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方法分析
——以厦门市禾祥西路为例

2021-11-09周媛

现代园艺 2021年20期
关键词:西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周媛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福建厦门 361000)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基础性设施,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景观学的发展,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已经形成一门新兴学科——道路景观学,道路网络空间的功能性及美观性受到了高度重视,强调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综合考虑建筑类型、组合、公用设置及街道家具等,确保景观设计的协调统一[1]。

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功能及应用

近年来,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道路作为景观、空间设计的重要元素,不仅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主体,更是发挥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延展性、畅通性等。合理规划设计道路景观,利用其保护因素,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兼具美学、文化及生态等价值。道路贯穿城市血脉,道路景观如花坛、树木等的布置,不仅能维持区域生态平衡,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2]。城市街道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街道已成为一个城市的灵魂,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城市街道与整体的平衡是提高城市形象的有效路径。

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2.1 功能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美观性,更重要的是实现道路功能。在绿化设计中应以过滤灰尘、遮阴、降噪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考虑美观需要,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其次,城市道路最重要的功能是人、车通行,在绿化设计时,应根据行人与行车的视觉特征,将绿化与视觉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障通行安全。另外,通过道路绿化工程还能起到降温的作用,道路两旁绿色植物及树木等能遮阴,在炎热的夏季带给人凉爽之感,愉悦身心,对交通安全有积极作用。

2.2 生态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体现城市个性色彩的同时,追求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城市道路绿化应集中体现生态性原则,通过良好的配置显示绿化的层次感,彰显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而且要有效地达到防尘、降温、增湿、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3 因地制宜原则

在城市道路绿地建设中,选择绿化植物应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环境等,尽可能选择具有顽强生命力、易管理的植物,一方面,能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另一方面,可对自然灾害起到一定的防护性作用。

3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方法——以厦门市禾祥西路(湖滨西路至斗西路段)为例

禾祥西路位于厦禾路和湖滨南路之间,东起湖滨中路,西至湖滨西路。于20 世纪90 年代迅速发展为一条多元化综合性商业街。目前,禾祥西路存在市政服务设施老旧及缺乏公共绿化景观、机动车占用人行道与停车乱象等问题,严重影响人行环境与商业氛围。藉由2017 年9 月金砖国家峰会在厦门举办的契机,为禾祥西路街区环境改造提升注入新力。本次改造示范段选定湖滨西路至斗西路间约750m 长街道进行环境提升优化,街道改造提升面积约2.5hm2。

3.1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现况禾祥西路街道绿化以独立行道树为主,除西端头禾祥首府退缩绿地外,几乎无绿地空间,街道空间缺乏下层灌木地被绿化。透过连结现有点状的行道树树池,改造为沿街连续绿带的雨水花园,不仅增加城区整体绿化率,美化街道景观,提供居民与行人交谊休憩场所,并兼具吸热、除尘、降噪等生态功能。街道连续绿地同时是具有雨洪调蓄功能的雨水花园,吸纳街区与道路径流雨水,达到海绵城市的建设效益。超过设计范围不能即时渗透的雨水通过绿带内设置的溢流口排入市政管网。

雨水花园植物配置:以具备耐水湿、抗风性强、抗污染与季相变化且植株造型优美的乡土树种作为街道绿化树种。禾祥西路为东西走向街道,其南北侧人行道光照环境条件不同,因此,街道南北侧绿带采取差异化植栽绿化设计。结合雨水花园设计理念,绿带中心低洼处选择耐水湿植栽为主[4]。配合不同街道空间功能,应用“五化”绿化设计原则,采用自然式间植的种植结构,构建稳定、多层次的雨水花园地被植物群落。适用于灌木草本类选用的植物,如海桐、红花檵木、栀子花、鸳鸯茉莉、变叶木、八角金盘、细叶芒、蜘蛛兰、肾蕨、紫娇花、射干、银边山菅兰等。

3.2 城市道路地坪铺装设计

应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地坪材料选择高透水透气性,具耐磨、防滑与尺寸多样等优点的生态陶瓷透水砖。应街区建筑立面以白、灰为主色调,搭配粉、黄辅助色,地坪铺装色泽以低明度、低彩度的暖灰与粉鲑为主,营造简洁大方的街区环境氛围。人行道地坪采用衬垫砂乾式铺设,形成渗水缝隙,提高透水效能,且易于后续管理维护(见图1)。建筑退缩带选择大尺寸长型透水砖,在不阻挡人通行的条件下,鼓励商家将临时休憩桌椅摆设于街道上,强化禾祥西路商业气息。

3.3 城市道路节点景观设计

街道活力是城市活力的外在体现,透过系统性、网络化的街道环境空间改造策略,赋予禾祥西路新的生命力,经由融合、渗透、连结街区环境建设,达到完善总体城市空间、建立美丽厦门的目标。位于街道西端的湖滨西路和东侧的斗西路是城市主要交通干道,是进出禾祥街区的主要路口节点。街道主次景观节点是提供信息传递、人流导引与交流休憩的绿色平台,梳理现状功能设施,并提供完整指标导览解说系统,以导引人流往北串连筼筜湖、向南连结历史城区,成为街区的重要人行动线与休憩枢纽点。

湖滨西路与禾祥西路交会口,设置交通绿岛分隔出右转弯道,将现状孤立于车道中央的交通号灯整合于交通绿岛内,增加人行与车行安全性。交通绿岛结合禾祥西路书法雕塑设置,形成禾祥西路标志性西入口(见图2)。故宫小学位于宝马花园小区北侧,建议移除现状停车带,建立安全的通学通道与小学生的游戏巷,端口连结现状闲置空地改造为休憩广场,设置故宫小学符号元素,成为由街道可辨别的学校前入口[5]。斗西路为连结筼筜湖与中山公园西门的主要联络道路,老年大学底层教学成果展示中心朝禾祥西路为封闭式立面,通过多入口、通透玻璃面、垂直绿化、绿屋顶花园的建筑改造手法,强化对街道行人的邀请感,逐步转型为多元开放的社区交流平台。沿街人行道增设绿带,增加街区绿意与创造街道缓冲带,提供舒适、绿荫的人行环境。

图2 西入口与禾祥花园广场节点设计平面图

3.4 城市街道家具设计

街道家具设计应遵循:整体统一与多样性原则、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原则、功能适用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环境协调原则及安全和便于维护原则。现有街道设施结合禾祥路订制化形象标志(LOGO),产生清晰、明确的识别性,传递禾祥街道独特的品牌文化。统筹规划街区指标导览系统,指标设施透过合杆共构的方式,将现有散置的不同功能设施结合于一体。禾祥西路街道设施设置风格统一、体现街区特质的自体化街道家具,凸显禾祥西路街道空间文化形象(见图3)。城市家具系统设计应体现一定的文化理念,结合城市社会环境、人文风采等,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家具系统。

图3 街道家具设计透视图

街道照明设计应将路灯与行道树有韵律地并置在一起,使夜间各种树木在灯光下也能发挥出绿化的魅力。灯杆的高度应根据树木高度而定,在夜间,以彩色灯串置于行道树上,或掠过人行道上空,可以增加空间的气氛,创造出特殊的夜间景观视觉效果。路灯与铺路石相配合。有机结合照明灯具支柱的设置与路面铺设,使其完整地形成一体。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肩负着城市交通及展现城市景观的作用,应根据当地的特点设计与环境相统一的道路景观,把握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创新性设计,满足方便性、舒适性及观赏性需求,凸显人性化设计理念,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猜你喜欢

西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施工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施工中几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罕乌拉西路
手罢工啦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梦里东方——CoCo都可白塔西路店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