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联合健康教育对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及抑郁的影响
2021-11-08朱林洁
朱林洁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上海 201600)
脑血管病包括脑卒中及外周动脉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中常见的发病类型[1]。脑血管疾病和冠心病是造成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近20年来,尽管由其引起的疾病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有所下降,但该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脑血管疾病通常发病并迅速,预防困难,目前主要的诊断方法为经皮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3]。近年来,随着DSA 的应用,对于脑血管疾病包括脑瘤及颅内动脉瘤等的检出率明显提高[4]。但由于多数患者对全脑血管造影技术缺乏了解,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7]。有研究[8]表明,针对脑血管造影术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护理及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文关怀联合健康教育对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及抑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1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干预组男27 例,女28 例;年龄23~78 岁,平均(49.21±5.46)岁。对照组男26 例,女29 例;年龄26~75 岁,平均(47.21±7.46)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DSA 诊断标准;认知功能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严重精神疾病并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者;意识不清无认知能力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指导,以基础的术前护理及相关手术知识宣讲为主,并进行围手术期相关注意事项的指导。
干预组进行人文关怀联合健康教育指导,人文关怀:①患者就诊时,护士需耐心与患者交流,交流时记录患者具体情况,耐心询问焦虑原因,患者对DSA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患者的情绪;②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后,根据每例患者的病症及焦虑程度进行DSA 相关知识的普及,讲解过程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并同时安抚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语气缓和,鼓励患者消除不良情绪;③术后保持治疗环境的干净和整洁,每天关心患者,耐心询问患者术后病情及心理状况,通过语言、表情及肢体语言等鼓励患者,当患者积极配合,病情恢复良好时,应给予鼓励,缓解其不良情绪;④围手术期发现问题时需积极反馈,医护人员共同商讨调整治疗方案,并及时解决问题。
健康教育:采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由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讲述DSA 相关知识;通过印制DSA 相关知识宣传画册;制作动画短视频进行DSA相关知识播放讲解;组织患者交流会,并由已康复的患者讲解普及DSA 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主要讲述内容以DSA 相关知识、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及预后,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特点、检查方法、相关注意事项、常用治疗方法及方案等为主。分别于DSA 术前1天、手术当天及术后3天进行调查,围手术期均进行心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评分越高则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9]。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具体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后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满分100分,>60分为依从性好,满意度高;≤60分表示依从性差,满意度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 和SD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 和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AS 和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AS and SD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AS and SD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干预组例数55 55 SAS干预前55.12±4.02 53.09±3.07 SDS干预前56.07±4.19 54.17±3.74干预后55.97±3.22 33.47±4.51a干预后54.67±3.20 32.17±2.68a
2.2 两组干预后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omplianc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n(%)]
2.3 两干预前后具体情况比较 干预后,两组不了解DSA知识、担心治疗方法、担心手术过程、担心后遗症、担心疼痛问题占比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具体情况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提高,DSA已成为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的主要检查方式,也是神经外科的介入治疗的基础[10]。但患者易对手术产生担忧、焦虑等情绪,如不及时护理疏导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11-13]。
人文关怀护理常与健康教育联合使用,其强调以患者为中心,要求医护人员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患者需求,通过人文关怀缓解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健康教育则可帮助患者进一步了解疾病知识,改善患者依存性及自我管理。因此,为了避免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对疾病预后的影响,DSA 围手术期也需相关的配套护理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SAS和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AS 和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人文关怀护理配合健康教能显著改善DSA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及抑郁情绪,同时,与常规护理相比,人文关怀护理的患者依存性及满意度显著提高。分析原因为,多数患者对DSA相关知识不了解,易对手术过程中疼痛问题及术后后遗症等问题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及抑郁情绪。本研究结果表明,94.21%的患者对DSA 相关知识不了解,患者担心的问题其中以术后后遗症占比最高,其次治疗方法及疼痛问题也是患者较为担忧的主要问题,而在经过人文关怀式护理及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知识讲解后,患者对DSA知识包括手术过程、治疗方法、疼痛问题及后遗症等均显著改善。
人文关怀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脑血管造影术围手术期患者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