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文氏诸贤真迹》册鉴藏研究

2021-11-09晏小飞

中国书画 2021年8期
关键词:信札文徵明

◇ 晏小飞

明代长洲文氏一族,以科第艺文绵延十二世,第三代艺文中兴者文徵明虽经九次科考未果,然期间主盟吴中艺文四十载,缘其祖德庇荫,一生勤谨宽仁,门生弟子遍天下,诗文笔翰流布海内。第六代科第中兴者文震孟经十次科考,终以状元及第,世传有古大臣之品,望重朝野。文家人用笔墨打下的江山成为中国书画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令世人瞩目。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代《文氏诸贤真迹》册页,收藏了文徵明及其弟子陈道复、文嘉、文震孟四人诗词信札,因有虫蛀百余字,且款识不清,一直未曾面世。文徵明传世伪品甚多,且不易辨识,然此册所藏文徵明诗词三首皆为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无应制之累,可以窥见他取法赵孟頫、初探草法之真。陈道复信札难得一见,此册陈道复信札虽有残破,然真气弥漫,数行小草,势如天马。且不论文嘉小楷题跋之作可见家法,其行书信札有鹤骨之韵。所藏文震孟三通十四帧信札更是难得,盛名之下,谁又可窥见其信中那一段钩沉历史?

《文氏诸贤真迹》册页,木板旧裱十六开,册页纵34.2厘米、横19.2厘米,内页每半开纵28厘米、横15厘米。册页题笺“文氏诸贤真迹”(图1),系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董事会董事庄蕴宽题写。庄蕴宽(1866——1932),字思缄,号抱闳,晚年称无碍居士,江苏常州人,清末民初官吏,能诗文书画。历任浔阳书院主讲、梧州府知府等职。辛亥革命后,曾出任江苏都督,后上北平任审计院院长,其间为故宫博物院早期管理者之一。

图1

新中国成立后,此册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碑帖文献库,册中收藏文徵明行草书诗词三首两开,陈道复草书信札一通两开,文嘉小楷题跋一开、行楷信札两开,文震孟行草信札三通七开,王文治、陈三立、齐白石题跋共两开。此册收藏了文氏诸贤四人翰墨真迹,诗文信札共书两千余字,其中有百余字虫蛀残破,然一缣一素为世所宝。

一、文徵明诗词三品背后的科考故事与赵孟頫情结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文徵明伪品亦多,王世贞言及吴中伪文书画者曰:“环吴之里居者,润泽于先生手己四十年。”而其弟子众多,王谷祥、陆师道、周天球、钱穀、朱朗等同文氏书画风格极其相近,作师傅之伪如朱朗就是一个典型。文徵明同其师石田一样,为人宽厚,不计名利,如冯时可为之作的小传:“有伪为公书画以搏利者,或告之公,公曰,‘彼其才艺本出吾上惜乎世不能知;而老夫徒以先饭占虚名也。’其后,伪者不复惮公反操以求公题款。公即随手与之,略无难色。”所以,文徵明书画真伪问题非常复杂。

1498年,是文徵明最为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唐寅高中追欢,文徵明却孤坐旅馆,同乡同岁不同榜,遂有文徵明留下来的这首《客夜》(图2):

