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更好的推动当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021-11-10刘竞天

文学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汉字传统文化

刘竞天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高度发展,尤其是商业因素对文化的影响,一些传统文化式微,如何更好的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粗略的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

如何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青年人中的继承与发展,有以下几个问题可以关注与思考。

一、古体汉字(繁体、篆体汉字)教育与国粹教育

作为为数不多使用象形文字的语言,汉字的美丽不言而喻。虽然简化字使用交流很方便,但是缺少的了汉字的溯源与灵魂,所以繁体、篆体字教育十分必要。要想了解汉字的复杂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就要翻阅《说文解字》,而《说文解字》也是多基于古体汉字,来阐明汉字的渊源与博深的释义,可以说古体汉字凝结了几千年来人类对宇宙万物的认知与自身发展生活经历、经验的积累。对于炎黄后世而言,了解中华五千年文化史与自己祖国伟大文字的由来与演变十分必要。

通过繁体字教学,可以介绍可我们汉字的由来,从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演变成有寓意的符号文字,值得传承。更加可以增加后世的民族自豪感、一定程度上避免古老汉文化的断层,还可以增加大中华地区认同度,增加海外华人的认同感。

另外,对古体汉字教育,可以有助于书法这一国粹的传承与挖掘与研究。优秀的书法多数是凭借繁体汉字展现的。书法中的汉字结构摆位使其灵动与魅力所在,而往往繁体汉字可以更好的展示汉字的神韵。

当然,后世的年轻人能识别和特定场合使用古体汉字即可,正常书写交流仍使用规范的简化字,这样可以保证交流的效率,因此有选择的使用规范汉字,明确使用前提环境,就像西文词汇有大小写一样,十分必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二课堂

我们有必要在中学、大学的第二课堂中教习学生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什么必要,方式如下:

科普式的讲座概论,介绍这种文化的来龙去脉、渊源、发展阶段、 成熟的特色,比如刺绣的发展历史,在古代的兴盛演变的过程,地域特色等。在此期间还可以建立现场互动平台,给学生解答疑惑。

视频资料整合后共享,让学生感受这种文化的实景表现,以及当前我们为其保护所做的各种努力与现状。比如,云锦的制作过程,成品的魅力展现。

邀请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亲身演绎这种文化,或者现场教学、手把手教育孩子们学习一些基本技艺,沉浸式体验这种的文化的特质与魅力。另外如前法炮制,建立交流学习互动平台,让传承人与爱好者建立建立良好的教学平台。当前这种模式已经应用于方言的保护传承中。例如,例如风筝的文化、制作方法,宣纸的制作方法,昆曲、平台的形体、唱腔。

三、传统文化的创新的取舍

传统文化如何为炎黄后世继承发展,是一个十分急迫的问题,与时俱进、寻求变通是不二法门。不过首要的原则界限是,应当延续保持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在此根本之上的内容与形式不能轻易变更;其次,在守住内核以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外围内容与形式,要跟进时代,紧贴时下新元素,与大众易于接受的表现形式、审美情趣相结合,具有时代鲜活特色,才更容易被当世群体所接受。当然,融合时代元素不是运用粗暴的手段生搬硬套、也不可因循守旧拒发展于门外;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比如很多传统的文化在硬件方面结合了新型科技手段,在软文化方面,巧妙了热门的、话题度高的新观念、事件、时髦网络语言特点、文创元素、生活娱乐方式等等。只有让一部分时下的年轻人接纳并纳入其生活模式,这种新型的传统文化才可以传承下去。不用担心传统文化被现代虚无浮躁功利颓丧的商业文化玷污,因为形式只是载体,精髓与魂灵传承才是关键,此外我们在选择新鲜元素与之融合的时候,是有把关的,被选择的,被滤过,保证这些新元素的正能量。继承與发展犹如平衡两端的砝码,缺一不可。一旦出现文化传承断层十分可惜,尤为严重的是后世将会走许多弯路,延缓社会发展,成为延滞期。

中华文化的传承,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代人努力,发挥智慧哺育后代。每一代华夏儿女应该结合当世的生活生产的特点、热点,巧妙地与之融合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后代子孙接受她、喜欢她、效仿她、实践她,如此才能把优秀的中华文明不断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陈乙华;曹劲松. 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创生的机理与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1,(10): 163-170;

[2].古俊梅.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非遗保护研究[J].今古文创,2021,(40): 75-76;

[3].周忠华.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1,(05): 70-83

猜你喜欢

汉字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少年力斗传统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