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站“好望角”下看分数

2018-07-05王根霞

新课程·小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好望角代名词红唇

王根霞

7月1日,是学校规定下发成绩通知单的日子。说句心里话,每年的这一天,我是最不愿意去学校的,不是因为学生成绩不理想,无颜见家长,而是每年的这一天,都会让我看到一些闹心的场景。这不,又让我给赶上了。

场景一:“你这个熊孩子,平时叫你要用功用功,你不听,现在好了吧,语文76,数学68,我看你回家怎么跟你老爸交差?你等着吧,回家有你受的……你看看人家小华,比你还小几个月,语文91,数学95,你好意思吗?还天天跟人家一起玩,你脸皮咋这么厚呢……”看,一位穿着时髦的年轻妈妈正在气急败坏地教训她那刚上一年级的儿子呢!妈妈越说声音越大;孩子的头却越来越低……

场景二:“小明,你考得怎么样?”

“不好,语文、数学、英语都没上90分。你呢?”

“我,哎,语文79,数学91,离我妈规定的标准差了好几分呢!看样子回家又得吃‘竹笋炒肉片了,读书真没意思!”

“可不,一天到晚就知道分数分数,根本不问别的。我们小孩真可怜!”

……

听,又一对难兄难弟在互诉衷肠呢!

一幕幕闹心的场景不由得让我再次想起了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孩子A第一次考了100分,脸上赏了一个“红唇”;第二次考了98分,脸上“赏”了一个“掌印”。孩子B第一次考了55分,脸上“赏”了一个“掌印”;第二次考了61分,脸上赏了一个“红唇”。或者,在一位教育者的眼里,这幅漫画折射出了现如今教育的评价、奖惩机制等许多问题。又或许,在不相关的人眼里,100、98也好,55、61也罢,他们只是一组无关痛痒的数字。可在家长的眼里呢,它是分数!它是奖惩孩子的标准,它决定了孩子得到的将是“红唇”还是“掌印”。

是啊,随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深入人心”,伴着“虎妈狼爸”的“火爆荧屏”,不知从何时起,“分分分”早已不仅仅是学生的命根,更成为了家长的“命根”!分数升了,达到预期了,奖!親吻、玩具,甚至是金钱;分数降了,低于预期了,罚!谩骂、罚站,甚至棍棒相加!不管试卷的难易程度,不管孩子考试时的身体状况……

诚然,家长们的出发点无可非议,可把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等全都交由他人对他手上的那张答卷来判断,唯“分数”论成败、论“英雄”,实在太过狭隘,太过武断。若如此,学习的意义何在?教育的初衷何在?莫不是要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就家长这种唯“分”是举的现象,我谈两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分数,不是“成功”的代名词

无可否认,在某些情况下,“分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拿2016年的高考来说吧,理科一本的投档线是518分,那么即使你考了517.5分,你也没有资格进一所“一本”院校。可是除此之外,它又能说明什么其他的问题呢?

魏永康,曾被誉为“神童”。自小学起,考分一路领先,13岁以高分进大学,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真可谓是“一路辉煌一路歌”。是的,在无数家长的眼里,魏永康是成功的,他的前途将不可估量。可事实呢?后来,这样的一名“神童、分数学霸”却因生活能力极差,社交能力不足,人格缺陷明显,遭到校方退学!

令人悲哀的还远远不止这些!“马加爵”“林森浩”“吴谢宇”……提起这些名字,相信大家都应该记忆犹新吧!他们,曾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胜利者;他们,曾经是学校、家庭的自豪资本和榜样!可是后来呢?他们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分数,仅仅只是一组组不同的数字,它,不是“成功”的代名词!

二、分数,更不是“人才”的代名词

有人曾经列过这样的两组名单,第一组名单:傅以渐,林召堂,王云锦,王式丹;第二组名单:顾炎武,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今天,毫无疑问,熟悉第二组名单的人比熟悉第一组的人要多很多。可是在当时,第一组名单中的人是那么辉煌显赫!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众星捧月,因为他们全都是大清朝的科举状元。而第二组名单中的人呢,寂寞孤独,门庭冷落,无人问津,因为他们全是落第的秀才!

或许,这个事例并不能完全说明人生的成就就不在考场,但是,它却足以说明:分数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人的成就远远不是一个“考分”所能概括得了的!

古今中外,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爱因斯坦小时候连一篇课文都读不全,老师认为他是个“傻子”,劝其退学。可后来,他的存在改变了世界。人类因为他,有了原子弹,世界从此进入了原子能时代;物理学家牛顿小学成绩一团糟;艺术家罗丹考了三次都没有考进艺术学院;华罗庚,初中时代因为成绩太差退学,可后来,他却成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闻名的大数学家……他们的事例再次告诉我们:分数,仅仅只是一组组不同的数字;它,不是“成功”的代名词,更不是“人才”的代名词!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家长作为孩子人生道路上至关重要的引路人,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什么?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我们应该教会他们生活,教会他们学习,教会他们做人。我们要尊重学生丰富的个性,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灵”的健康成长,而不是舍本逐末地去追求那可怜的“分数”!

行文至此,我想起了81岁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美国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在领奖台上说的一段话:“我是一朵秋天里的雏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开放。”是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他们都有属于自己开放的季节,我们能做的,我们该做的,就是尊重他们成长发展的规律,适时地、合宜地给他们浇浇水、施施肥、捉捉虫,耐心地等待他们的绽放!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好望角代名词红唇
力量的代名词
20艘!今年好望角型散货船拆解量远超去年同期
好望角:美好希望的海角
不止想念你的香烟红唇和刘海
不一样的红唇
罗志祥 “全能”是我的代名词
希望未来的农民不再是落后、贫穷的代名词
妒人的红唇
在好望角,把双臂伸展成翅膀
郎平,永远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