图2

旅馆沉沉睡思迟,轻寒自拥木绵衣。

功名无据频占梦,风土难便苦忆归。

弄月谁家双笛细,伴人遥夜一灯微。

曲来行没男儿事,莫遣悲伤壮志违。

“盖所从往还如祝允明、钱同爱辈,皆流连声色,惟文徵明独能自外。”〔1〕此诗最后两句传为“男儿莫恃方年少,触事撄愁念已非”,后改成“曲来行没男儿事,莫遣悲伤壮志违”。文徵明秉志雅洁,诗在雅饬之中,时饶逸韵,修改之后的诗句已无当初的灰心落魄,而多了一份坚韧自信。古代文士科举仕途多有不顺,才会留下诸多诗文,但他们在孤夜中追思前非时会打磨自己的诗作,以此留存后世。再细品其书,是文徵明的一件草书作品,“功、难、人”等多字残破,落款和钤印几不可辨,但用笔劲健,牵丝有力,得折叉股之妙。科考失第之痛,溢于言表,通篇全力送之,痛快淋漓。葛鸿桢在《论吴门书派》一书中论及:“文氏四十余岁始作狂草,至五十一岁所作狂草《八月六日书事秋怀诗草书卷》已可上窥怀素,足与祝允明相颉颃了。后来文氏不再作狂草,令人深为惋惜,并不解其由。”据此可推测此书应是文徵明四十岁之后所书。

此册另藏文徵明《贪看长松》《青玉案》这两首诗词(图2、图3):“贪看长松眼欲迷,不知艇子过前溪。白云开处茆堂见,仿佛仙源隔坞西。徵明。”“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午睡觉来时自语,悠扬魂梦,黯然情绪,蝴蝶过墙去。骎骎娇眼开仍滞,悄无人会出,还凝伫。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右调青玉案。”

图3

文徵明一生信服赵孟頫,书法能写篆、隶、真、草,画能画山水、兰竹、人物、花鸟,皆以清丽刚健为特点。此册所藏两首诗词,书法都有赵孟頫的痕迹,并非文徵明晚年风格成熟时的作品。只要不谈科举,就是书画神仙,《贪看长松》此作虽有落款和一方清晰的钤印(白文“文徵明印”,朱文印已损),但“眼欲迷”三字已不可辩,行笔从容稳健,与其诗意相合,俨然已从多年屡试不第的郁愤心境中解脱出来。《贪看长松》行草书是一首题画诗,似从他处割来。此册中《青玉案》是他诗词中的代表作,虽未落见名款,笔画中多有虫蛀,但从其结体的风格明显,且着墨淡雅,如有画意来看,当是他拟赵松雪笔意的经典之作。此词着意描绘清和夏景,抒写闺中人的生活情态:夏日亭午,榴花似火,绿荫如云,使人沉醉,闺中人午睡初醒,娇眼朦胧,清风拂来,无上清凉。词中有画,笔吐闲情。这三帧行草书小品,皆不见习气,可以窥见文徵明在中年的取法之径,也可从笔墨中体会他在不同时期的心境,比起他金科玉律的小楷,更显得生动真实。

二、青出于蓝的吴门陈道复

“□木径行时,寄去氄袜□已到矣,瘘樽寄与隆池,甚是欠佳,不知隆池以为何如?若以为可用,当寻佳者以寄也,便中可讨三字来,千万万,我去此进□□难思家,甚急,汝兄弟及隆池□商榷,在京在外何去□□可作急□,复写一书寄来,以决之,盖彼此皆略相当,而当面易迷耳。□嘱□小画因不停当,背了两遭,可收好藏之,佳时□日可一挂之,欲得令子□摹一幅,以寄京师,须尺寸不失□妙,何十日湖州慎御史归,欲令费清带归,盖此间风燥日炎,古画□不宜张挂耳,前日说各处试□已有几本,去此若要可写书来寄去,□孟河已到翰林,柃□下处相近,日日请去闲讲,顾六官□到四月间家已收,父亲处且不写书,可一报平安□复写寄也。九月廿八日书□付元友。廷试只在三五日出榜也。”此册藏陈道复草书信札一通两开(图4、图5)。

