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性保护视域下广西传统芒编工艺的现代转化

2021-11-09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产性手工艺技艺

潘 燕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芒编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广西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也是广西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然而,在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始源于传统农耕社会的广西芒编工艺面临着萎缩和没落的窘境。如何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合理利用芒编工艺资源,实现芒编工艺可持续现代转化,是芒编工艺传承与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生产性保护视角出发,探寻芒编工艺新的发展思路、产品开发路径,以符合当前社会变迁和大众审美的需求,以期为芒编产品走入现代生活、实现芒编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益思路。

一、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内涵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学界主流提出了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三种主要方式。生产性保护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方式之一。2012 年,文化部发布《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1]

近年来,关于传统技艺类项目生产性保护,社会各界也展开了大量的讨论与实践。文化部于2011年、2014 年先后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共计58项传统技艺类别的项目保护单位入选,以通过设立示范基地的方式进一步探讨生产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与此同时,学界也针对生产性保护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早在2009 年元宵节期间,文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部门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探讨了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等问题,并在展览引言中指出:“中国传统技艺的保护不应该成为僵化的消极保存,而需要在不违背其内在规律和自身运作方式、扭曲其自然衍变趋势的前提下,将其导入当代产业体系,使之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2]中国艺术研究院吕品田在《在生产中保护和发展——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一文中提出,“在特定历史和地域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手工技艺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要针对其类型、技艺形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规律和条件来展开生产性保护,如“御作”或回归“乡土”情境;从而使其在保护自身特色的前提下走出一条手工生产方式的产业化道路,而不是完全脱离民俗环境的商业化产品[3]。朱以青在《传统技艺的生产保护与生活传承》一文中指出,针对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并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使之在生活中持久传承”[4]。胡惠林、王媛等学者,针对非遗保护,提出从“生产性保护”转向“生活性保护”的概念,并指出“生活性保护”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战略性原则[5]。刘容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提出在宏观上,各地区要从“场”(非遗赖以产生和延续的地域文化和现有文脉保护的实际情况)、“类”(非遗生产性保护应遵循其适用范围,主要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遗中试行)、“度”(非遗生产性保护应注意控制生产规模)三方面综合考虑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基本原则[6]。

综观近年来对于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探讨,研究成果日渐丰硕,研究内容已渐成体系。学界主流针对生产性保护这一问题,虽有差异化的观点,但其共性都认为要根据非遗项目自身的类型、特点、规律,在尊重其本身的核心技艺、价值以及在不脱离民众生活的基础上开发、生产,进而实现非遗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它不是简单静止的物态保护,而是以“生产”作为手段,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以产品等物态化的形式走入市场、销售流通,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自我“造血”,最终实现手工技艺类非遗在不断生产中得以有效保存与延续。这种参与市场竞争的特性,就决定了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不能一味静止不变,而是要与时俱进,在保留其传统核心技艺的情况下,产品的形态、功能要融入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生活需求,这样才能走入市场,变成既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底蕴又符合大众需求的文化产品,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对芒编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就是在尊重芒编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开发、生产芒编产品和发展芒编产业的方式,让芒编技艺走入当代日常生活,使得芒编工艺得以传承与发展。保护的重点不在于芒编产业的本身,而在于通过芒编制作技艺的留存实现芒编工艺的代际延续,不能舍本逐末,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传统的芒编技艺本身的特点,随意、肆意开发,消耗非遗技艺这一文化手工艺资源。

二、广西芒编的发展历程与传承现状

(一)“广西芒编”工艺概述

广西芒编作为一种基于本地传统生活习惯,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与手工生产方式发展起来的传统手工艺,主要分布在玉林市博白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钦州市灵山县和浦北县、岑溪市南渡镇、崇左市上思县、贵港市平南县及柳州市柳城县等地[7]。

