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几点思考

2021-11-07何夏玲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何夏玲

摘  要:高职院校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协同育人上存在“两张皮”现象。为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两者协同育人效应,本文从问题、原因分析出发,着力从教师、教学层面探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6-0113-04

2020年6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这给各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如何推进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形成协同效应,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育人水平,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当前,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的变化需求,培养素质过硬、本领过强、立场坚定又有使命担当的生力军,高职院校需要与时俱进,力推教育改革。长期以来,在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系统中,教书与育人责任主要分别由两支专门队伍承担。其中承担“思政课程”的教师队伍、辅导员等主要负责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承担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则主要负责知识传授的工作。如此,两支队伍各司其职、各行其道,很少形成交叉和互补。虽然“思政课程”教师队伍一直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在提高教学实效性上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程加快,立德树人的重担主要由思政教师队伍单独承担这一现状已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而其他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传授知识、技能,也只能培养出冷冰冰的专业人才。显然,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需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见文件,正是对这一形势的及时回应和科学应对。高职院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 “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1], 实现现代教育与人才需求的同步发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二)有利于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实现民族振兴、赢得未来提供可靠的后备军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2]。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间的竞争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博弈变得越来越激烈。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在科技的竞争。科技的发展进步,最终、最核心也最关键的因素在人才。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未来的时代就是争夺、较量人才的时代。各国要在世界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才。一方面,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盛则国家兴盛;另一方面,一个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否安心、尽心、踏实工作,能否忠于国家,为国家民族振兴事业做贡献,是人才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1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这一艰巨而伟大的目标需要依靠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懈努力。青年是国家的希望,今天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是未来30年里国家工程建设甚至各行各业的主力军。从某种程度而言,青年决定了国家的未来。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能更好地与“思政课程”一道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增强学生对国情、党情的認识,增强他们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自信心、使命担当,在学生心中播下爱国种子,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报国之志,促使学生在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三)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进一步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欲平天下须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修炼。古人认为个人只有修己,品德达到“至善”、完善的境界,才得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提高个人道德修养至关重要的道理。高职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学知识,学本领是必须的。掌握知识、技能是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安身立命之本。然而,只重知识而轻思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青年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多元思潮和各种观念的冲击,容易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高职学生在大学期间正是三观趋向成熟稳定的时期,正急需从学校层面得到正面的引导教育。近些年,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观不正、品德不端、身心不健康等问题。从某种层面上分析,这些问题正是对高职院校包括许多其他高校在教育中存在不同程度重智育、轻德育问题的影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2]这份文件对高职院校明确提出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要求。高职院校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在专业课、通识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加强人文素养、道德修养、职业精神、法治精神、科学精神等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培养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有待提高

近些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之高、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教学成效取得新进步。但思政课教学由于受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在实效性上仍需继续提高。一方面,思政课本身具有思想性高、政治性强、理论性深的特点,学生不易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甚至很多综合性大学在思政課教学中普遍存在对教材深度和广度挖掘不够,理论深度不够,对内容的理解、逻辑体系缺乏足够的把握,内容拘泥于教材,教学方式、方法、模式过于单一,举例不够贴切等问题,导致思政课的吸引力不足。这往往造成老师卖力地讲,学生仍不爱听的结果,思政课的立德树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究其原因,教师、学生、学校等层面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一是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存在理论功底不够强,知识储备不够丰富,方法欠灵活,教学、组织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没能很好地做到“因生施教”,容易自导自演,导致思政课缺乏针对性和亲和力。有学生反映,课堂中老师列举的案例人物和事例离自己太遥远、欠贴切,难以引发共鸣。比如讲爱岗敬业,学生更希望听到典型的、身边的或者是本专业领域内的人物故事。二是学生对思政课认识存在错误观念,认为学思政课无用,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可以实现发展。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弱、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理解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上都无法与其他高校相比,很多学生往往是抱着“及格万岁”学习。三是思政课在很多高职院校的重视度依然需要进一步提高。重专业课、轻公共课是不少高职院校一直以来存在的普遍现象。在思政课教育上表现较突出的问题有思政课长期人员配备不足、普遍采取大班教学等;另外在课时安排、职称评定、人力物力资源分配上都有所体现。近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3·18”重要讲话以及教育部相继出台相关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文件,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上相应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由于涉及面广、过程复杂,目前普遍处于调整建设、落实提高的阶段。

