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关系网络与古代政治秩序的建立

2021-11-10杨月

文学天地 2021年9期

摘要:稳定的政治秩序是社会运转的基石,是任何一个国家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与状态。“濮议”是宋朝时期发生的一场围绕宋英宗生父称呼的争论,“大礼议”则是嘉靖时期关于皇统问题上的争论,经过一系列斗争,宋英宗与明世宗在“濮议”和“大礼议”中都获得了胜利,宋英宗与明世宗在“濮议”和“大礼议”后建立了宋、明两朝的统治秩序。运用“求同法”与“求异法”,对宋英宗时期“濮议”和嘉靖时期“大礼议”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来探讨影响建立和维护稳定的政治秩序的因素。通过对两个历史案例的比较分析,发现构建社会关系网络是古代皇帝成功建立统治秩序的关键因素,这种社会关系网络覆盖到有权势、声望的人物以及政治精英等等。

关键词:濮议;政治秩序;大礼议;关系网络

一、前言

稳定的政治秩序是政治体系中其他因素得以存续的基础。不同的政治体系中维持稳定的政治秩序的方法和手段不尽相同。古代中国的政治斗争现象已经屡见不鲜,皇权与相权、官僚阶级内部都围绕不同利益展开斗争,从而构建起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为统治集团政治改革提供机遇,对促进国家变革以及对国家政治秩序的建立与维护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宋朝“濮议”和明代“大礼议”两个历史案例的具体分析,可以弄清宋代和明代历史的重大转型和发展路径。本文首先要确定政治秩序的概念,亨廷顿认为“政治秩序”一词代表着某种目标,政治秩序的下降包括政府的权威、有效性、合法性下降;政治稳定是其政治秩序论的关键组成要素[1]。钱永祥认为社会上的个人、团体为了争取有力的地位,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去维护和运作,而这种运作所遵从的规范和准则就是政治秩序[2]。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本文认为政治秩序是一种状态,整个社会处于平稳运行的这样一个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政治生活保持着一定的秩序且稳定、政府合法性程度高。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回顾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单一因素对政治秩序的影响,所以本文将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梳理。展龙认为在古代中国,社会舆论具有多种多样形式。帝制时代的舆论专制性依靠着严密的管理体制压制着民间舆论。与此同时,知识精英主导的民间舆论对社会突发事件、争议性政治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官方舆论形成对抗,社会舆论对于良好政治秩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表现在传统社会舆论活动的消极负面性成为扰乱政治秩序的负面能量[3]。朱建磊认为晚明之际士大夫阶层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君臣之间的冲突和意见不一,成为破坏传统政治秩序的一大源头。同时,蓬勃发展起来的民间组织对政治秩序造成了激烈的冲击,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悖离对晚明时代的政治格局有着一定程度的改变作用;晚明时期科举官僚体制运作的弊端使得部分知识分子动摇了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传统政治秩序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思想解放潮流和伦理启蒙也给晚明的政治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4]。黄义英认为皇权对传统政治秩序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皇帝象征着最高的权力,他的权威可以塑造群臣身份的这样一个权力关系,也有利于稳定的政治格局的形成。皇权自身的秩序化可以带动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5]。

基于学者们的研究,本文的观点是:构建社会关系网络对政治秩序的建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权势人物(“濮议”中的曹太后)还是政治精英(“大礼议”中的张璁)。故本文的核心自变量为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控制变量有如争议的内容、争议目的、争议的时代背景等,结果变量为古代政治秩序的建立、维护。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为“求同法”和“求异法”,而通过这两种方法对“濮议”和“大礼议”两个历史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窥得在维护传统政治秩序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为了进行区分以及方便下文撰写,本文将“濮议”之争划分为两个阶段,以曹太后诏令颁布前为第一阶段,诏令发布后为第二个阶段,这之间有一年的时间间隔。“求异法”需要在相似案例中寻找导致相异结果发生的原因,如果被研究对象在某一情况中出现而在另一情况中没有出现,而在这两个情况中有诸多共同条件而仅有一个不同条件,那么这一条件就是导致结果发生的原因[6]。首先本文将使用“求异法”分析导致“濮议”在第一阶段失败和第二阶段以获胜为结局的原因。

所谓“求同法”是指“被研究对象在不同情况中出现,但在这些不同情况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导致被研究现象的发生,这一所有个案都具有的条件就是既定现象的原因”[7]。“濮议”与“大礼议”的胜利意味着英宗和明世宗成功地建立起当朝的政治秩序,稳定了政治局势,皇权在与其他权力的斗争中都获得了胜利。“濮议”與“大礼议”发生的时代背景不同,皇权所团结的力量不同,宋英宗和明世宗继统的身份不同,争论内容不同,但却产生了相似的结果——英宗称生父为皇考、世宗称生父为皇考,根据“求同法”的相关原理,这背后一定有着相似的原因,有待我们进行深入探讨。

三、案例分析

(一)为什么选择“濮议”和“大礼议”