芒编技艺源于宋代,明清时期就有取芒、竹为材,编织篮筐、笠帽的民间生活习惯。清朝道光版《博白县志》记载:“博白竹属有紫竹、单竹、筋竹、思劳竹等,思劳竹薄可错甲,又可织箔。”民国时期,玉林芒竹编织品越来越具有工艺性,产品流行一时。新中国成立以后,芒竹编工艺逐渐趋于地方产业化发展,于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启出口创汇之路,风靡一时。

芒编工艺主要以广西境内野生芒萁草为原材料,通过将芒箕草手工去皮、取芯、晾干而得到芒心,再利用芒心编织成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如篮筐、手提箱等(如图1),以及装饰艺术品。整个制作流程分为:造型设计、模具制作、备材、编织、防虫防腐、晾干、去毛刺、定型等十多道工序。“博白芒竹编织技艺”“岑溪竹芒编织手工技艺”“平南竹木芒藤编织技艺”分别入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8],“芒编技艺”被列入广西第一批自治区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9]。

图1 广西传统芒编产品

(二)广西芒编工艺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困境

芒编工艺虽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趋于地方产业化发展,也曾风靡一时,开启出口创汇之路,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物价持续上涨,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原材料价格、人工费用大幅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芒编工艺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1.芒编产品未融入当代审美需求

芒编工艺虽然延续多年、有一定的发展,但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水平基本沿袭传统的思维和理念,依旧照搬传统的模式,未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虽其主打面向出口,但实际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用于一次性包装的编织用品或其他低廉的篮筐生活用品,还是以劳动力输出为主,很难产生高附加值的品牌化创新创意的价值。一些小型公司、工坊虽开始有意识地开发其他产品,拓展国内市场,但由于从事芒编工艺制作的人员主要以未进行过设计思维训练的农户为主,在形式上过于保守、较为粗糙,缺乏创新创意,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同时存在与其他编织产品趋同的情况,缺乏品牌效益,民族特色、地方特色逐渐消失,在国内的知名度、影响力较弱。因此,让芒编工艺与当代设计融合的方式走进现代日常生活,是我们期待解决的问题。

2.芒编工艺传承人青黄不接、出现断层

当前,芒编产业制作主要为“公司+基地+农户”分散模式,大部分制作主要在民间家庭作坊完成,产品制作的人群主要以四十岁以上留守家中的农妇、老人为主,因其制作经济利益低,就业吸引力不足,芒编工艺传承出现“老、中、青”断层的现象。此外,芒编技艺没有文字记录,主要靠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口传心授、代代相传,一些复杂的芒编技法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

3.芒编制作原材料短缺

用于芒编的原材料取自于野生植物——芒箕草,通过人工割制,再将芒箕草手工去皮、取芯、晾干等工序才能得到编织用的芒心。传统芒编工艺制作的原生性发展动力来自于农耕时代手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技术状态,而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取材原始化,采制工序繁琐、复杂且经济效益低廉的芒心,面临着采制人群逐年减少的窘境。

