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伊士运河大“堵船”的地理分析

2021-11-10王家伟

地理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好望角苏伊士运河货轮

王家伟

2021年3月23日,世界最大集装箱巨轮之一的“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意外搁浅,导致运河发生“世纪大堵船”,货轮解困进展牵动全球目光。苏伊士运河大“堵船”事件也成为地理热点,地理学科应该如何思考和解释其形成原因与解困途径?

“堵船”缘何引关注?苏伊士运河位于亚、欧、非三洲交界地带的要冲,连接红海和地中海,是全球最重要的海运通道之一,也是亚欧之间原油和原材料的重要运输通道之一。据统计,全球贸易量的12%左右要经过苏伊士运河。其中,经过这条运河的原油、成品油和液化天然气等约占全球出口总量的5%至10%。数据显示,仅在2020年,就有近1.9万艘船只通过苏伊士运河,平均每天有51.5艘。“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搁浅,堵塞了全球最重要的海运“大动脉”,阻塞了全球贸易的关键通道之一,“堵船”将导致全球大批货船无法周转、海运运费进一步上涨,给本已紧张的全球海运运力增添了新的隐忧。“堵船”还将导致全球商品物流受阻、集装箱货物延迟交付和全球贸易的巨大损失。

“堵中”为何不绕行?“堵船”期间,滞留费用高昂的被堵船只为何不改道绕行非洲好望角?首先,绕行好望角,不仅要延长航程、增加费用,还要承担更长的时间成本,以及运送下一批货物的延期等。以亚丁湾至欧洲航线为例,与从苏伊士运河通行相比,绕行的航程将增加约8 000千米,时间将增加约10天,燃油费用将增加数百万元,其他费用也将大幅增加。其次,好望角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这里被称为“怒吼西风带”,一年365天,多达100多天西风凛冽、波涛汹涌。这里冷暖气流交汇,气温差异大,很容易产生风暴,强劲的西风掀起的惊涛骇浪也成为过往船只的“坟墓”。除了恶劣的天气,绕行好望角的船只很可能需要经过非洲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这里因海盗猖獗而让许多船员“望风而逃”。

何种“神力”助脱困?在“长赐”号搁浅的日子里,解困进展一直缓慢。直到当地时间28日晚,恰逢满月,巨型货轮“长赐”号得到了一种比现场任何机器都强大的“神秘”力量——潮汐的帮助。运河水位一夜之间猛涨,货轮慢慢恢复了浮力。当地时间29日下午,搁浅货轮已完全漂浮并成功脱浅。为什么利用潮汐在月圆之夜可以帮助巨轮脱困?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引起海水在地球上的涨落现象。在满月和新月时,太阳、地球和月亮在同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处于两个相反的方向或同一方向;此时,海洋涨潮可以达到最高。因此,当有满月时,利用海水上涨的最大力量使货轮向上漂浮,就可以帮助货船顺利脱困。

何故越宽越“堵船”?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的情况并不罕见,不过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在短时间内脱困,对运河的通行并不构成重大威胁。但像“长赐”号这样的“大号”货轮,长时间堵塞整条运河还是第一次。既然这条运河经常被堵,为什么不拓宽?事实上,运河通航151年来,宽度已从最初的60米逐渐拓宽到了今天的313米。但每次拓寬后的结果都进一步提高了“堵船”的风险。运河为何越拓宽越容易“堵船”?首先,运河改造得越深越宽,往返于运河中的“上限”船的尺寸、重量和载重就越大;其次,自运河国有化以来,埃及政府一直将其视为“聚宝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运河管理部门往往对“超限”船只手下留情。每次拓宽运河并因此提高“放行”标准时,船主和运营商就会相应定制新扩容的“上限”船,导致搁浅和堵塞的风险不断增加。

“堵后”有何备选项?虽然偶发的“堵船”事件不会影响苏伊士运河在未来世界航运格局中的地位,但这一事件提醒亚欧相关国家:除了苏伊士运河,亚欧之间的货运还有哪些备选方式可供选择?第一条是连接中国和欧洲的中欧班列。目前,中欧班列正利用国际铁路联合运输的优势,承接大量空运和海运转移货物。数据显示,整个2020年,中欧班列开行12 406列,突破万列大关,同比增长50%,是2016年的7.3倍。然而,中欧班列的运输成本较高,要比海运成本高出50%左右。第二条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北极航道。与苏伊士运河相比,北极航道可缩短亚欧之间约40%的航程和约15天的航行时间,可以大大节省亚欧之间货物的运输成本和时间。但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冬季海面结冰时间长,只有到了夏季,航道才能畅通无阻。

猜你喜欢

好望角苏伊士运河货轮
苏伊士搁浅货轮遭巨额索赔
探究法理学中的“好望角”
站“好望角”下看分数
从金砖“好望角”走进非洲关注南非背后的整个非洲目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