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2021-11-08孙艳

当代医学 2021年30期
关键词:奥扎短暂性丁苯

孙艳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枣庄 277000)

人体脑部的血管发生病变易导致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且随着病情进展,斑块会脱落,患者的脑部局部区域出现短暂性缺血。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临床症状以昏厥、视力丧失、眼震、舌肌无力、行走不稳等为主,若患者病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其神经功能进一步损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临床常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其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从而发挥改善脑缺血症状的效果,但单一用药,治疗效果有限。丁苯酞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其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脑缺血部位,起效快[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丁苯酞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2~78 岁,平均(62.13±4.20)岁;病程1~10 d,平均(6.46±1.24)d;发作至入院时间2~20 h,平均(10.43±2.31)h;发作类型:颈内动脉系30例,椎-基底动脉系20例;合并症:高血压30例,糖尿病20例,冠心病12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3~79 岁,平均(62.32±4.25)岁;病程1~11 d,平均(6.33±1.27)d;发作至入院时间2~19 h,平均(10.22±2.34)h;发作类型:颈内动脉系29 例,椎-基底动脉系21 例;合并症:高血压29 例,糖尿病18 例,冠心病11 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等确诊;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无药物过敏史;神志清楚,可进行沟通;疾病发作至入院时间<24 h;患者近期未接受过抗纤溶、抗凝药物治疗。排除标准:伴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凝血功能异常、脑血管畸形、严重实质性器官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疾病患者;因低血糖、结核性脑炎、梅尼埃综合征、偏头痛、癫痫发作等原因导致的昏厥、眼震、行走不稳等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调节血脂、抗凝、抗感染、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照组实施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山东宏益腾药业有限公司长春制药分公司,国药准字H20093074,规格4 mL)治疗,80 mg溶于150 mL 0.9%氯化钠溶解中,行静脉滴注,每天2次,治疗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丁苯酞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100 mL)治疗,于患者发作后48 h给药,每次100 mL,行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50 min,每天2次,给药间隔时间>6 h,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y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y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血浆黏度(mPa·s)1.86±0.51 1.87±0.53 0.07>0.05 1.56±0.45 1.01±0.40 4.57<0.0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纤维蛋白原(g/L)4.86±1.20 4.87±1.22 0.03>0.05 4.20±0.64 3.21±0.60 5.64<0.05血小板聚集率(%)66.12±12.10 65.30±12.23 0.24>0.05 58.10±10.20 48.51±10.24 3.32<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栓子脱落等是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原因,患者脑缺血发作后,其微循环出现障碍,使其脑细胞的细胞膜及线粒体功能去极化,导致细胞外的钙离子大量内流进细胞中,最终脑部神经元发生凋亡,患者出现短暂的感觉障碍、语言障碍、视网膜功能障碍、偏身运动障碍,引发昏厥、视力丧失、眼震、舌肌无力、行走不稳等临床症状。该病发作时,症状一般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时间短,但发作频率较高,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不仅会影响其生活质量,还有可能发展为脑卒中,严重威胁生命安全[3]。

奥扎格雷钠是临床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的常用药物,是一种新型的血栓烷合酶抑制剂,可对前列腺素H2发挥阻碍作用,避免其生成血栓烷A2,可促使前列腺素H2 专向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从而改善血栓烷A2、前列环素的平衡异常,抑制血栓形成[4]。同时,患者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可扩张脑血管,增大脑部血流量,阻止脑血管痉挛发生,有利于恢复患者脑组织微循环,从而改善患者病情发作期的能量代谢异常及循环障碍,以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5]。丁苯酞是人工合成的消旋正丁基苯酞,具有与天然左旋芹菜甲素相同的结构,其可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丁苯酞可降低患者花生四烯酸的水平,提高脑血管内皮NO、前列环素水平,抑制谷氨酸释放,降低细胞内Ca2+的浓度,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并抑制自由基,以减少活性氧、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抑制氧化应激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6]。此外,有研究显示,丁苯酞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可阻断患者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抗脑缺血作用较强,大幅度缩小患者局部脑缺血的梗死面积,减轻脑水肿等情况,改善缺血脑区的血流量、微循环及脑能量代谢,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且有明显的抗脑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此,给予患者丁苯酞,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7-8]。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相比于单一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加用丁苯酞治疗疗效更佳,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更理想。分析原因为,奥扎格雷钠联合丁苯酞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两种药物可发挥药物协同作用,最大程度发挥药效,提高治疗效果[9]。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联合两种药物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安全性高。分析原因为,奥扎格雷钠与丁苯酞的不良反应较少,多为恶心、呕吐等轻微反应,患者可自行缓解;患者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有可能出现出血,但联用丁苯酞,后者抗炎作用强,可修复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促使血管新生,同时,能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以减少患者的出血风险[10-11]。

综上所述,丁苯酞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奥扎短暂性丁苯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尤瑞克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脑血栓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的临床分析
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例临床效果观察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效果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