图4

图5

较早从文徵明游,且在文徵明门下声誉最隆者是陈淳。弘治十六年(1503),20岁左右的陈淳就开始追随文徵明,时文徵明34岁。陈淳(1483——1544),长洲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诗文书画兼善,与徐渭并称为“青藤白阳”。陈淳是文徵明好友陈以可之子,文徵明对陈淳也极为爱重,而陈淳对文徵明亦是特别尊崇。两人亦师亦友,文徵明写了大量的诗篇给陈淳,如《期陈淳不至》《立春日迟道复不至》《题画寄道复戏需润笔》等。而陈淳亦有《新秋扣玉盘山房获观秘籍书画》等诗与文徵明唱和。《明史·文苑传》附见《文徵明传》:“淳少从徵明游,以书画擅名,为世宝重,诗则寄意而已,非其所长。是集其五世从孙仁锡所编,以同时赠答之篇附之卷末,与沈周集合刻之,以两人之诗皆为画掩也。”陈道复书画风格大变,是40岁至55岁之间。那时文徵明以岁贡生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职。等文徵明回到苏州,再见到陈道复的字画时说道:“吾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作为文徵明早年的学生,能在文徵明主盟的吴中不落窠臼,师古不泥古,师心不师迹,可见陈道复在艺术上的天分和造化。

此册所藏陈道复草书信札四帧虽未落款,但从此札笔性风格来看,就是陈道复中年变法时所书。此札虽是小字,但用笔如椽,势如天马,奇逸自适,以外拓为主,行气一任自然,墨气淋漓,是难得一见的精品。札中两次提到“复写”,又两次提起“隆池”,可以窥其人物交往关系。彭年(1505——1566),号隆池山樵,也是文家弟子。嘉靖十八年己亥(1539)春,文徵明、陈道复、彭年等十四人曾一同泛舟游石湖,陈道复自然与彭年常有往来,信中所写无科考之累,只提“古画装挂”一事,末尾顺带提醒对方“廷试出榜”之事告知对方。陈道复素有“平生自有山林寄,富贵功名非我事”之志,遂有文徵明晚年之叹:“道复游吾门,遂擅出蓝之誉。”

注释:

〔1〕 详见杨绳武在《文氏族谱续集》序。

三、“文”脉传承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

此册中藏文嘉小楷题跋:“右四体千文皆先君真迹,先君少以书法不及人,遂刻意临学,篆师李阳冰,隶法钟元常,草书兼拟诸体,而稍含晋度,小楷则本于黄庭乐毅而温纯典雅,自成一家。虞褚而下,弗论也。尝见赵松雪于碧笺上作四体千文,心甚爱之,遂亦仿为一二,然未尝轻作。惟江阴朱子儋、丹阳孙志新、嘉兴项子京各购得一本,余虽或得真草,或篆或隶,未有得其全者,此本皆晚年书而笔精妙,如此其功深力到,故神运所至,不以老少异也。今日偶观因识此。嘉靖辛酉七月既望仲子嘉百拜谨书。”(图6)

图6

文嘉行楷信札:“濒行辱。丈远送奉,奉一念奚啻手足,倾发无似,何以得此于丈哉松陵,明月霜天,一别回首,又成陈迹矣。伏承,研精余暇,坐弄茗熏之时,恐不免措念,鄙人时一长啸也。弟自十月二日到任,今已两月,日对薄书,抚字之心,未能见信,于民不免寓催科于鞭朴之间,殊非夙昔坐谈本念,所谓知其无可奈何,不能免俗,正此谓耳。琴川赵公遂□举此一事,抑而名扬,丈夫当如是矣。弟僻居山邑,举口无□谈之时折腰,非意气之素,近印川公有书来寄,诗云,莫恃期期堪傲世,须知唯唯足安刘。良可慨已。昆峰华麓,鹤台庐峰诸丈日得会晤否?弟缘作书未及相见,幸为叱名,今年吴中收成事不知如何?敝庄米想已如数纳上矣。文近屋价曾以五金送上否?如尚未至,幸促而收之,庶不至废去,吴西公会事想已如议,但所会少松银廿四两,不知曾送去否,此惟丈□持□间以□□事为妙至恳,至恳,岁已□莫瞻念,故乡寂寥□知己,不胜驰恋,特令翁其归一候起居,外南枣弍觔,路远不能多致,川扇二柄,并将远意余情,种种不能具一统祈孚炤不宣。十二月十二日,弟再叩首倘有揔暦可思一本至幸,左冲。”(图7、图8)

