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分类体系及价值特征
2021-11-10王志茹张敏
王志茹 张敏
摘要: 文章基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相关研究成果,以东北三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样本,探索其文化景观分类体系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类型的对应关系,挖掘并总结东北三省地区特有的文化景观价值特征,在中国和世界遗产体系中明晰、传播中国东北三省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的潜在价值,进而为弥补中国遗产保护体系中文化景观研究的缺口积累经验。
关键词: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分类体系,价值特征,东北三省
DOI: 10.12169/zgcsly.2020.04.14.0001
Cultural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Value Characteristic of National Scenic Spots in the Three Eastern Provinces of China
Wang Zhiru Zhang Min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150040, China)
Abstract: The breakthrough development that the topic of “cultural landscape” has achieved in th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nature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enic spots classification and its value evaluation methods in China.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cultural landscapes of the World Heritage , the paper takes the national scenic spots in the three eastern provinces of China to explore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al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the national scenic spots in there an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types of the World Heritage and summarize the cultural landscape valu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unique in the three eastern provinces, so as to clarify and spread the potential values of culture landscapes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astern provinces from the China and even the world heritage system.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 to fill the gap of cultural landscape research for heritage protection system in China.
Keywords:national scenic spot, cultural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system, value characteristic, the Three Eastern Provinces
从新文化地理学的崛起,到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文化景观”类别列入世界遗产分类体系,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化景观”议题的重要性[1] 。然而在探索过程中,文化景观的含义因为不同国家的历史人文背景、政治体系的差异而丰富多样,如对于景观的意义,尤其是与自然有关的风景的意义,中国人有着独特的人文视野与哲学根基[2] 。作为世界遗产的杰出代表,中国风景名胜区是国际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其文化景观分类体系与价值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我国自然资源较丰富的区域之一,东北三省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本文采用分析法与实地调研结合的方式,在现象学、诠释学、自然主义与人文研究的基础上,对东北三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典型文化景观分类体系与总体价值特征展开定性研究[3] ,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
1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相关理论
1.1 文化景观概念的确立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新文化地理学为标志的西方文化地理学发生转向[4] 。此后,乡村景观的归属问题一度引发了较大争议[5] ,虽然增加了混合遗产的概念,但此概念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在混合遗产中文化与自然依旧分离,而非一个有机的整体。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文化景观作为一个新类别列入文化遗产之下,代表 “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意味着世界遗产重要的文化转向:开始立足于反省西方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认识,赋予景观多样的文化意义。
1.2文化景观相关理论对中国风景名胜区文化 景观 分类体系构建的启示
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将世界遗产文化景觀分为3大类:第1类为人类有意设计或创造的景观;第2类为有机演进的景观,包括遗址景观与活化态景观,即演进过程已经终止或突然停止,但其杰出特征仍然存在于可感知的物质载体中,或至今仍在发展变化、已经融入当地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并且成为其重要的有形物证的景观;第3类为关联性景观,即景观所象征的精神内涵具有与自然要素密不可分的文化价值,这种价值偏重无形的价值[6] 。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分类为各个国家、地区建立更加完善、特性化的文化景观分类体系指明了方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中国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最显著的、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或者地方特色的价值特征进一步完善子类别,构建具有地域特点的个性化文化景观分类体系,这有利于不同区域文化景观价值的保护管理与长远发展。
1.3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类体系存在问题与变化趋势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中国风景名胜区发展迅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基本具备较为完善的管理与保护机制[7] ,但仍存在着对景区核心价值认识不足、分类不够明晰的问题。相较于2008年施行的《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CJJ/T121-2008),目前处于酝酿阶段的《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意见征求稿则进一步明晰和扩展了人文景观的类型与范围,由原来的历史圣地、纪念地、陵寝类、民俗风情类、其他类5种类型,转变为文化胜迹型、历史古迹型、历史城镇型、田园乡村型和其他人文景观型5种类型。可见,人文景观比重增加,且在类型上出现了历史城镇与田园乡村景观。
从征求意见稿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我国正在逐步转变对风景名胜区分类的思路与方法。前期以地形地貌、存在形式等景观的自然特征为主要分类依据,客观地按规模、地貌、空间组合、功能安排进行分类[8] 。这种分类形式并不能充分揭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核心价值特征,忽略了中国的风景名胜区是人与自然相互深刻、持续影响的典范这一突出特点与优势[9] ,例如将辽宁大连旅顺口风景区与兴城海滨风景区均归为海滨海岛类风景区,但两者蕴含的精神意蕴、人文内涵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中日甲午战争与我国海军建立初期的重要见证地,彰显的是中国人在近代史上保卫国土、誓死不屈的精神品格[10] ;而后者則更多地展现古城的沧海演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及意识形态与滨海地域特色的融合[11] 。
