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平是通向和谐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

2021-11-07张伟今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市场机制社会保障公平

张伟今

摘 要:公平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经济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提高的同时,适时增进社会公平,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平实现机制,对发展我国和谐市场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意义。基于公平的实质是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市场作用、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社会保障及社会慈善等有效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的几个方面探讨社会公平的实现机制,进而指出公平不仅不会与市场经济相冲突,而且是实现和谐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公平;市场机制;初次分配;再分配;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7-0004-03

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的两个永恒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为针砭计划经济时期平均主义的问题,人们提出了效率优先、发展优先的政策指导原则。“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要国策和实践。但是在40余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效率有了,一部分人、一部分单位和一部分地区也的确先富裕了起来,可同时缺乏对公平的重视及未建设起有效维护社会公平的制度,导致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分化加剧。失去公平的社会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过度分化的社会是造成许多不稳定、不和谐问题的根源。只有构建能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制度,才是通向和諧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

一、公平的含义

公平的实质是平衡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实现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权利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人人生而平等”是民主的宪制社会的核心价值,没有法律上保证每一个人在政治权利、经济权利、财产权利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公平会离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远。机会公平与过程公平是指每个人在就业、创业、物质利益分配、社会名誉等实现个人自我价值方面享有相同的机遇和环境,是权利公平的具体体现,它们强调的是人们在社会竞争中的平等性。竞争的平等性对激发人的潜能,提高创造力,调动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意义重大。从这方面来看,公平与效率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结果公平是反映财富在社会成员中的均分状况,它取决于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结果,特别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再分配对结果公平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结果公平直接反映财富的分配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社会公平程度的判断,因此人们通常所指的社会公平就是结果公平。

基于对公平概念的认识,我们认为:公平与效率既有相互的矛盾性,又有相互的一致性。

效率的实质是社会经济资源有效运行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配置效率和执行效率两个方面。配置效率是指资源在多用途下的优选问题,是一种决策效率。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作多种用途,例如一块土地,既可用作耕地,又可作建筑用地等。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任何经济体制下资源分配的决策主体都要解决的问题。而执行效率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消耗的经济资源最少。对任何独立的经济主体而言,效率公式都是:

效率=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决策效率)+执行上的低资源消耗(执行效率)

效率与结果公平的矛盾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以市场调节为基本方式的资源配置体制。市场化的资源分配模式是以效率原则主导着资源的分配,也就是说,一种资源应该归谁支配和使用是由谁的效率更高所决定的,在市场竞争中效益(效率)高的投资者能吸纳更多的资金,占有更多的资源,从而在竞争中赢取更大的利益,而效益(效率)低的投资者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其结果就是产生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从这方面来看,效率与结果公平是矛盾的,要发展有效率的市场经济需要社会承认并容忍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结果不公平。当然,现实生活中的贫富分化既有市场作用的成因,也有非市场因素,如腐败、垄断、黑势力等。

效率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的一致性。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效率是以市场上所有的合法经营主体享有平等的资源选择权为前提。如果资源被一部分享有特权的组织或个人所控制,而不是在一个公开的市场上以公平竞价的方式进行分配,那么,就无法满足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要求。这是因为,效率高者得(价高者得)是市场化资源配置体制的基本原则,而价格是体现效率水平的重要信号。在一般的情况下,对于竞争资源的支配权和使用权而言,愿意付出更高价格的经营者通常比只愿意付出较低价格的经营者能更有效率地使用这些资源。

二、社会公平的实现机制

公平的实质是一系列平衡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市场作用、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机制、社会保障及社会慈善等财富再分配机制等。

(一)市场是推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元素和内在机制

在计划与市场的比较中,传统观点认为以政府为主导的计划经济在实现社会公平上有优势,而以个人自主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则以效率见长。如上所述,效率与公平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因此,市场在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的同时,也对社会公平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市场运行是以平等交易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会强化人们的平等意识。我国社会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不仅每个个人及经济组织的自主性受到尊重,而且市场的开放为个人及经济组织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机会。机会平等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给社会中的能者在公平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机会,发挥了能者的潜能,使其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又对社会进步和增加社会福祉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价高者得(高效能者得)是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在开放与竞争的市场中,排除政府及各种非市场势力的干预、信息的不充分等因素的影响,资源会相对向高效能者集中,形成资本与生产集中化的趋势。这种集中化的市场趋势无疑会造成市场利益分配不均衡的问题。然而,只要人们承认个人之间及组织之间能力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那么市场利益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就是不可避免的,资源由每个人来均分,会引致效率的损失。

猜你喜欢

市场机制社会保障公平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逆向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作用下 城市垃圾治理系统仿真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
公平的决定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