图7

图8

文嘉(1499——1582),字休承,号文水、文水道人、文江隐吏,文徵明次子。同父兄一样,大半生蹉跎考场,以诸生久次贡。依次授江西吉水县学训导、浙江乌程县学教谕、和州学正,后请辞回籍,获准。文嘉少承家学,工书,尤善小楷,亦精行书。詹景风称其“小楷轻清劲爽,宛如瘦鹤,稍大便疏散不结束,径寸行书亦然,皆不逮父”;明人王世贞评:“其书不能如兄,而画得待诏一体。”文嘉晚年书法大有进益,王世懋在《跋文嘉书古诗十九首》后称:“休承晚年书奇进,几不减京兆。”

此册中藏文嘉小楷题跋当从别处割来,也是册中唯一落有年款与名款(嘉靖辛酉,1561年)的作品,其小楷、行书信札系文嘉晚年精品。虽然其行书信札落款不清,但信中所书“明月霜天、僻居山邑、坐弄茗熏、时一长啸”之词,“莫恃期期堪傲世,须知唯唯足安刘”之句,皆不俗。文嘉在乌程县学教谕(隆庆三年己巳,即1569年,文嘉71岁迁浙江乌程县学教谕)之职,官冷职卑,视生计如“五湖烟”,看功名是“一杯水”。信中提起到任日期,还提起寄送南枣(为乌程特产),可以推断为此札为文嘉晚年真迹。

此册藏文震孟信札三通(图9——图15):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5

徐□季归接手书盖三及矣。闪中老行附一□当已久至,李班自西江还,亦寄数行,其未悉者,班能道之,此时想亦达也,仆于十一月廿六抵家,随于月初展墓□黄君亲之事,亦粗尽矣。过家上冢,昔人以为荣幸而得之非阁下在都,苦心剔肾以相为能有此乎,不忘君亲即不忘阁下非笔舌所能尽,即一室椽烛能尽写□□,有□,铭缕耳。自今以往,便当杜门却扫,二月尽即思缴节乞身以谢,两獒而已,德升行聊,附数语晤。中堂中枢俱乞为道盟,心之感致出功,君前亦思之而终未□盖仆去都时,觉其□已中变也,而同公去思绝少,亦殊于我辈无色,前柬云,微人颇有欲,因同以中我两人者,不可不防之,此中阿六六辈见风头不顺,又转而下石矣,可叹也□□锡山为忠署题主,舟次草草统倛绩布。

嘉平二十日震孟顿首。

现闻阁下近来□报既迟,又略,入春来,不得北来片纸,长安真如日边矣,一春风雨,几无闲歇日,惟杜门却扫,书枕高眠,而两口之人窥觇罗袜,不遗余力,流言广布,都无情理。吾但坦□听之,不见不闻,销之今复。

□期近□不知我决意乞休,不知将又作何布拢也,万望归。神防之至,恳此间今日尚未知主考姓名,可谓井底。十年词林不窥闱棘,且家徒四壁,生计萧然,人以为诮,我以为乐点缀清时,岂可少此冷淡客哉。闻休启事亦徵公道,芝台之力,远过吾侪,其晤同兄,幸劝□改教,负此公者,阿六六□□也,六六不□□□元公当□□□吴中口语,殊复不佳,可发长叹,武进吾素所扼腕,近闻彼中实事,此处殊不为过,天道神明,何可诬也。(以此)归家三月所见皆闻,往往不堪,而俱掩目塞耳,绝不挂面颊,抚按郡邑,一面之后,杳不闻问,以此俭德,不知可幸瓦全否,何意百炼刚化,□指采不觉自愧耳,三月中便当觅便进激御节(便)为归老之计,此时尚求神力为之斡旋,同馆诸公亦于茲时修候今不数数也,近事近况便闲,幸时相示,毋使我日跂望□□云霄□□间耳,适□便羽正□痰□灯下草勒,殊不尽言,俟新榜报至,以观异度,德升及岩郎之信,何如却图详寄。