宋代和明代是我国历史上发展著名的朝代,明太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巩固了皇帝的权力,皇帝所拥有的权力空前强大。英宗时期的“濮议”事件并非只是一场表面上的关于礼法问题的争论,皇帝、朝廷中的大臣、曹太后都被卷入这场争论中,围绕英宗对仁宗的尊称问题,朝廷上分为两个派别,这两个派别围绕各自的观点,展开了争论。在“大礼议”中,明世宗的胜利维护了明代的政治秩序;稳定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大礼议”中,内阁首相杨廷和在讨论明世宗的生父生母的问题时,援引宋英宗赵曙的例子来讨论这一问题,由此可见“濮议”对宰执杨廷和的建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两个事件具有相似的结果。其次,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讨论相似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得出更坚实可靠的结论,从而使得文章的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

(二)“濮议”之争

“濮议”是宋英宗赵曙围绕生父赵允让尊称的争论,引发了一场长达18个月的争论,是宋朝历史上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贯穿着整个宋英宗时期。学界在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研究时,往往关注个别人物与这场争论的关系,又或者是将“濮议”与其他事件连接起来进行描述和讨论,但“濮议”事件产生的政治影响及其对宋朝后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宋仁宗赵祯作为北宋的第四任皇帝,嘉祐八年因病驾崩,膝下无子。嘉佑七年,经宰相韩琦及大臣司马光等人反复劝谏,宋仁宗立赵宗实为皇子,赐名曙[8]。宋英宗赵曙是宋仁宗的养子,在大臣们的主持下登上帝位。英宗生父为赵允让,在他即位打理朝政后半个月,时任宰相韩琦就向其提出生父赵允让的名分问题。此时,宋仁宗已逝世14个月,英宗下旨令大祥后再议此事。而后宰相韩琦等人提出再议此事,宋英宗下旨将议案送至太常礼院交由两制以上官员讨论。

针对这一议题,朝廷中迅速分成两派。其中一派是台谏派,以司马光、吕诲、范纯仁、王垚等为代表,他们根据儒家的宗法观念,认为宋英宗已经过继给宋仁宗,所以宋英宗理应称生父濮王赵允让为皇伯。另一派为以宰相韩琦、欧阳修等人为首的宰执派,以前朝汉宣帝称其父皇考为例,认为英宗应称其父为皇考。两派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针锋相对,朝廷中的其他官员大多数也赞成台谏派的方案,并对此事议论纷纷。曹太后得知此事,立即下诏,指责韩琦等人不应当称濮王为皇考。宋英宗和韩琦等人认为,在这场争议中曹太后的意见有决定性的作用。一年后,曹太后下诏,称可以让英宗称其父为亲。得到了太后的诏令后,英宗便下令停止对此事的讨论,宣布濮安懿王为亲,并一同与韩琦等人商量如何稳定朝中百官的情绪,从而稳定政治局势。英宗再三思量,将吕诲、范纯仁等人贬出京师,这场历时18个月的争议,以英宗的胜利告终,英宗的孝行也在“濮议”之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以英宗为核心的宋朝新政治秩序也得以成功建立与维护,政治局面也得以稳定下来。

以曹太后前后的态度转变为时间点,本文把“濮议”之争进行拆分,将曹太后态度转变签署诏令前作为“濮议”的第一阶段,并将其与第二阶段进行对比,如下图所示。“濮议”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发生的时代背景相同;宋英宗继统身份相同;争论的内容与目的相同,参与争论的人物相同,但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结果却截然相反。究其原因,是曹太后这一关键人物的态度转变促成了结果的发生,英宗才得以建立维护北宋的新政治秩序。曹太后是宋仁宗的皇后,要想获得这场争议的胜利,曹太后的态度转变是关键,因此一年后曹太后的诏令发布意味着宋英宗等人的成功。在这个事件中,英宗等人构建了与曹太后的社会关系网络,曹太后的帮助是建立政治秩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大礼议”

大礼议是明代歷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对明朝的历史发展走势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是关于皇统问题上的争论,在明朝是第二件小宗入大宗的事件。大礼议意味着明代政治上最大的政治撕裂,与“濮议”不同,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并由此形成了围绕其生父母问题的争议。通过分析大礼议事件,有利于我们认清明代的政治发展路径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暴亡。由于明武宗没有子嗣,所以在时任内阁首辅杨廷和的策划下,根据“兄终弟及”的原则,变通了办法选取明武宗堂弟朱厚熜(明世宗)为新君。与“濮议”中仁宗与英宗的关系有所不同,明世宗朱厚熜是兴献王之子,明孝宗的侄子,明武宗的堂弟。

明世宗即位不久后,即下令群臣讨论生父兴献王的封号。随后,朝廷中形成了“继嗣派”和“继统派”两个派别,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内阁首相杨廷和援引“濮议”之争”,认为明世宗是小宗入大宗,应当以大宗为主,世宗应该称生父兴献王为皇叔考。杨廷和等人声称,朝廷中如有不同意者,当斩。但明世宗对杨廷和等人的做法表示不满,他认为人的父母是不可以随意更改的。

