤,整体建筑面积10300平方米,内设可容纳120人的科普教室、手工作坊。

2、观鸟屋和观鸟栈道

观鸟是一项健康、文明、绿色的休闲活动,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盐城珍禽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优势使之成为鸟类的天堂,区内精心设计了造型别致、隐蔽于竹林中的专业性观鸟建筑,让公众在不干扰鸟类的情况下,通过望远镜等设备欣赏鸟类的各种行为以及多姿多彩的美丽身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提高人们爱鸟、护鸟的意识。

3、徐秀娟精神传承教室

徐秀娟精神传承教室是保护区开展红色教育基地。主要记录徐秀娟烈士在扎龙保护区和东北林业大学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来到盐城黄海滩涂为了救护珍禽,将她23岁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一生热爱并为之呕心沥血的生态保护事业,为这片神奇的黄海湿地留下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在这里瞻仰烈士墓地,学习她坚定信念、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和她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的大无畏精神。

4、丹顶鹤救护繁育中心

丹顶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9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盐城珍禽保护区是我国野生丹顶鹤最大的越冬地,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及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使丹顶鹤种群数量有所减少。盐城保护区从1986年起开展越冬地丹顶鹤人工繁育研究工作,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经验的积累,终于在1994年取得丹顶鹤人工繁殖系列工作的全面成功,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截止2021年保护区已成功繁育100多只丹顶鹤,为保护和复壮野生种群作出了贡献。这些重要成果理论,通过导赏员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孩子们在了解丹顶鹤生长过程中,逐渐使大家认识到濒危物种成长的艰辛,从而更好地珍爱生命,保护珍禽,保护湿地。

(三)精品自然教育课程

盐城珍禽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自然教育模式,精心编写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盐城湿地我的家》、研学手册《“鹤”我一起去旅行》、《雏鹤夏令营》以及系列科普折页,设计制作有趣实用的教学道具,量身打造了“美丽的丹顶鹤”、“走进鸟的世界”、“探寻湿地精灵”、“倦鸟归巢”、“小小饲养员”、“为鸟做个家”等系列精彩纷呈的科普课程,深受青少年的欢迎,使孩子们认识到提升人与自然间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科普教材分为五部分:认知篇、湿地篇、生物篇、人文篇和综合篇。认知篇主要介绍盐城保护区的基本概况;湿地篇主要介绍黄海湿地的地质特征;生物篇主要介绍湿地常见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的环境;人文篇主要是介绍古诗词文化中的鸟类和植物;综合篇将上述内容充分融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观鸟识花赏自然”科普研学项目,将自然观光、生态观鸟和科普研学相结合,将大美湿地与学生的课本相结合,进一步拓展研学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该系列课程主题有走进湿地、飞羽精灵、花木精灵三大系列。走进湿地系列课程作为孩子们探索湿地的基础课,让孩子们了解湿地的功能、认识入侵物种的危害和湿地保护的重要性,让青少年尝试走出校园,认识湿地,融入湿地。飞羽精灵系列课程主要让孩子们了解湿地中鸟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掌握鳥类观察的基本方法,感受到观鸟的乐趣。花木精灵系列课程主要让孩子们了解湿地中的植物,提升环境感知力,学会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引导孩子们理解人与湿地和谐共存的意义。

四、社会反响极好

盐城珍禽保护区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悉心经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挖掘自身特色,设置不同活动主题,打造精品自然教育课程,在“生物多样性日”、“世界湿地日”等主题日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特色,创塑品牌,做到内容和形式多元化,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度,积极策划组织开展各种科普活动,突出自然教育意义,彰显生态特色。

科普活动“观鸟识花赏自然”在2020年荣获“第九届梁希科普活动奖”,逐渐创建成为苏北地区颇有影响力的科普研学品牌,这是盐城保护区自然教育重要的发展契机。经统计,截至2021年7月,此系列科普活动累计接待省内外中小学生5.2万人次,在“观鸟识花赏自然”的衍生产品“湿地科普进校园”活动中,我们走进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等9所高校,聘请了国内知名院校的教授向4600多名学生宣传普及湿地科普知识,活动结束后有400多名学生自愿成为盐城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志愿者,社会效应得到进一步彰显,提升保护区的社会影响力,推进生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广泛传播自然生态知识,引导社会公众更加自觉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彩琴、罗探基、钟象景--象头山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初探,《农家科技:中旬刊》-2017;

【2】冯科,谢汉宾—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SWOT分析,《林业建设》-2018;

【3】惠莉、陈卫华--盐城珍禽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江苏环境》-2021。

作者简介:

姓名:惠莉,性别:女,出生年月:1975.12,省市(籍贯):江苏省盐城市,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专业:环境科研,研究方向:环境保护。

猜你喜欢

自然教育生态文明
利用农村花木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自然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试论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卢梭自然教育观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