二月二十日震孟顿首。

现闻阁下自三月以来,相讯不绝,每闻佳信,谓尊体已渐,平复□可□也。但尚未接手书数字,以此犹复悬,悬南都清幽风土宜人,且于此度复似不必请告亦不须南归,天界烟霞之间,皆可以怡情养性耳。吾在此甚不合时,所见所闻,往往不平,辄往往抗言或劝其善藏其用,非惟性所不能,亦意所不欲也,狂夫故态,岂至自首而改之。聊供静揄中一笑耳,长安碁局,笔不可传,君常当详述也,倍万珍拥,使元神复旧,是所至祷,清和廿日震孟顿首。孟长阁下。

文震孟(1574——1636),初名从鼎,字文起,号湘南,别号湛持,文徵明曾孙。十试科场,终于天启二年(1622)状元及第,为文氏家族中唯一状元。文徵明长子文彭,次子文嘉,皆颇有父风,擅长诗、书、画,名闻海内。文彭之子文元发,官至卫辉(今属河南)同知。文震孟即文元发之子。文震孟为人耿介,江湖人称“地文星圣手书生”,被列入东林党,宦海浮沉,三起三落。第一次被黜是因为上疏言“勤政讲学之实必君臣相对如家人父子,则左右匠习,无缘可以蒙蔽”。文震孟此疏直斥魏忠贤,因之获罪。第二次被黜同样是直斥崇祯宠臣、魏忠贤余党。第三次被罢是源于不肯曲侍温体仁。三次都与其耿介的性格有关。

此册所藏文震孟信札三通七开十四帧,未落年份,唯见有“嘉平、二月、清和”月份及名款。三封书札皆语涉时局,心忧朝堂,频见“杜门却扫”“乞归养性”之词。第一封信中写道“昔人以为荣幸而得之非”,可见是首次被黜时所写;第二封信中写道“芝台之力,远过吾侪”,芝台是陈仁锡(1581——1636)的号,与文震孟是同乡同年进士,也因得罪权宦被罢职,信中惺惺相惜,读罢令人扼腕;第三封信中谈到“吾在此甚不合时,所见所闻,往往不平,辄往往抗言或劝其善藏其用,非惟性所不能,亦意所不欲也,狂夫故态,岂至自首而改之,聊供静揄中一笑耳,长安碁局,笔不可传,君常当详述也”,当是文震孟三赴京城入东宫时乞归之作,当时已是崇祯五年(1632)。文震孟工诗文,善书,其书法厚实有韵致,相比文氏先祖,其书稍逊。

读罢文氏祖孙四代书翰,感其科举上达之志可谓坚韧,处郁勃惨淡之途却能保持忠良敏秀之气,诚为难得。正如杨绳武所言:“文氏之盛又不独以诗文笔翰显,然则论谱牒于文氏,实吾吴之光,非文氏一家之私已也。”而王文治对文氏一门翰墨书香的评价可谓中肯,见本册页跋语:“长州文氏一门,父子祖孙俱善书画,可谓盛矣。然文治尝谓休承之画、寿承之书皆过其父,以衡山书画未脱蹊迳,而寿承兄弟独能掀翻窠臼,故也私持此论,未敢告人久矣。昨来江夏与药洲亲家商榷,古今法书名画,所见亦与治同亲家海内精鉴,所见如此则此论定矣。顷出所藏文氏诸迹册子见示,因录此于后,以俟知言。文治王氏禹卿。”(图16)

图16

猜你喜欢

信札文徵明
爱在人间
——弘一法师、丰子恺大师书画、信札手稿展
诗文书画四绝才子文徵明
收藏界的“绝后”之作
三姐,钱够吗?不够问我要,开心最重要
——文徵明《致妻札》
文徵明书画专题(上)
纸间书画馆 “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慢慢写字,好好活着
旧时信札
文徵明诗咏石湖
文徵明:吃亏是福
致卫东先生(信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