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乳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11-08刘广琛

中国食品 2021年19期
关键词:奶源乳品监督

刘广琛

乳业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的基础产业,截至2020年,我国奶牛存栏量已经达到3022.2万头,同比增长11.8%;原奶产量为4518.4万吨,同比增长17.9%;乳品产量达到3789.2万吨,位列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印度与美国。在国内乳品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了乳品质量安全的信任危机,为迅速提升乳品安全质量、重建消费者信心,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乳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乳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发现原料来源、管理体系、安全监督及舆论宣传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并依据上述不足提出了改进策略。

一、我国乳品质量安全现状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為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我国先后出台了《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二十余项法规制度,严格要求规范乳品质量,控制乳品来源、管控生产及销售环节等,确保奶业进入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发展阶段。

2009年6月,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纳入到法律层面,真正让食品安全有法可依。2010年3月,原卫生部颁布《婴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生乳》(GB19301-2010)等66项国家食品安全新标准,对乳产品、生乳的标准、检测标准和营养标准进行明确。2013年6月,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联合工信部、公安部等九部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规范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安全。2016年10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台《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对配方奶粉的生产、销售进行统一注册管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政。2017年1月,农业部、发改委等五部委颁布《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16-2020)》,对乳品工业发展、乳品品牌建设进行说明。2018年6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再次重申乳品质量安全的各项标准。正是由于我国行政管理部门持续关注乳品质量安全,以法律法规和政策机制持续推动产业发展,为乳品安全质量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在国内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乳品行业得到全面的规范与治理,建立起严苛的检测、销毁、自查机制,配备了专业的检测机构及人员,并依托大数据,实现了对乳品的全产业链监管,乳品追溯可精确到每一头奶牛、每一辆运输车、每一台加工机器。国内龙头乳企,如蒙牛、伊利、飞鹤、完达山等都已经建成完善的内控体系。如蒙牛乳业提出的“总部—事业部—工厂”三级风险监测联动体系,对加工产业链实施全要素监管,安全检测程序多达79道,实现由源头到产品的全周期监测。完达山乳业则采取“一体化”模式,构建自己的奶源基地,严格按照药品GMP标准加工生产,实现乳品安全的全要素跟踪。

二、我国乳品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治理,虽然我国的乳品质量有了大幅提高,但从目前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乳品源头管理存在失管失控现象。从国内乳品生产企业的奶源分布来看,能够自建乳业基地的企业仅占41.8%左右,大部分企业仍然依靠外源性奶源作为加工原料,虽然所有的奶源都经过安全检测,但现有的检测手段仍然存在些许漏洞,部分奶源中会被掺入某些不知名物质,以规避现有的检测手段;部分奶站或基地存在内外勾结现象,为了谋取私利不择手段,肆意收购质量不合格奶源或者协同售奶者作假,使得乳品源头管理存在一定的失管失控问题,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2.乳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国内的乳品加工企业有针对性地构建了自己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但乳品安全需要技术、人力、物力支撑,甚至每次产品研发也都需要产生新的监测内容,对于中小型乳品企业而言有着极大的成本压力。为了控制内部检测成本,部分乳品生产企业只在进口关和出口关设置检测端口,“进口关”检测不合格不收,“出口关”检测不合格不放,但实际上,乳品生产本身是一个生产链,其中涉及内容相对较多,比如生产环节、存储环节、运输环节等等,如果无法做到全面覆盖则无法控制风险。

3.乳品质量安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我国现有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机制较为完善,已经形成初步的监督管理体系,但乳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存在连续性不强问题,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仍然需要企业完成,监督部门仅能够靠抽查进行监管,必然会出现漏网之鱼。加之,外部舆论监督存在滞后现象,由于乳品属于持续性食用产品,产品是否存在问题,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而当问题显化后,食用者又缺乏专业的检测手段,即使部分乳品质量安全质疑出现在网络上,也很难引发群体性关注,导致外部监督失效。

三、提升我国乳品质量安全的对策方法

1.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提升乳品源头质量。奶源是乳品生产的主要原料,要想从源头解决安全问题,必须实施基地化管理,才能够有效解决原材料难题。首先,建设自有奶源基地。乳品企业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区域作为自己的奶源基地,既符合企业的成本要求,也符合产品的安全要求。其次,实施现代化养殖。全面提升奶源基地的现代化水平,在养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上下功夫,实现喂养、挤奶、检测、运输一体化,实现全流程无菌化处理。

2.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强化企业竞争优势。乳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涉及要素相对较多,对于企业而言,谁能够在乳品质量安全上做到100%,谁就能够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首先,构建内部安全体系。内部检测是必要的流程,但乳品质量安全标准是不断提高的,企业产品不断创新,检测指标也会随之变化,必须要时刻关注指标数据变化,最大限度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其次,引进外部监督模式。部分中小型乳品企业可以选择合作模式,引入外部监督机构进行产品的全流程监督,通常情况下,外部监督机构往往能够发挥更大的监督作用。

3.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增强消费群体信心。国家应当加大舆论宣传和引导力度,增强消费者的信心。首先,持续加大信息公布力度。乳品质量监管部门应当加大检测频次和信息发布力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检情况,不断强化消费群体的信任感。同时,通过大面积的正面引导和宣传,对抗可能出现的负面信息过度宣传。其次,建立透明的监督体系。乳品生产企业可以建立企业“开放日”,在开放日当天,消费者代表可以参观企业的生产车间、基地等场所,近距离观看产品的生产过程,以此增加产品生产的透明度,增加对产品的信任。

猜你喜欢

奶源乳品监督
做好GMP管理有助于提高乳品企业的经济效益
什么是四个监督?
我国乳品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甜味剂对不同乳品感官品质和稳定性的影响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
奶源自有可控是乳业转型提质前提
科学生活:新标准如何保障乳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