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联合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及关节功能影响研究

2021-11-08局来提艾热提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游建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冠状半月板成形术

局来提·艾热提,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游建军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0 引言

半月板损伤不仅造成膝关节疼痛,还会导致膝关节不稳以及早期关节退变。保守治疗因不能解除绞索及改善膝关节,进而继发创伤性骨关节炎,对膝关节功能影响较大[1]。因此目前临床上多倾向于早期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关节镜下将破裂的半月板切除,该手术方式不仅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且半月板切除后再生能力差,导致膝关节缓冲装置消失,可造成早期关节退变。而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修复成形术以其切口小、手术创伤小、感染机会少、康复快、逐渐成为治疗半月板损伤的首选方法[2]。我院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入院接受治疗的56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共56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联合功能锻炼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研究组28例患者年龄分布居于23-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91±1.26)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参照组28例患者年龄分布居于24-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17±1.46)岁;对比两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功能。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1)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患者仰卧位硬膜外麻醉。通过患者高位前外侧的入路将关节镜镜头置入,之后按照规范操作将操作器械置入。按次序检查整个关节,治疗相应的合并损伤,通过探查后,将半月板缝合器置于损伤的半月板对侧入路,根据损伤的情况可采用垂直褥式,水平褥式,或者两种方式结合的方法缝合经过刨刀新鲜化创面的半月板。(2)功能锻炼。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主要分为7个阶段:一是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康复人员在术后第2天要叮嘱患者,每天做3组收缩股四头肌20次的运动,持续康复训练14天;二是康复人员在术后的第3天至第5天,在仰卧体位的的情况下患者先进行被动的抬高运动,之后视患者的实际情况过渡到主动的抬高运动,每次20次抬高,每天3组,之后每天比前一天每1组增加10次,直到每天1组50次;三是进行膝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四是漆关节的负重训练,直至患者可以下地自行行走。

参照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和基础术后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关节功能。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通过术后3年的跟踪回访取得两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干预完成后,观察组关节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s,分)

组别 n 术后1年 术后2年 术后3年观察组 28 91.64±0.57 91.94±0.81 92.04±0.86对照组 28 86.93±0.29 81.42±0.27 80.29±0.15 t / 17.8099 16.0774 19.0781 P /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半月板具有多种作用,可以增加关节的吻合度,提高关节稳定性。缓冲膝关节压力。半月板主要成分为弹性纤维软骨,在负重时可以产生一定的形变,从而缓冲骨头间的直接碰撞。润滑膝关节以及为关节软骨提供营养。半月板全切后,关节的摩擦力会增加20%。提高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半月板上有很多感受空间运动的本体感受器,尤其是前、后角,如此在膝关节运动中,给我们大脑不停反馈膝关节的运动参数,比如空中位置、运动速度、活动角度等,这样我们的运动才更协调、更高效。半月板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半月板损伤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纵向撕裂:也称环行撕裂,横断面像显示撕裂线沿环方向呈弧形,可延及一个或两个部位,甚至从前角一直延续到后角。纵向撕裂线在冠状面或矢状面呈垂直或水平状两种表现。垂直撕裂线连接半月板的上下关节缘。水平状撕裂MRI表现类似Ⅱ级MRI表现,横断面根本无法显示,矢状面或冠状面像上若无半月板形态改变,容易误诊为变性。(2)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矢状面像上半月板体部失去正常的双凹镜形态,前后角萎缩或截断并见信号改变,在近髁间嵴层面见低信号的半月板碎片。冠状面像上半月板分为两个部分,原位部分明显萎缩,向内移位半月板碎片位于髁间棘旁。(3)半月板横向撕裂:或称放射状撕裂,其撕裂线只有垂直型而无水平型,多见于外侧半月板体部。横向撕裂线可从半月板的游离缘直达囊缘,矢状面和冠状面像通常只有1-2个层面显示高信号的撕裂线,若撕裂线与层面平行则可能漏诊。(4)半月板斜向撕裂:介于横向和纵向撕裂,其撕裂线从半月板游离缘斜向弯入,呈现鹦鹉嘴样改变。矢状面像显示撕裂斜行,延及上下关节缘或一侧关节缘,形成以前部或后部为基底的瓣样结构。(5)半月板边缘撕裂:边缘撕裂发生在半月板的囊缘。囊缘的结构较为复杂,邻近的板股韧带、副韧带、腘肌腱、滑囊等结构可能造成假象。为此,要求半月板的MRI检查必须包括整个半月板区域,并且行各个方位和各种序列的成象。矢状面和冠状面结合可显示半月板的各个部位,并且很容易消除临近结构的干扰;多种序列成像则保证其敏感性,必要时予以造影检查。(6)半月板多形性撕裂:多形性撕裂是一种复杂性撕裂,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撕裂线组成,多条撕裂线可互不关联,也可相互交错或重叠,例如纵行撕裂与横行撕裂或斜行撕裂交错,或者是纵向撕裂的水平撕裂和垂直撕裂交错。若是撕裂线超过两条,则很容易发生半月板易位和游离。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我院的总体治疗需求量约100台。由于损伤后不仅造成膝关节疼痛,还会导致膝关节不稳以及早期关节退变[3]。因保守治疗不能解除绞索及改善膝关节,进而继发创伤性骨关节炎,对膝关节功能影响较大。因此目前临床上多倾向于早期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关节镜下将破裂的半月板切除,该手术方式不仅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且半月板切除后再生能力差,导致膝关节缓冲装置消失,可造成早期关节退变。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修复成形术以其切口小、手术创伤小、感染机会少、康复快、逐渐成为治疗半月板损伤的首选方法[4]。因此开展此项技术十分必要。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通半月板损伤治疗有了很大进展[5]。最早在1976年,Lkeuchi等首先对1例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了关节镜下缝合。在国内,该技术最先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得到应用,都获得了满意的疗效[6]。此后随着关节镜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该技术也逐渐在国内发达地区的大型三甲医院推广应用。通过关节镜缝合修复成形损伤的半月板,切口小,并且能够在镜下进行全程监控直视,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尤其在半月板后角的损伤,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技术更是有着明显的优势。此外关节镜下还能同期处理关节内其他损伤病变。因此该项技术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与传统的开放式半月板切除手术相比,关节镜下缝合修复半月板损伤有着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首先其微创入路,创伤小,出血少,避免大面积剥离肌肉,术后瘢痕小,降低了关节粘连的风险。有效地减少了损伤腘窝部重要神经血管的风险,还能够同时处理膝关节内的合并损伤。术后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开展患腿负重、负重多少、膝关节弯曲角度限制等,最后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恢复关节的神经肌肉本体感觉,强化关节周围肌力。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比较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成形术和开放性手术缝合半月板的疗效。Sabat等对47例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了1年的随访,其中27例为开放组,29例为关节镜组,结果显示关节镜组与开放组均有较好的疗效,而关节镜组创伤明显小于开放组。刑宝瑞等对31例行传统开放手术和34例行关节镜下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关节镜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血管神经损伤情况方面、Lysholm评分改善情况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

因此,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修复成形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现有的同类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猜你喜欢

冠状半月板成形术
胎儿期冠状窦宽度与孕周的相关性分析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半月板损伤了,年轻人要尽早手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