(二)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实施有待进一步落实

目前,各高职院校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纷纷积极探索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在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二者相统一的进程上取得了一定进步。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高职院校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上仍未形成良好效应,未能很好摆脱“两张皮”现象。思政课在发挥德育作用方面一定程度仍处于“孤军作战”状态,思政课与很多专业类课程之间依然存在各自为政、有机协调性不够的情况。此外,部分专业类课程教师存在德育意识不强、对“课程思政”缺乏足够正确的认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不少专业类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情感上认同度不够,在教学实施中消极对待,依然只重知识讲授、轻价值观引领,课程缺少情怀和温度;二是部分专业类课程师对“课程思政”缺乏足够了解,比如不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认为立德树人的工作就应该是思政课教师的事,专业类课程教师只负责讲好知识就好;三是部分专业类课程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有心无力,效果不大甚至引起学生反感,比如不了解所教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哪些,较难凝练提炼思政元素,或者在一节课中只是单纯将德育与智育机械地拼凑起来。

究其原因,专业类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认知不足,情感上缺乏认同,对自身在“课程思政”中的角色定位、承担任务认识不清,对“课程思政”实施能力有限,行动上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性。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的推进路径

高职院校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必须解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张皮”的问题。

(一)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思政课是主课程、主阵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性作用。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加强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以深厚的理论功底、理论魅力赢得学生认可,同时做到充分研读教材,深度挖掘、拓展、优化教学内容;其次深入分析学情,从学生实际出发,制订出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在案例的选取上多挖掘与授课学生专业相关的资源,提高教学过程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再次,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力求重内容与重形式有效结合,同时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和先进设备等,另外还要注重课堂表达的方式、增强语言的魅力,加强教学过程的有效互动;最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充分挖掘学生实践教学资源,让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有效结合起来。

(二)提升专业类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1. 理解什么是“思政课程”,什么是“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政课程”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简称“概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简称“形策”课)三门必修课[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包括高职院校在内,依据自身条件增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专题课程,还有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学习教育课程等选修课程。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是指在“思政课程”以外的各类课程中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各类课程具有“思政”味,从而发挥所有课程、所有教师的育人作用,实现“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

2. 明确“课程思政”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元素

目前学界普遍认可从广义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元素。凡是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发展,能给学生带来正面引导的思想、观念、要求、规范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元素”也被称为“要素”,是指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个方面的思政要素有:思想观念,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点,包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包含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以“基础”课“道德规范”为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中又各自包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比如“社会公德”要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只有理解清楚思政教育的范围和元素,专业类课程教师才能更好地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3. 提高“课程思政”的理念认同和执行力

专业类课程教师首先要端正态度,找准角色定位,增强对“思政课程”的情感认同。“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不仅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两者在教育中是密不可分的。在高职院校,无论是从课程安排还是课时安排上看,专业类课程教师无疑是“思政课程”建设实施的主力军。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只是思政教师队伍的事。专业类课程教师只有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做好学生的价值引领,才能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其次,教师要提高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随着“课程思政”持续推进,对专业类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类课程教师应该秉着“主角”姿态,主动通过自学、培训、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程思政”,多学习研究与本学科本课程相关的政治、道德、法律、人文、历史等知识,主动了解世情、国情、党情,努力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在教学实施中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注重教学方式方法改进,充分挖掘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政元素,做到把德育自然有机地融入专业知识教学中。第三,教师要发挥建设“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课程建设的最佳带头人。专业类课程教师要主动承担起本学科、本课程的“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建设的主要任务。另外,教师如何对待教学、如何对待学生本身就是最直接的课程思政议题。专业类课程教师要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修身正己,认真对待工作和课堂,以昂扬的姿态、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引领学生。

(三)推进“课程思政”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形成合力效应

马克思关于协作产生合力的效应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他提出:“……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也是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且不说由于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的新力量。”[4]这种在分工基础上进行协作形成的“集体力”是一种新的力量,它不是单个劳动者力量的机械总和,而是可以呈现出“成倍增长的生产力”。马克思提出的这种新(集体)力量,放在今天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作用。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一起组成“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队员既分工又合作,群策群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开展“手拉手”教研,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并驾齐驱的态势,使立德树人起到“1+1>2”的效果。

四、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已是当下高职院校实施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通过协同育人,使“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共同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贯通,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贯通,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5],真正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贯通的目的,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5-28). htt 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 人民网.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EB/OL]. (2017-10-28). http://politics.people.com.c n/n1/2017/1028/c1001-29613514.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 (2019-08-14).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2.

[5] 高德毅,宗愛东. 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荐稿人:李彩鹏,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