正德十六年,学士张璁上奏表示支持明世宗,他根据遗诏中的“兄终弟及”进行辩论,向杨廷和集团提出自己对遗诏的见解,认为世宗是继承皇统而不是皇嗣。根据遗诏,兴献王和明孝宗是兄弟关系,明武宗是明孝宗之子,明世宗是兴献王长子。武宗没有子嗣,所以世宗即位合情合理,这与预先在宫中立嗣有着本质区别。张璁等人主张称明孝宗为“皇伯考”,称武宗则为“皇兄”,称兴献王为“皇考”,这样来说,父子、叔侄、兄弟关系就都说得通了。张璁的解释深得世宗之心,世宗与其一道,致力于维护和兴献王的父子关系。最后,在张璁和世宗的坚持下,武宗遗诏得以正确解释。世宗颁布诏令,称明孝宗为“皇伯考”,兴献王为皇考,这标志着世宗的父母关系得以维护,世宗至此获得了全面的胜利。

杨廷和在大礼议中彻底失败,以杨廷和为代表的宰执派抱作一团,勾结成性,排除异己,扰乱明代政治秩序,杨廷和违背武宗遗诏和歪曲世宗继位事实使自身走向毁灭。张璁等人与杨廷和集团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既赢得了明世宗的敬重,又加深了双方的了解,使明世宗发现了自己所要依靠的真正力量[9]。大礼议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关乎礼仪的争论,涉及到的是新旧政治势力的较量,以杨廷和为首的旧势力被彻底铲除,张璁等新兴势力代替了杨廷和等人。大礼议所起到的功能是恢复明朝皇权与政治秩序的功能[10],明世宗在大礼议中成功捍卫了明代法律的尊严,在政权过渡过程中成功维护了明代的政治秩序,稳定了政治局面。

在明世宗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张璁根据武宗遗诏据理力争,成功捍卫了明世宗与兴献王的关系,由此可以见得,明世宗在大礼议中获胜的最关键的因素是构建了社会关系网络,获得了张璁的帮助,这一点与“濮议”中曹太后的诏令使英宗获胜一样,是两个案例产生相似结果的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旧的、僵化的、陈腐的一切注定要被新的、生命力旺盛的事物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濮议”与“大礼议”发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这两个政治事件有相似的结果,但在每一案例内部导致结果发生的因素各不相同。为了有更直观的对比,本文将两次历史事件绘制如下表格进行对比分析:

如表格中所呈现出来的内容所示,“濮议”和大礼议两个历史事件所发生的背景、持续的时间、主要目的、争议的内容问题以及围绕争议的问题所形成的派别都不相同,但两个事件有同样的结果。根据“求同法”以及上文的分析,古代政治秩序的稳定需要构建起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建立起特定的联盟。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覆盖的人物对于某些政令的见解和意见是影响事件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而此类人物通常包括在政治体系中处于权威地位的人物以及政治精英等等,这些人在古代帝王建立维护新统治秩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经过上文使用“求同法”和“求异法”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濮议”第一阶段,曹太后这一关键人物的诏令没有发布,导致“濮议”第一阶段以失败(暂时搁置)为结果。一年以后“濮议”之争的第二阶段,曹太后的诏令颁布使得英宗在对生父濮王的称呼这件事上获胜,英宗得以在政权过渡时建立和维护当时的政治秩序。再来看大礼议,杨廷和最初提出的建议并没有世宗采纳,明世宗几次下诏追加生父称号都被封还,而后张璁根据遗诏与继嗣派展开斗争,与世宗最后获得了胜利。所以,根据“求同法”和“求异法”,这种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在帮助皇帝建立和维护新政治秩序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类关键人物包括权势人物,政治精英等等,他们所起到的作用是充当皇帝的智囊团,他们的意见和策略、政治见识,对政治体系的运作有着重要的影响,类似的例子还有如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协助刘备建成了稳定的政治局面。

參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 钱永祥.自由主义与政治秩序:对《自由中国》经验的反省 [M]//纵欲与虚无之上.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3]展龙.舆论史:中国历史场景中的公众意见与政治秩序[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04):73-81.

[4]朱建磊.晚明社会文化变迁与政治秩序的互动[J].青海社会科学,2019(06):226-231.

[5]黄义英.皇权与传统政治秩序的生成[J].传承,2009(16):126-127+149.

[6][7]卡拉曼尼著;蒋勤译.基于布尔代数的比较法导论.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10.

[8](元)脱脱.宋史·英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7.

[9]田澍.张璁与大礼议——大礼议新解[J].社会科学战线,2012(09):76-83.

[10]田澍.断裂与重塑:大礼议的政治功能[J].社会科学辑刊,2014(03):129-134.

作者简介:杨月(1998年—),女,汉族,江苏连云港,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