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急诊辨证论治眩晕的临床效果

2021-11-08曹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肾精复发率气血

曹欢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医院(淮安市肿瘤医院)急诊科,江苏 淮安 223200)

0 引言

眩晕导致患者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而且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涉及多个学科。常规西医治疗急诊眩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确保快速缓解症状,解除危险状态,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但症状改善不彻底,且易复发,治疗效果有限[1]。祖国医学对眩晕研究深入,理论丰富,认为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髓海不足、肝阴亏虚,肝火上扰、痰浊中阻,不同患者的病因及症状表现存在差异,治疗应结合患者证型进行调整,通过辨证论治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良好疗效[2]。为此,本次研究对中医急诊辨证论治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诊眩晕患者128例作为研究资料,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诊眩晕患者128例作为研究资料,患者知晓研究目的,签署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男35例,女29例,共64例;年龄45-79岁,平均(64.74±4.07)岁;肝阳上亢型23例,气血亏虚型16例,肾精不足型8例,痰浊中阻17型;观察组男33例,女31例,共64例;年龄43-79岁,平均(64.25±4.02)岁;肝阳上亢型21例,气血亏虚型17例,肾精不足型9例,痰浊中阻17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3]:均表现出头晕目眩、食物旋转等症状,多伴随恶心呕吐、耳鸣头痛症状,且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眩晕症的诊断标准,舌头淡红但胎薄白,脉弦而紧。

排除标准[4]:合并心、肺、肝、肾等严重障碍疾病患者;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或严重认知障碍患者;本研究药物及相关成分过敏患者;未满规定疗程而中断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包含降低颅内压、扩张脑血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体液等,给予盐酸异丙嗪注射液(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0699)25mg口服,呕吐患者给予胃复安针(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539)肌注。

观察组: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急诊辨证论治:①肝阳上亢型选择天麻钩藤饮,药方:天麻9g,川牛膝12g,钩藤12g,石决明18g,山栀9g,杜仲9g,黄芩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②气血亏虚型采取归脾汤治疗,药方:白术3g,当归3g,白茯苓3g,黄芪(炒)3g,龙眼肉3g,远志3g,酸枣仁(炒)3g,人参3g,木香1.5g,甘草(炙)1g;③肾精不足型阴虚者宜补肾滋阴,采取左归丸,药方大怀熟24g,山药12g,枸杞12g,菟丝子12g,鹿胶12g,龟胶12g,川牛膝9g;阳虚者宜补肾助阳,采取右归丸,药方熟地黄24g,附子12g,肉桂12g,山药12g,山茱萸12g,菟丝子12g,鹿角胶12g,枸杞子12g,当归12g,杜仲12g;④痰浊中阻型采取半夏白术天麻汤,药方半夏4.5g,天麻3g,茯苓3g,橘红3g,白术9g,甘草1.5g,生姜1片,大枣2枚。汤剂每天1剂,分两次服用,丸剂每天2次,每次9g,连续4周。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痊愈为眩晕消失,至少1个月未反弹;显效为眩晕明显减轻,伴轻度昏沉,无旋转感;有效为眩晕缓解,伴轻微旋转感;无效为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测定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眩晕频率,眩晕程度及发作持续时间。眩晕程采取眩晕障碍量表(DHI)评价,0分至100分,分数越高越严重;观察不良反应率,包含血压增高、嗜睡、兴奋等;随访治疗3个月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眩晕症状比较

治疗前,两组眩晕频率、眩晕程度及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频率、眩晕程度及发作持续时间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眩晕症状比较(±s)

表2 两组眩晕症状比较(±s)

组别 例数 眩晕频率(次/月) 眩晕程度(分) 发作持续时间(h)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4 5.45±0.72 1.42±0.33 61.72±12.14 12.84±4.25 4.16±0.62 1.70±0.35对照组 64 5.41±0.70 2.71±0.41 62.07±12.05 24.03±6.25 4.12±0.64 2.47±0.42 t -- 0.318 19.608 0.163 11.844 0.359 11.267 P -- 0.750 0.000 0.870 0.000 0.720 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临床认为导致眩晕的病因较多,如耳石症、梅尼埃病、椎基底动脉VBA系统缺血性病变等,导致患者眼花头晕,恶心呕吐,甚至昏迷[5]。急诊眩晕多表现为急性严重眩晕、反复发作性眩晕及复发性位置性眩晕,存在脑卒中、中枢性病灶等风险[6]。常规西医治疗急诊眩晕虽然可快速缓解症状,但难以彻底消除症状,治疗效有限。祖国医学关于眩晕研究历史悠久,理论丰富,如《素问· 至真要大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记载 “脑为髓之海”,即中医对眩晕的辨证分型较多,治疗方法存在差异,而且急诊眩晕多偏实,应采取熄风潜阳、清火化痰治疗,确保快速缓解症状[7,8]。肝阳上亢型宜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法。气血亏虚型宜养气血、健运脾胃法。肾精不足型肾阴不充或肾精亏耗,选择左归丸或右归丸治疗。痰浊中阻型宜湿祛痰,健脾和胃法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9.69%),眩晕频率、眩晕程度、发作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中医急诊辨证论治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是促使眩晕症状消除及改善的有效方法,减轻眩晕程度,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尤其预防复发,根治效果好,值得推广。与沈洪雨[9]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5%)显著优于对照组(82.5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相近。

综上所述,中医急诊辨证论治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依据患者证型选择适宜治疗方案确保进一步改善眩晕症状,减轻眩晕成单独,而且中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治疗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肾精复发率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气血不足我来看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立脑为脏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