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段太尉逸事状》教学经验分享

2021-11-10李倩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柳宗元教师学生

李倩

《段太尉逸事状》入选了《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这篇文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传记,叙事严谨,写人生动,其客观的叙述中隐藏着深沉的情感。考虑到《段太尉逸事状》的篇幅比较长,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厌倦的情绪,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能力。

文章的标题是“段太尉逸事状”,标题透露了三个信息:

人物:段太尉(段秀实)

事件:逸事

文体:状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先带领学生解读文章的标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什么是“逸事”?(“逸事”也可以写为“轶事”,指散失而未经正史记载的事迹)

2.什么是“状”?(“状”即“行状”,是一种文体,用以总述死者的生平事迹)

解读了文章的标题,学生就能初步明确柳宗元创作此文的意图:旨在通过记述段秀实的三件逸事,使人们对段秀实有新的认识。

那么,在柳宗元未创作《段太尉逸事状》之前,段秀实给人们怎样的印象呢?教师可以补充相应的背景资料:

本文写于唐宪宗元和九年,此时柳宗元已被贬居永州,韩愈时任职史官。柳宗元创作此文,是为了给韩愈修史作参考。唐德宗建中四年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所带领的军队在京师暴动,唐德宗情急之下仓皇出京,卢龙节度使朱泚被叛军拥立為皇帝。段秀实坚决反对朱泚称帝,在朝中议事时,用象笏猛击伪帝朱泚的头部,大骂朱泚是“狂贼”,后被杀害。段秀实死后,朝中有人散布谣言,称段秀实击朱泚之举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柳宗元对此愤慨不已,他对段秀实的忠勇行为深表敬仰。段秀实刚直不阿,“遇不可,必达其志”。因此,柳宗元在文章中写了三件逸事,想让人们更了解段秀实其人。

了解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就能更好地走进文本,并概括出文中的三件逸事:

1.勇服郭晞

2.仁愧焦令谌

3.节显治事堂

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说“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太尉所“立”之品行是否只有“勇”“仁”“节”?

这一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对段秀实这一人物进行多角度的解读。

细读与“勇服郭晞”相关的语段,学生会发现:郭晞顺服,的确凸显了段太尉的“勇”,但段太尉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谈判专员”。段太尉接连对郭晞问出了三个问题:

“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

“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

由此,学生能感受到段秀实的谈判水平之高。他孤身直入郭晞的军营,先向对方示“弱”避开其锋芒,在无形中消解了郭晞的戾气。如此,二人的谈话便能在理性而冷静的氛围中展开。

段秀实在谈话间提到了两个要点:一是,让郭晞知晓自己的行为与家族荣誉有着密切的关系;二是,给郭晞台阶下,邠州的子弟“窜名军籍”、为非作歹,不一定是郭晞安排的。听完他的话,郭晞便会警醒悔悟,又有台阶下。这样一来,整件事就有了回旋的余地。可见,段太尉不仅“勇”,而且“敏”“智”。

当然,如果学生有别的观点,只要是合理的,教师都应予以鼓励和肯定。

针对另外两件事,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逐一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了人物形象,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作品的艺术特色。

例如,文章在结构安排、事件剪裁上独具匠心。从事件发生的时间来看,“卖马偿租车”在先,“勇服郭晞”在后,但是作者却采用倒叙的写法,将“勇服郭晞”的事件安排在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

柳宗元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证明:段秀实并不是一时冲动不顾生死,更不是贪图名利。从“勇服郭晞”可以看出,段秀实是非常英勇的;从“仁愧焦令谌”可以看出,段秀实体恤百姓,不忍心将百姓当成自己与焦令谌斗争的牺牲品,宁可自己吃亏,卖马偿租,也不愿剥削百姓。可见,段秀实有自己的原则,是冷静自持的,不会冲动行事;从“节显治事堂”可以看出,段秀实不慕名利,不会以死来获取名利。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对“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的观点进行有力的驳斥。

此外,在文章中,柳宗元先详写了“勇服郭晞”,描写了激烈的场面,烘托了剑拔弩张的气氛,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然后,写“卖马偿租车”,着力体现段秀实性格中仁信爱民的一面,用墨较少,气氛平静而深沉,显示出段秀实对百姓的拳拳爱意;第三件事写得就更加简略了,以简代繁,寥寥数语,见微知著。文本的前半部分气势雄伟,颇有分量,后半部分则娓娓道来,舒徐恬淡。整篇文章跌宕起伏,布局富有变化,能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品味本文的语言。

柳宗元在叙写三件逸事时不着一句议论,而是寓情于事。例如,在写“勇服郭晞”这件事时,作者为了凸显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渲染剑拔弩张的气氛,使用了许多的短句“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锋芒毕露,力度很强。在写“仁愧焦令谌”这件事时,作者将骄横残暴的焦令谌与宽厚仁慈的段太尉放在一起作比较,细细描写了两个人的语言、动作;为了进一步凸显段秀实的品格,作者在叙述中还加入尹少荣怒斥焦令谌的情节,文笔非常细腻。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作者叙述的语言越来越平静,“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段秀实不慕名利已是不争的事实,连朱泚都知道,自然无需再赘述了。在作者平静的叙述中,读者能听到“惊雷之声”。

读文如识人,柳宗元的语言冷静而克制,感情深沉而内敛,字里行间自有一股浩然正气。

“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

在一节课的结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再次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感受蓄积在其中的力量,用心体会蕴藏在其中的深沉情感。

综上所述,在《段太尉逸事状》中,柳宗元用心塑造了一个不畏暴力、关心百姓、忠贞守节、临财而不贪取的中唐正直官吏的形象。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暴露了中唐的社会危机,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带领学生解读作品,探究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提高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柳宗元教师学生
江雪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江雪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