三、芒编产品开发与生产性保护思路探究

(一)融入现代创新创意的芒编产品研发

1.尊重传统芒编技艺与产品“再设计”相结合

通过文化创意使非遗融入日常生活,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10]。广西芒编手工艺是广西地区民族本原文化和文化符号传承的具体体现,千百年来人类劳动生活中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汇无不凝聚于中。芒编产品的创新研发不是对传统的完全摒弃,而是在尊重传统芒编技艺的同时进行产品的“再设计”。尊重传统,尊重传统芒编手工技艺内核,是芒编产品“再设计”的基础。而“再设计”是基于现代生活,将传统手工艺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引入创新创意理念,对承载传统手工艺的物化形态这一载体,如造型、色彩、工艺与功能等进行“再设计”,继而开发出具备现代美学特征、符合当代消费者审美需求、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产品,从而激发消费者对于传统非遗手工艺的消费和使用欲,这是解决当前芒编产品缺乏设计与创新的有力措施。对传统芒编工艺的产品创新设计,并不是所谓的单纯复兴传统手工艺,也不是简单机械地让其回归到乡村本原生活,而是根据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创新开发承载传统芒编工艺的载体形态、功能等,让芒编工艺真正地融入现代生活。物态化的载体形式也许不再留存,但其技艺内核、精神将会以恰当的方式留存在我们当下日常。以台湾地区YII design(“易”品牌)为例,它是台湾工艺研究所和台湾设计中心合作发起打造的一个台湾新锐品牌,注重传统工艺和本土材料的巧妙结合,传统竹编、木雕、陶瓷、漆器和其他手工艺都纳入研究范围,致力于促进手工业者与设计师的合作。在此模式下,成功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融合中国传统工艺和现代款式的家具产品,并陆续亮相欧洲的各大设计展,在国际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YII 品牌下代表性作品BAM⁃BOOL STOOL 竹凳就是由竹编大师苏素任与设计师周育润合作完成的经典案例(图2、图3)。

图2 YII design BAMBOOL STOOL 竹凳

图3 YII design BAMBOOL STOOL 竹凳系列

针对芒编产品缺乏创新创意的现状,我们也可通过地方政策引入职业设计师参与进来,进行手工艺设计与生产组织模式的创新,在尊重原有芒编技艺的基础上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设计师与芒编手工艺人合作,协同设计出有温度、温情又符合当下审美要求的好作品,从而激发芒编工艺在当代生活的活力。

2.讲究芒编产品“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并重

任何一种文化遗产的存在都离不开物质形式的载体,这就是非遗“物质性”的表现;而蕴含在物质载体上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即非遗产品的“非物质性”;“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相互依存,在非遗产品开发中两者密不可分。从产品开发的角度,非遗产品的“物质性”包含产品的形态与功能,而“非物质性”则是产品功能与形态以外的人文价值,如蕴含在产品内的民族文化、审美意蕴、精神信仰等。江南大学张凌浩教授在其著作《符号学产品设计方法》中提到:“通过设计来重寻产品失去的文化意义,赋予产品功能性以外的人文价值,重新建立产品与文化的关联,已经成为设计师传承和更新本地文化角色、定位和发展本地文化存在的重要途径。”[11]非遗产品开发是非常典型的依托文化生命力、指向强化文化生命力、造就多元文化的活动[12],因此,我们在开发芒编产品时,要讲究产品“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并重,即注重良好的物质形式与文化内涵的统一。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历史长河的不断变迁与发展中,逐渐拥有了浓厚生活气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与独有的地方特色。在设计芒编产品时,可立足于当地,深挖地方本原文化、地域特色,从地域文化特色等方面入手创新芒编产品文化,提升芒编产品内涵与魅力,从而激发市场对其的需求度,在传承与发展中实现芒编工艺的生产性保护。以笔者从事的设计实践《壮·韵》系列包袋设计为例,笔者在深度了解芒编工艺特点、地域特色、壮族民族文化与其传统服饰特点及其关联之后,以日常生活中与大众息息相关的包袋设计为切入点,将壮族民族元素——冠帽造型、壮锦元素与芒编工艺相结合,创新性地设计了《壮·韵》系列包袋。用芒编基本编织技法编织包身主体,结合壮锦进行装饰,将多种材料融合运用,从而生产出一系列独具壮韵风情的包袋(图4),将传统文化、精神融入我们现代生活。设计之后的《壮·韵》系列包袋,相比传统手工艺人编织的芒编产品而言,在产品形式、文化内涵、整体精致度上都有大幅度提升。

