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功能2级以上患者采用早期心理护理对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2021-11-08孙彬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心功能实验组情绪

孙彬彬

(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 深圳 518116)

0 引言

近些年,受到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1]。而心功能2级以上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严重时甚至产生生命危险,受此影响,患者多存在负面情绪,使得依从性与积极性降低,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笔者认为可应用早期心理护理,为此展开比照研究分析应用效果并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展开研究,共纳入80例观察对象,均为上述时间段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心功能2级以上(3级:存在心脏病,体力活动受到明显限制;4级:存在心脏病,休息时可能出现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进行体力活动会加重不适症状)[2]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4:16、25:15;平均年龄分别为(60.94±4.48)岁、(61.42±5.27)岁;平均病程分别为(5.09±1.76)年、(5.17±1.81)年。两组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包含:口头宣教、环境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

实验组则在以上基础上应用早期心理护理,具体措施是:(1)强化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文化程度、工作、病情等对患者展开针对性健康教育,为其讲解疾病与治疗的相关知识,保证教育内容及方法能够符合患者的理解能力。(2)强化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谈,据此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若发现患者存在不良情绪,则要及时判断其严重程度与原因,主动对患者展开疏导,如对于担心患者,要为其讲解疾病成功治疗案例以提高其信心。(3)对于依从性差的患者,可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其参与到护理中,对患者进行支持和鼓励,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支持。(4)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时刻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可通过对肢体动作、语气、面部表情等观察进行了解,交谈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态度要端正,给予患者尊重,将双方放在平等地位。

1.3 评价标准

观察持续1个月,对下述指标进行评价:(1)采用GQOL量表[3]测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包含:躯体、物质生活、社会及心理四项内容,总分均为100分,提示评分越高则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比照平均分。(2)测评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4]与焦虑自评量表[5]测评抑郁情绪与焦虑情绪,两个量表的评分范围均是0到100分,提示评分越高则患者的情绪越严重。比照平均分。(3)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计算平均值并互相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测评对比数据,使用22.0版本。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描述为(±s)。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测评结果

见表1内容,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互相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测评结果及差异(±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测评结果及差异(±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 物质生活 社会 心理对照组 40 81.06±4.85 79.62±5.56 74.35±6.12 76.21±7.35实验组 40 94.03±4.71 93.17±5.02 88.79±6.11 89.03±6.34 t值 -- 12.1333 11.4402 10.5605 8.3532 P值 --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测评结果

表2内容提示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测评结果,相比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情绪评分与焦虑情绪评分均降低,且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降低幅度均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测评结果及差异(±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测评结果及差异(±s,分)

组别 例数 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0 55.06±9.97 49.03±5.76 56.32±10.47 50.05±8.86实验组 40 55.12±9.85 40.02±6.21 56.91±10.74 41.35±7.94 t值 -- 0.0271 6.7277 0.2488 4.6249 P值 --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表

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是(23.45±4.36)天,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是(14.81±3.25)天。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485,P<0.05)。

3 讨论

心功能2级以上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很大限制,一般活动即可出现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而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不能从事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以上症状,若进行体力活动则会加重,严重时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6]。心功能2级以上患者主要为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群体,近些年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影响,该类患者的人数急剧增加,其病情危急且严重,对患者自身、家庭乃至社会造成极大负担,受到广泛关注[7]。

由于疾病症状影响,再加上住院费用等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心功能2级以上患者往往存在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如焦虑、不安、紧张、抑郁等,导致其依从性与积极性降低,难以积极配合治疗,甚至有所抗拒,对病情控制与预后产生不良影响[8]。基于上述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十分重要,以往临床主要实施常规护理,但该护理的重点为辅助疾病治疗,其更加关注患者的生理情况,而对患者心理方面的干预则较为薄弱,导致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笔者认为可应用早期心理护理,该护理属于心理护理,是于患者治疗前对其心理进行干预的一种护理模式,并将护理措施贯穿于整个治疗期间,能够使患者的压力得到疏导,通过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的疾病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对疾病不再惧怕,对治疗方案不再怀疑,同时其针对性更强,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找出其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疏导,如健康教育、成功案例讲解、交谈等,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保证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与依从性提高,不仅能够为治疗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确保治疗效果,同时能够减轻不良情绪对患者生理状态的影响,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使其回归正常生活[9]。为分析对心功能2级以上患者采用早期心理护理的效果,笔者开展比照研究,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提示实验组均更高;相比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的抑郁情绪评分与焦虑情绪评分均降低,且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的降低幅度均更大;两组的住院时间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与黄波霞等人[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对心功能2级以上患者采用早期心理护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心功能2级以上患者采用早期心理护理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可促进其早日康复出院,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心功能实验组情绪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