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11-07闫红芳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闫红芳

摘要: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建立创新性社会的今天,信息科技高速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学校教育所关切的重要课题。在大力推行素质教学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当今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教师要尽一切可能给学生以创新条件、机遇和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的学习环境。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创新能促进学生各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创新实践

目前,存在着这样一种不争的事实,一部分教师、教研员对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认为把课程改革等同于使用新教材,在教学和评价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更是比较普遍,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这也是新课改推行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状况,要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创新,首先是教者要实现理念的转变,语文教师要从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高度来更新教学观念,变“以教定学”的“主导型教育”模式为“以学定教”的“主体型教育”模式。真正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和时间去创新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二、营造乐于学习的氛围

一个有效教学氛围的营造,能够有效的学生的创新动机激发出来,而学生只有具备了创新的动机,才会真正的去创新。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宽松且愉陕的氛围的话,那么,就能够给血红色呢个带来积极地情感体验,从而实现愉悦身心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必然会觉得瞬间轻松好多,然后对学习也会产生一种欲望,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调动起来。那么,反过来讲,如果教师所营造出来的学习氛围是枯燥且乏味的,那么,学生的学习情绪必然也会变得消沉,从而也就不会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变得不可能。所以,对于教师来讲,必须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出轻松且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这一氛围中产生安全感,感受到民主和谐,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积极性大大提升。那么,要想营造出这样的氛围,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时刻面带着微笑,同时永妇幼情感的语言,来感染和温暖每一个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的心情也会随变得愉悦,从而跟着教师的引导,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三、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小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密切相关,需要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而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感人的故事,如果单纯地进行字、词、句、篇的教学,师生游离于情感之外,文章就显得形散神离,枯燥无味了。因此要根据教材内容創设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用环境去渲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全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新学知识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悬念能产生最直接的探索欲望,也是调动学生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四、由学生扮演角色深入课文情境

喜欢游戏是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的天性,小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外向开朗的天性,尤其喜欢去模仿或者扮演某一个人物角色,并在教师的表扬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课堂上给予孩子这样的一个机会。在小学语文课本上,有很多文章都会涉及很多的人物,每一个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形象特点也是各有不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一种游戏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认真对待语文的学习,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由于小学生的争强好胜,他们渴望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注,便会积极地参与其中,争先恐后地举手。接下来就是学生精彩的朗读表演了,学生不时在朗读中加入自己的创新表演,或是夸张的语气,或是形象的表情,都为朗读增添了勃勃生机,引起全班学生的哄堂大笑,从而让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分析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中,教师应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使这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从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提供前提。课堂成为学生习惯养成的主阵地。教学致力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创设积极、主动的情境氛围,强调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养成。树立大语文观,广泛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有创造性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倾听、朗读、背诵、阅读等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师的鼓励、指导下,学生已初步形成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他们能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素养,在课堂上和生活中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关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的学生氛围中学习,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的思维进行扩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向小燕.对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6(32).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