图4 笔者设计制作的《壮·韵》系列包袋

(二)政企校合作,加强芒编工艺人才队伍建设

芒编非遗技艺要有效活态传承,融入当代生活,离不开芒编工艺传承队伍的建设。因此,可尝试政企校多方合作,共同出力,将芒编资源融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重视芒编传承梯队的培养与扶持。具体思路可分为以下几点。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芒编工艺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与扶持,为芒编工艺传承人从事生产活动、收徒、教学传授技艺提供有力支持。二是要聚合多方力量,政、企、校协同创办芒编工艺传习所、展览馆等,集生产、研习教学、展览、销售为一体,搭建芒编工艺爱好者、芒编手艺人与资深芒编代表性传承人的交流平台;积极邀请芒编非遗传承人、芒编工艺大师、地方知名手艺人共同加入芒编工艺传习所、展览馆等从事教学与交流研讨,促进芒编传承队伍的建设,提高社会大众对于芒编工艺的认知度。三是在地方中小学课堂可加入非遗芒编技艺的课程,激发当地少年儿童对芒编工艺的认同感与热爱。四是本区域高校可开设与芒编工艺相关的理论、制作、设计课程,邀请芒编非遗传承人、芒编工艺大师、地方知名手艺人传授芒编工艺,并通过理论、技能制作、设计实践等课程训练,不断培养芒编制作与设计类专业人才,为芒编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解决当前芒编工艺面临的传承人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的问题。

(三)强化品牌意识,多方合力构建芒编个性品牌

广西芒编虽有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但真正能够获得市场认可的自主品牌和企业少之又少。广西地区有很多与芒竹编产业相关的中小企业,但其主要是向外国输出劳动密集型代加工产品,而不是民族品牌、文化、自主设计的输出。传统芒编手工艺品,要面向大众、面向市场,必须走品牌化发展路线,建立集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为一体的产业链,构建独特的产品特色和品牌形象,打造民族芒编工艺品牌。要以品牌效应作为无形的资产价值,实现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向区域品牌、产业品牌的转变[13],从而以自主品牌带活地方芒编产业,引发新的生机活力。具体实施路径可分为两点。一是明确产品定位,深挖芒编技艺文化内涵、地方特色等附加值,从各方面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品牌独特性,确立芒编技艺品牌独有的文化价值与不可替代性,从而提升芒编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注重品牌包装与宣传,根据芒编工艺特点、地域文化、民族特色,创设凸显自身特色的品牌视觉形象,并采取多种形式的营销宣传手段,合力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提升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从而真正带动芒编产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投身于芒编产业,破解当前芒芯原材料无人开发的窘境。

(四)跨界融合,打造“互联网+非遗”传播新模式

当前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核心的现代数字信息时代,传统手工艺经营的商业模式、思维方式都已经有所转变。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更多的活力,提供了更为宽广、多元的保护、传承与传播的平台。因此,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要想融入现代生活,寻求可持续的生产性发展,就要结合当前互联网平台,整合多元传播渠道,改变原有的生产、传播方式,通过新媒体技术来弘扬芒编传统手工艺,从以往单一的传播销售方式,拓展为芒编品牌官网、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抖音、一直播等移动视频,百度、知乎等搜索引擎多元协同推广传播的方式,从而更大限度地为芒编工艺赋能,扩大市场对芒编工艺的需求,刺激消费,促进芒编产业的多元发展,激发更大活力。

四、结语

传统手工艺产品,是特定时期地域本原文化、手工生产技术、劳动智慧的集中体现,承载着无数手工艺人的劳作智慧与品格内涵,凝聚着悠久的历史人文气息。但在现代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快速改变的环境下,包括芒编在内的传统手工艺的生存与传承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威胁。本文正是基于芒编所面临的现状,在非遗生产性保护视角下,来探寻芒编产品的开发思路与路径。对于芒编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笔者认为在传承、尊重其技艺本身的同时,也需要根据现代人的审美诉求与时俱进,从产品的物质形态、非物质性文化内涵、品牌塑造等方面着手,在其表现载体、形态与功能、地域文化、民族元素等方面不断探寻与尝试,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将芒编工艺转化为融入现代审美需求、被现代社会所需的产品,从而使得芒编技艺得以“活态传承”,在生产中得以良性发展与保护,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生产性手工艺技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手工艺·温州发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