尽管从资源导向转为价值导向的分类方式已逐渐被接受,但我国风景名胜区对于价值导向的分类仍未构成完整的体系,分类标准仍不明晰且缺少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2东北三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 分类 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2.1 文化景观分类体系初步构建框架
为寻求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标准,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了“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以下简称OUV)的概念,它是指遗产景观具有的自然或文化的重要意义,并且这种意义超越国界,对现在和未来的人类社会都具有普遍作用,其中文化景观主要满足6条价值标准。对于文化景观类型与OUV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对于文化景观子类别的构建,目前学界对有机演进景观下的活化态景观的分类思路已渐渐明晰,即从人类聚居、土地利用和生产实践等方面鉴别人与自然的互动,具体细分类别仍待补充。而关联性景观由于涉及文学艺术、审美鉴赏、哲思理念及人类意识形态等深层次内容,需要对文化景观的价值特征深入理解与提炼[13] 。
基于表1中文化景观类型与OUV的对应关系,以及对东北三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价值的理解与掌握,参考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分类体系[14] ,本文初步构建了东北三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分类体系框架(表2)。该分类体系重点将有机演进类景观与关联性景观进行子类别的划分,基本覆盖了东北三省区域典型文化景观的类型,重点考虑了该区域特有的文化景观价值特征。
2.2 典型文化景观价值特征
位于东北三省区域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17处,其中黑龙江省4处,辽宁省9处,吉林省4处。通过广泛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考察,参考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的类型,该区域的典型文化景观价值特征可总结为以下3点:
1) 人类有意设计类的景观价值特征。东北三省地区有多处不同时期的军事防卫遗址,遵循依山就势、据险设防、最大限度利用自然的原则,在山地,因山就势建造了虎山长城以御敌人;在平原,设计格局方正、布局严整的城池系统,包括护城河、壕沟、瓮城等完整的攻防体系,例如辽宁的宁远卫城;抗美援朝战役中,中国解放军利用鸭绿江水位的变化,建成了鸭绿江浮桥,灵活地应对敌人,这也体现了道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思想。
2) 有机演进类的景观价值特征。一是遗址类的景观,其在东北三省地区的典型代表是具有欧陆风情与日俄建筑特点的建筑遗址,如黑龙江太阳岛上的俄式建筑群与辽宁旅顺口景区的太阳沟日俄建筑群。作为人类价值在一定历史时期与特定区域内在建筑技术、城镇规划等方面相互作用的产物,其见证了不同文化自发的或人为的交流与融合。二是活化态的景观。东北三省地区发展起源于渔猎文明,渔业及相关的产业从过去到现在都是沿江沿海地区人民重要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了该地区的发展历程;与渔业一同发展的不仅是渔业设施、景观,还有人们利用自然的原则与智慧,如赫哲族人很早就知道捕大鱼而放小鱼,不可过度捕鱼的原则,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自然的智慧[12] 。此外,还有现存的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城镇村落,是北方寒地民俗文化的独特见证,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
3) 关联性的景观价值特征。东北地区的名山多带有宗教色彩,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辽宁的医巫闾山,融合了多元的宗教信仰体系。医巫闾山作为一处祭祀圣地,融合了萨满教、道教、佛教等信仰体系,代表了政治操控下皇权与神权合一的宗教信仰,包含了通过山水朝拜祭祀活动凸显的四海统一、君权神授的政治意蕴。多处帝王将相与名士留下的摩崖碑刻,成了高层次、高品味的风景与文化景观,这些有形物证是现存的宗教信仰与已逝的君权神授文化的独特见证,而景观本身也成了人们心中的宗教祭祀朝拜圣地,从而具有通神汇灵、保佑苍生的象征意义[15] 。
2.3 典型文化景观价值分区总结
通过地区基础资料查阅、文献检索、实地考察走访,并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整合,将这17处典型文化景观价值进行梳理提炼,并按照不同风景区进行分类(表3),从而为构建价值导向的东北三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典型文化景观分类体系提供依据。
3 典型文化景观分类体系
基于OUV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分类的对应关系[16] ,结合上述对东北三省国家级风景区典型文化景观的价值分区提炼,将各个风景区按照其包含的典型价值划分代入表2初步构建的东北三省国家级 风景名胜区分类体系框架当中,最终构成完整的东北三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分类体系(表4)。
4 结语
东北三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典型文化景观价值与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區位环境密不可分。地区包含的文化景观类型也十分丰富,涵盖了世界遗产文化景观3大类型,其中有意设计或创造的景观以历史建筑、军事攻防体系为特色;有机演进类的景观中,遗址类以军事攻防体系遗址为主,活化态景观则以特定的、仍在持续演进的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与滨江滨海人民独特的生产生活场景为主;关联性景观主要包含2个方面:一方面与儒、释、道三家或多元杂糅的信仰体系相关;另一方面则与我国近代史上在东北三省地区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
文章基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分类与价值体系的视野,探究与挖掘东北三省文化景观潜在价值,旨在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与管理,为国家制定世界遗产预备清单提供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莫妮卡·卢思戈,韩锋,李辰.文化景观之热点议题[J].中国园林,2012,28(5):10-15.
[2]韩锋.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及其国际新动向[J].中国园林,2007(11):18-21.
[3]杜爽,韩锋.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中国宗教名山研究:方法论与方法[J].风景园林,2015(8):56-62.
[4] 韩锋,徐青.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价值研究的理论框架初探[C]// 2012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48-50.
[5]珍妮·列依,韩锋.乡村景观[J].中国园林,2012,28(5):19-21.
[6]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The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EB/OL].[2019-07-10].http://whc.unesco.org/en/guidelines/.
[7]严国泰,宋霖.风景名胜区发展40年再认识[J].中国园林,2019,35(3):31-35.
[8] 李金路,王磐岩,贾建中,等.我国风景名胜区分类的基本思路[J]. 城市规划,2009,33(6):29-32.
[9]李晓黎,韩锋.我国风景名胜区分类现状及其症结剖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4):74-79.
[10] 于富业.大连旅顺口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中国名城,2010(12):53-57.
[11]陈国鑫,秦忠民,穆道中,等.珠联璧合 浑然一体:兴城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心得[J].中国园林,1999,15(6):15-17.
[12]李晓黎.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分类体系及其潜在世界遗产价值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18.
[13]王毅.文化景观的类型特征与评估标准[J].中国园林,2012,28(1):98-101.
[14]关捷.杨惠萍.高景新.等.满、锡伯、赫哲、鄂温克、鄂伦春、朝鲜族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5]谢凝高.中国的名山大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6]李晓黎,韩锋.中国风景名胜之潜在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价值贡献[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8):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